回族穆斯林的赤诚奉献——读马博忠先生《把一切献给祖国》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穆民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回族穆斯林的赤诚奉献——读马博忠先生《把一切献给祖国》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8-06-23 点击: 我来说两句

◆王德才

 

  2007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也是黄埔军校第六分校创建70周年。为了纪念在第六分校回民大队学习、毕业之后奔赴抗日前线、为国效命的回族青年英才,发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马博忠先生主持编撰了纪念文集《把一切献给祖国》。这部文集包括校史、人物生平简介、黄埔情深、回忆与纪念、史料辑录、附录等部分,内容丰富。编著者在回顾回族穆斯林历史奉献的同时,也为现实生活做出了新奉献;为全面了解抗日战争史提供了新资料;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份新教材;为反对台独、促进祖国统一开辟了新渠道。

  一、为全面了解抗日战争史提供了新资料

  历史是不应被忘记的。历史是我们社会生活的教科书。抗日战争的历史,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然而,要想全面了解这一历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历史事件往往被淹没。回族人民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对于抗日战争的贡献,只有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思想理论上的拨乱反正,才逐渐被充分重视,才更多地被发掘、被披露。黄埔军校六分校回民大队毕业生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流血牺牲的史实只有在今天宽松的政治环境中才能得以展现。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历史条件下,他们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不但不能记述,而且有些人还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环境宽松了,回族穆斯林在当年民国政府组织领导下奋起抗日的英雄事迹可以发表了,但毕竟要有人去发掘它、整理它、研究它。在需要有人做这项工作而无人去做的时候,马博忠先生以及与他合作的多位当年回民大队的毕业生做了这项工作,就显得十分可贵。感谢他们做了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抗日战争是有各族人民参加的。回族人民无论在中国共产党下,还是在国统区,都把驱除日寇、维护祖国尊严视为神圣的职责。黄埔军校第六分校自十五期至二十期,每期都有回民学生300600人不等,合计约20003000人。这些学生毕业后,都奔赴抗日战场,效命祖国,不少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这种赤诚奉献的精神,是值得大书特书、彪炳史册的。这些史料填补了历史空白。对这些史料进行发掘、整理、研究,有益于全面了解回族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对这些史料进行发掘、整理、研究,也有益于全面了解抗日战争中的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例如,据有关当事人回忆,台儿庄胜利,冲昏了一些人的头脑,主张徐州战役应是“准决战”。针对这种情况,19385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论持久战》的长篇演讲,一方面驳斥了汪精卫一派的“亡国论”,另一方面驳斥了台儿庄大捷后出现的“速胜论”,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出版后,在国统区反响强烈。有的国民党将领对《论持久战》持抵制态度,发现六分校回民大队有的学生阅读《论持久战》,予以开除学籍处分。白崇禧得知后,对被开除的学生作了适当安排,后来到第六分校讲话时,对开除学生的人作了不点名批评。白在与蒋介石见面时推荐了《论持久战》,还向蒋简述了该书内容,蒋十分赞成。在蒋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为两句名言:“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白崇禧于1940年在一次对陆军大学学员演讲时,仍然强调,“本着持久战的原则,更坚忍地向前奋斗下去,最后的胜利,一定是我们的”。本文集中的一些资料还介绍,由于白崇禧的支持,广州、武汉失守后,一些进步文化机构相继在桂林设立办事处;八路军办事处也得以在桂林成立。这些史料都是鲜为人知的。文集除介绍了白崇禧、唐柯三、马松亭、安舜、马淳夷、尹光宇、张文正、马裕甫等回族人物的生平外,还辑录了蒋介石、阎锡山、陈诚、张治中、黄维、周嘉彬等人对六分校师生的训词以及《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报》、《月华》关于回族毕业生在抗日战场英勇杀敌、流血牺牲的报道。这些史料对开阔读者视野、全面了解抗日战争历史进程、全面了解历史人物,均有重要的参考、启迪作用。

  二、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份新教材

  发生在整个抗日战争阶段国统区动员、组织回族青年受训参加抗战的活动,实际上是回族伊斯兰教界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次爱国主义运动。这一运动的特点是:

  其一,它是回族穆斯林、伊斯兰教界对中国伊斯兰教“爱国爱教”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爱国爱教”是伊斯兰教固有的教义。20世纪初期,在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下,广大穆斯林国家意识、国家至上的观念普遍增强,一些穆斯林精英提出了“保国保教”等口号。抗日战争爆发前,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下,回族人民挫败了日寇“以回制回”成立回回国的阴谋,筹组“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开展了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受时任民国政府军委副总参谋长、军训部长的白崇禧将军委托,发出紧急通知,号召全国回教青年报考黄埔军校,投入抗日行列。通知说:“国家正处在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为了挽救垂危的中华民族,全国总动员,人无分老幼,地无分南北,人人均有守土抗战之责。回教青年极应响应政府号召,团结起来参加抗战,为了兴教救国共赴国难。”兴教不忘救国,救国才能兴教。“兴教救国”的口号是当时中国伊斯兰教界继承和发扬“爱国爱教”教义思想和优良传统的体现。

  其二,这一运动有它的组织基础,“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各级组织发挥了充分作用。白崇禧将军在这一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一批穆斯林先进分子、没有“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及其分会、支会的支持,白将军的动议也得不到实现。当时回协筹备处负责人唐柯三、时子周及王静斋、马松亭大阿訇等利用各自的影响,对当时动员各省回族青年报名投考军校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省回教救国协会的分会、支会从通知征招到报名青年的食宿、宗教生活及行程护送,都作了精心组织、精心安排,对计划的实现提供了组织保证。

  其三,这一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当时全民抗战的背景下,广大回族穆斯林的抗战热情聚集待发,六分校招考回族学员的消息传来,使他们感到做好这项工作责无旁贷。一些地方的清真寺一时热闹非凡,乡老们送来米、面、肉等各种食品,一些回族企业送来各种药品及生活物资。学员赴校途中,回族穆斯林燃放鞭炮热情迎送。各地出现了回族群众送亲人上战场的动人场面,给学员们莫大的鼓舞。

  其四,这一运动注意发挥伊斯兰教教义的指导作用。各分会、支会及清真寺在组织回族青年报考军校过程中,关注考生的宗教生活,黄埔军校六分校回民大队为学员过好宗教生活做了周密安排。由回族教官、著名伊斯兰教活动家、学者尹光宇先生担任伊玛目(19381944),组织学员礼拜、守斋,宣讲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结合形势讲解爱国与爱教的关系,阐发爱教必先爱国的道理,启发学员为国家、民族的解放努力奋斗。

  这一运动的诸多特点,对我们今天如何发扬伊斯兰教的光荣传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当前,我国各族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仍然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和谐、振奋民族精神、推动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进行这种教育应是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把一切献给祖国》这一文集的出版,恰逢其时,为在各族人民群众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教材。各级伊斯兰教协会组织和广大穆斯林群众可以从中汲取营养,继承发扬伊斯兰教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振奋精神,激发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实际行动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三、为反对台独、促进祖国统一开辟了一条新渠道

  台独不得人心,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寄希望于两岸人民,当然也需要黄埔军校毕业、分散在大陆和台湾的同学们共同努力。《把一切献给祖国》收入了海峡两岸16位黄埔军校六分校回民大队毕业的老战士的回忆文章,这一文集成书过程,就是沟通两岸同学感情、表达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促进祖国统一的实际行动。两岸原黄埔军校六分校回民大队的同学们一起缅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难忘岁月,畅谈体会,总结经验,就是为反对台独、促进祖国统一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

  阅读老战士们的回忆文章、历史资料,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有回族儿女踊跃应征、英勇杀敌的场景,白崇禧将军坚持持久战的情形、与周恩来密切接触的细节,还有国共双方军队共同对敌、互不袭扰的场面。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什么能够成功?其中重要原因就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国家至上的旗帜。因此,不同民族、不同党派才能同仇敌忾,打败日本侵略者。这一历史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也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必须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结合历史和现实,发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维护祖国利益的光荣传统,戳穿、抵制一小撮台独分子的阴谋,是黄埔老战士的使命,是中华各族人民的责任。

  抗日战争为什么能够取得最后胜利?其中重要原因是充分地发动和依靠了人民群众。国统区回族儿女受训抗战运动是整个中华民族奋起抗战伟大群众运动的一部分,一个缩影。它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是,只有充分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尤其是台湾的各族人民群众,才能实现祖国统一;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海峡两岸民众的联谊,让台湾人民认清祖国统一的美好前景,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就一定能够把一小撮台独分子淹没。

  渠道既已开辟,希望它能够永远畅通。据回忆文章介绍,目前在台健在的回民大队毕业的老战士已不足百人,加上大陆的,也不过一百有余,而且他们均已年逾古稀。如何持续发挥他们的余热,推动祖国和平统一事业,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希望他们健康长寿,在有生之年多做贡献。希望他们带动他们的下一两代人以及他们的亲朋加入到促进两岸沟通的行列中来。希望他们扩大社会影响,让更多界别的人都来为实现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吉林省伊协)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