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至一处,我都在寻目回回的身影,回坊的角落,这种不由衷的发自内心无意识的寻目,早已成为我的千千心结,总是或粗或浅要将其打开的。
门源与浩门镇因之与回回的历史因缘,早已成为我期望与盼望之地,我的这个心结之一也终于因青海回回文学的笔会在今夏被浅解了。
入门源,烟云迷蒙,千山滴翠,大地流金……踏入了夏日里的春天。
碧水、青绿、太阳雨随同昨日的疲劳消失迨尽,开窗草的香气直入鼻孔,争相扑入视野的尽是一望无际的金黄的花海,远远瞧见花海鹅黄色的澄静从云海中现出端倪,我为之惊叹,为之迷醉,这哪里是在人间,俨然已跨入仙境,我此刻已是生活在天上的回回之一。
是呀!此景不由的让人访古溯源,脑际闪过时空遨游于历史长河的浩门川,似造物主的垂爱,这里是沉淀数千年厚重文化的古老土地,穆天子西行在这里驻跸,匈奴日逐王在这里牧马,羌人在这里支起穹庐,吐谷浑弘化公主在这里建起夏宫……时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沿古丝绸之路翻越祁连山而来的回回先民,伴随悠悠的驼铃,在这充满无限希望尚待开发的金色之源上生根繁衍。今朝,有七十余座清真寺的回回民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用一双双勤劳的手驱赶封闭和贫穷,使美丽的浩门川改变了容颜。
路有多长,绿有多远。敬仰自然,热爱生命的门源回回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下用虔诚的心灵知感着造物主的恩赐,门源人感天动地退耕还林使圣洁雪峰下的门源树更绿、花更红、水更清、天更蓝,入其境,如回溯到时光的童年。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在门源此时不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显得极有质感,表现出一种最本真的意义。水有多长,路有多远的浩门川里,那许许多多的“小三峡”“平湖”“闪闪吊桥”……以碧郁、青翠,向我们展示着她最本真的意义和质感,不由得使人走走停停,深情注目,祁连山群丰润了,娇媚了,明天的希望在节节拔高,这里是回回的绿色天堂,是绿色的宝库。
汽车在浩门农场的花海中风驰电掣,任你随心一个角度望去,都是一首首金色的诗,金色的画,金色的吟诵。这花海,无须饮酒亦能使人迷醉。“醉”了的我们,尤其是双眼早已奋不顾身扑通扑通跳进了花海。花海很宽,亦很深,一眼望不到边,宽得、深得不知底细。七月的花潮还在不断地往上涨,一直涨到云海之中,于是花海没有岸,迢遥的天际,只有一座座一簇簇的峰峦浮出海面,浮出云海,峰峦似岛屿,星星点点,硕大的白山石似一群雪白的羊群,微风徐来,在海面上晃荡着。忽想起元朝回回诗人孙鹏的《小庄漫兴》之“油菜开花十亩黄,春田蚕豆荚新长。不知满地含砑石,曾是何人所牧羊”的诗句来:油菜花开,一片金黄。蚕豆结荚,满地碧翠。黄色与绿色之间,有一群雪白的羊群。走进一看,满地羊群却原来是白色的石头。
我们迟疑了,能否走出这浩淼的花海?这可是全国最大的花海,三十万亩的土地,百里长川覆盖着黄缎子般的油菜花,日夜吞吐着散不尽的清香,走不尽的花海创造了一种静谧、灿烂、沉醉的回回人文景观。就像我们走不到天的尽头一样,我们的心灵永远踏不过黄金般的岁华,黄金般的浪漫曲。没有荒凉,只有绿色只有云雾,蒙蒙细雨的七月门源,油菜花花开的季节,是中华大地难得一遇的夏日里的春天,和恰如其时的云南罗平油菜花海的春天,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是这高天厚土,绿色宝库,勤劳勇敢的回回民族,才能滋润出青藏高原甚至是大西北一绝的花海。
花潮退去,便有香喷喷的“青油”汩汩地流进“海”岸上的回回人家,再汇集流向城乡的家家户户,千家万户在自家的餐桌上津津有味地咀嚼着门源花海的博大精深,于是由油菜花所衍生出的祁连之夏油菜花旅游节,是门源回回人的一个美丽的创造,编织了一个夏日里的春天童话,完整了充实了门源回回人的夏日故事。
当我们的双脚刚刚落实在了从湛蓝古海升起的高天厚土之时,我们的身体已在“千里不持粮”的回回情感驱使下涌向了门源这块天上回回仙境。如果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比之于西宁的回回的话,那么门源南关清真寺比之于门源浩门镇的回回了,都是他们心灵深处的家园。门源南关清真寺位于浩门镇南关,大寺历史悠久,始建于一七三五年(雍正十三年),距今已矗立了三百个风风雨雨。寺的格局与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相同,有主殿,有南北厢楼,大寺的木雕彩绘已融入了本土特色,主色为橘红色,这是全国难得一见的。更可贵的是在这个拥有2000余户7800穆斯林的“麦斯志德”中有虎夫耶、嘎得林耶、伊赫瓦尼等十三个教派共同叩拜养主,各教派之间互相尊重、不歧视、不诽谤、不指责,求同存异、和睦相处,这种修养蕴含于大寺“体天德察民微立身立教,行五功重两世贵怀教生”的门楹里,这在大西北来说是贵重的。只有这种贵重的地方,才能培育出一种重文的穆斯林人文环境,继而创作出青海头一部以穆斯林的心灵与心声创作的文学力作《尊贵的旅程》。此景、此寺、此书无不浸透着门源穆斯林对造物主的敬畏与感念。
我们净了身,登入大殿,准备完成“主麻”的聚礼,静坐在大殿里,忽的一阵微风徐来,丁香花淡淡的芳馨弥漫散溢,沁人心脾。大殿很高,窗外与浩门镇平行的边上,白云升腾,似造物主给小镇围上了一条洁白的长围巾,我的思绪,我的感悟跟着云层翻滚飞跃……随着悠扬的驼铃声,回回的先民们越过了雄奇壮丽,风光旖旎的祁连山,踏入西陲边塞要地,古丝绸之路南道所经之处天上的门源,留下了回回最早的足迹,是今天门源回回的涓涓细流,至元朝随同蒙古军队南征的部分穆斯林“西域亲军”屯养牧养于门源浩门川。清朝以降每每遭受压迫镇压而妻离子散、远走他乡的回回难民涌入浩门川。谁能想得到成为难民的回回,勇敢的选择了浩门川并透视出了一代又一代回回人的生活态度,将广阔的门源天地作为新的家园,开荒地、畜牛羊,度过一个又一个月色朗照的静夜,度过一次又一次节日的纪念,与这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相融合,孕育出了以南关清真寺为中心的拥有70座回坊的多姿多彩的回回民俗风情,辉映出青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天上的回回。门源的回回祖祖辈辈以山林、草原、雪山、更是油菜花的金黄与温馨,着意盛装着门源大地,系上了回回的青春与年华,还有内心隐秘的心事金色之源,安宁家园。
我们在天上的小镇浩门观游着,这座小镇的静谧、化净我在青海是见所未见的,到处是创造革新的意识,展示了当今门源回回日益开放的现代观念和气魄风范,传统的“小富即安”早已成为昨天的思想。蜂产品深加工、狮子口矿泉水、奶牛养殖、乳制品深加工、肉羊养殖等等,“绿色产业”在门源群山涌动。在舒展绿色飘带的浩门川里,串连着风景如画的二塘沟,天上街市浩门回族民俗村、巴哈古渡、照壁凝翠、朝阳涌翠等旅游产业。如果说西宁为中国的夏都的话,那么门源则是夏都里的春天。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和春天有个约会,可以与绿水、青山、白云、雪峰……相恋,它会使你青春不老,丰稔富有;还会使你气质非凡奋然进发,最终,以“金色”的繁富和成熟去接近智慧与人格的完美……
门源金色的门源;回回天上的回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