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卫报》7月2日报道﹐丰产石油的海湾国家开始注意到世界生活物质的短缺﹐而移动大量资金向海外租用农田﹐投资农业生产﹐以保证未来国内粮食供应。
阿布扎比同苏丹达成协议﹐将租用三万英亩农田﹐开发为现代农田﹐在海外生产粮食。 由于国际市场粮食﹑肉类和蔬菜供应日见短缺﹐物价上涨﹐许多海湾国家纷纷向海外开发农业投资﹐如巴基斯坦﹑巴西﹑泰国﹐希望未来获得可靠的廉价供应。 所有这些海湾国家﹐地下有珍贵的丰富石油﹐但极缺地面有种植价值的土地﹐大部份粮食依靠进口。 在当今国际基本生活物质缺乏和飞快涨价的时局下﹐这些国家开始考虑未来发展前途﹐首先要有基本食品供应。
苏丹位于尼罗河上游﹐沿河两岸有肥沃的土地和灌溉的水源﹐已向海湾国家表示﹐邀请这些国家自由开发﹐以便换取他们的农业投资和最新农业技术﹐以及获得经济合作的实际效益。 阿布扎比发展基金会会长穆罕默德‧苏瓦迪7月2日对记者说﹐从长远利益的考虑﹐食物供应应是政府的首选工程﹐保证未来可持续性发展。 他说﹐与苏丹的合作只是良好的开端﹐但不是“只有这一个发展规划 ”就此为止。
阿布扎比是位于波斯湾阿联酋的最大一个阿拉伯酋长国﹐有四百万人口﹐但可耕土地只有全国面积的百分之一。 他对路透社记者说﹕“最近的石油涨价﹐也带动了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粮食的短缺又同地球气候变暖有关。 将来会有那一天﹐你手中拿着大把的票子﹐但买不到生活必需品。”
粮食的概念包括玉米﹑苜蓿﹑大麦﹑土豆﹑荳类﹐所有这些都是阿联酋的进口物质。 阿联酋已同许多国家协商投资农业建设项目﹐如乌兹别克斯坦和塞内加尔。 十多年来﹐中国已在亚洲和非洲许多地方租赁土地﹐开发现代农业。 沙特阿拉伯和埃及都对苏丹的沿尼罗河土地开发项目感兴趣﹐由于开发无规划和地方部落间纠纷﹐那里有80%的可耕土地没有充份利用。 巴林已在巴西﹑印度﹑乌克兰和泰国寻求可投资的农田﹐而同时设计国内可长期储存的粮仓建设。 沙特阿拉伯曾经宣布研究在沙漠中开发种植小麦三十年规划﹐但由于旱地灌溉代价太高﹐研究规划难以进行。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丰产石油的海湾国家海外农业投资与合作感兴趣﹐例如巴基斯坦向沙特阿拉伯协商用土地开发换取石油供应和经济援助的互利协议。
海湾国家平均有60%的粮食依靠进口﹐如果能控制供应产地﹐就可以削减四分之一的进口代价。 在过去一年中﹐粮食价格上涨40%﹐降低了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规划粮食价格稳定的策略﹐是保证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海湾国家的政府都鼓励私人企业向海湾农田建设投资﹐但大家都担心一个难题﹐假如这些粮食出口国本身遭受粮食歉收或粮价上涨﹐这些国家的粮食出口政策将会出现问题。 由于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世界商品市场的普遍价格必然上升﹐这个难题就会相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