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雄,清陕西固原(今属宁夏)人,历任总兵、提督。一生有三阶事:一、攻打南明政权,二、叛应吴、三徒,三、柳州伊斯兰的建基。
攻打南明政权
马雄为广西提督马姣麟族子,蚊磷抚为子。顺治八年 (1651 年)袭一等轻车都尉世职。九年五月,充定南王孔有德左翼总兵官。孔有德于顺治六年五月“征广西,设随征总兵官一、左右翼总兵官各一,以授马姣麟、线国安、曹得先”。①八年春正月,“移藩属驻桂林,遣蚊麟、国安取梧州、柳州,路旁近诸州县”。九年五月,“有德率轻兵出河池,向贵州,留师柳州为后援。…。时国安擢广西提督。马雄为左翼总兵,全节为右翼总兵。分守南宁、庆远、梧州”。①明将李定国破桂林,“同安与总兵马雄、全节力战,复桂林,走定国”。②顺治十年,叙随征湖南、广西军功加都督同知。十一年九月,授二等男爵,镇守广西。当时桂王朱由榔驻安隆,派李定国攻南宁。次年,马雄击败李定国部将于藤县。顺治十三年二月,靖南王耿继茂抵南宁,李定国奔南安,马雄追击。斩其将、停其众。四月,加右都督。顺治十五年(1658)年人李定国部阎维龙、赵延生等陷横州,防守都司赵连城退守贵县,马雄率兵驰援,阎维龙等弃城逃走,遂复横州,十六年加云骑尉世职。马雄的这 些军事行动,从宏观来看,对清统一中国有积极意义。
———————————————————————————————
①《清史稿》列传二一《孔有德传》,
———————————————————————————————
顺治十七年 (1660)。广东巡按御使弹劾马雄庇护商人,抗课欠盐饷,降二级,照旧管事。十八年授广西提督,③时已是顺治末年。
叛应吴玉桂
康熙十二年 (1673年),吴三桂叛乱。马雄和孙延龄、线国安等奉命抵御。十三年二月,孙延龄亦叛,杀所部都统王永年、副都统孟一茂、参领胡同春、李一第。但诬为马雄等谋害。马雄当时驻柳州,军事地位重要,康熙帝衡量全局,于同年五月谕马雄,说这是敌方离间君臣的巧计,力图稳住马雄,巩固粤西。六月,马雄上疏,说孙延龄部众不下一万五六队,坚守柳州,寡不敌众,乞发兵应援。康熙帝命平南王尚可喜、总督金光祖酌发广东兵赴援。但到了九月,马雄也叛清降吴三桂,广西形势发生变化。金光祖奏报,“提督马雄、总兵部义降贼,广西全省变动”。①康熙十四年 (1675 年)十一月,“马雄等犯高州,雷、廉、潮俱失守。”②马鹤足轻重,他的叛清不止使清失去整个广西。亦使广东受极大威胁。
———————————————————————————————
①《清史稿》列传二一《孔有德传》。
②《清史稿》列传二六一《吴三桂传》。
③《清史列传》卷八十《马雄传》。
———————————————————————————————
康熙十五年(1676年)九月,康熙派人招降马雄。马雄投吴三桂后,其母及族人俱在固原。“先是抚远大将军围海疏言:‘马雄陷贼,其母及族人俱在固原,今雄母欲令其孙承先持书赴广西招降。’诏给肛先游击衔,邀赴广西”。廷谕马雄曰:“尔世受国恩,镇守西粤,勤劳素著。自吴三桂、孙延龄相继背叛,整兵防御,力保孤城,邀执伪差,矢心报国之忠贞,朕久洞悉。后缘贼氛逼近,援绝势卑(单),当力难持守之时,为暂尔自全之计。兹各路大兵剿抚并用,每念粤西变叛各官陷贼,自拔无由,以尔掳忠有素,追念前劳,尤深较侧。今特颁专敕宣谕,尔等果幡然悔悟,弃逆效顺,将尔已往之罪并所属官兵,悉行赦免。若能剿寇立功,仍加恩优叙,尔其无怀疑惧,以负朕笃念旧勋至意“①这表示了康熙帝对马雄投吴三桂的恕谅,和盼他归顺朝廷的希望。但谕者还没到达马雄处,“十七年正月,将军莽依图疏言:雄病死锥容”。②
———————————————————————————————
①蒋良骐撰《东华录》卷十。
②蒋良骐撰《东华录》卷十一。
———————————————————————————————
马雄病逝世后,其子马承前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6月率部投清。八月,诏授伯爵,佩将军印从征。十九年正月,马承前要求增兵,“以旧设五营兵少,请增援剿二营,营各千人”。康熙帝不准,说“将军标下无设七营例,马承荫仍立五营,兵五千,参将、守备各官听其选择”。③二月,康熙帝派大兵规取云贵,命简亲王帅师屯柳州,莽依图、马承前、金光祖等分道进取。马承荫再次叛清。金光祖、莽依图等奉命合击马承荫,暂停进取云贵。五月,金光祖败马承荫于武宣,莽依图再败之于隆安。六月,简亲王至雄容,进攻柳州。马承荫势穷,再次降清。康熙以其“背恩复叛,致误征讨大事”,处死。马蚊麟、马雄及雄子承荫三代在广西的军①蒋良骐撰《东华录》卷十一《清实录·圣祖实录》卷六三。②《史列传》卷八十《马雄传》。③《清史列传》卷八十《马雄传》附“子承前”。事活动结束。
柳州伊斯兰的建基
马雄逝世于雏容。遗体运回柳州,安屠于清真寺内。他和柳州伊斯兰的关系,甚为密切。
伊斯兰教传入柳州,大概在明末,但缺乏可信证据主要根据传说。准确记载伊斯兰在柳州有了稳固基础,是在清康熙年间。奠定这个基础的是马雄。
伊斯兰立足柳州的主要标志是清真寺的建修。柳州清真寺向有城外专、城内寺之分。城外寺相传建于明,但没留下任何遗迹。城内寺相传也建于明,但可信证据是建于清。城内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碑文说:“清真寺者,系原钦爷(命)马大老爷驻镇龙城(柳州)率吾教人捐资创建,阐扬正道,朝夕礼祝之所也。”“马大老爷”即马雄,马雄当时提督柳州。此碑之立距马雄逝世仅十七年,其言自属可信。马雄创建的这个寺规模相当大。康熙十九年(16 8 0年)清兵定柳州时毁于战火,三十四年重修未能达到以前规模。以后又几经重修,一直存在到现在。
马雄建基柳州伊斯兰的第二件事,是创建墓地。柳州伊斯兰人公共墓地有几处,其中规模最大、创建时间最久的,是城东柳江西岸窑埠村的“回教坟山”。据作者三十年代末亲临观察。这块名为“回教坟山”的墓地面积甚大,墓地西南角有经亭一座,下层以青石砌成,有拱形门洞,洞内有石阶可至上层。上层原有木质建筑,久已倾塌。东北角也有经亭一座,形制和西南角的相同。墓地周围大致有小径环绕,西南至东北间亦有一小径。墓地内所葬约万家左右。墓碑存者约二他右。据墓碑文字推证,这块墓地康熙年间已有。康熙十六年大具规模。几块墓碑上刻有惆四年,“昭武元年”。是吴三桂年号;还有的刻有“大明昭武”、“明故某某”,是吴三桂初以恢复明室相号召。不是墓地建于明。当时马雄正叛清应吴三桂,经常作战,他手下的伊斯兰人当有相当数量之死亡。马雄创建墓地正是出于当时需要,且他也有能力经营这个墓地。尽管我们没找到这个墓地是马雄创建的直接证据。但根据各方面情况。推测是马雄所创建,是合乎情理的,至少马雄和这个墓地有过密切关系。
马雄建基柳州伊斯兰的又一件事,是延聘著名经师,宏扬柳州伊斯兰事业。马承荫序《清真指南》说。“予先大人以提督西粤。戎务之暇;辄与一二师学咨论教典,追研精义。是时。予虽龄稚而习闻焉。”据马承荫记述,马雄延聘的经师有:马明龙,常志美,李延龄,马君实,马之驻,皇甫经,舍起云,马化故等。人才济济,可以想见当年柳州伊斯兰讲学风之盛。常志美、合起云,本书别有传。
马雄从几个方面提倡伊斯兰,这对柳州伊斯兰的建基是有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