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苗医药》打破苗医药理论各地各执其说的格局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文娱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中国苗医药》打破苗医药理论各地各执其说的格局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8-07-15 点击: 我来说两句

        第一部系统、全面展示中国各地苗族医药的理论专著《中国苗医药》,15日通过专家鉴定。这部长达120多万字、有苗族3大方言语音标注的苗医药理论专著,打破了苗医药理论各地各执其说的格局。

        由贵阳中医学院杜江教授主持编纂,国内多个从事苗医药研究单位参加调研的这部专著,历时3年,组成了30多人的课题组共同攻关。在原有资料基础上,经过在全国范围内苗族聚居区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挖掘出了大量苗族医药新资料和新理论。

        据杜江教授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批批苗族医药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这些研究大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缺乏站在全国高度反映苗族医药及其理论体系的研究成果。但与此同时,一批以贵州为代表的苗药企业在全国崛起,苗药也有了国家标准。

        “苗药产业在全国民族药产业的优势地位与苗医药基础理论的薄弱形成了巨大反差,也是制约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杜江教授说。

        《中国苗医药》一书不仅融合了被称为“中国苗族大本营”的贵州苗族、湘西苗族等各地苗医的基本观念、哲学思想、传统疾病的分类与命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等内容。该专著还挖掘出了“四大筋脉理论”“苗医三界论”“六大关节论”“苗医魂魄学说”“苗医毒学说”“治毒九法”等,不少新的苗医药理论。

        据介绍,国内苗族人口有900多万,苗语有黔东方言、湘西方言、川黔滇方言3大方言区,语言非常复杂,在方言下面还有7个次方言和18种土语。为此,《中国苗医药》一书采用了来源于何地选择何种方言标注的做法,以体现各地苗族的特点。

        神秘古朴的苗族医药具有“简、便、效、廉、奇”的特点,对于许多地方病、常见病、疑难病等具有独特疗效,尤其以治疗骨折、刀枪伤、虫兽伤、风湿病等最为著名。至今在广大苗族地区仍是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我国传统医药中的一朵奇葩。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