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沪深大盘双双高开,沪指开报2886.11点,上涨7.86点;深成指开盘报10094.68点,上涨40.40点,两市共有778家上涨,607家持平,313家下跌,两市共成交4亿元,较上昨日减一成。
密切关注量能变化
尽管周一在国际股市低靡的背景下大盘双双反弹,但量能萎缩表明市场缺乏信心,难以突破上档30日均线的压力。从今天的消息面来看,虽然保监会制定新规使得中小保险公司可望直接入市炒股,但中小保险公司能带来的资金有限。此外,6月货币信贷增速双双回落,但流动性压力并未减轻。研究机构认为紧缩政策不宜放松。最近的交易数据显示基金等机构仍在积极调整仓位。油价高位运行,美国股市继续走低,国内国外局势的不确定性将导致大盘继续震荡,应关注量能的变化。
发改委:采取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范围
近日,国家发改委在山东烟台召开稳定市场物价、推进价格公共服务和法制工作会议。会议指出,目前粮食市场供应充足,生猪生产正在逐步恢复,肉、禽等副食品价格已高位趋稳,这些都是稳定物价的有利条件。但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涨价、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当前价格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会议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切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可承受范围内。要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密切关注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与抗震救灾物资价格变动和成品油、电力价格调整的连锁反应,落实好对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
商务部提议人民币升值减速 帮出口企业渡难关
上周,国务院要求商务部向其报告今年上半年的外贸情况并提出政策上的建议。昨日,一位官方消息人士透露,商务部已正式向国务院建议放慢人民币升值步伐,同时提高服装、玩具、鞋类的出口退税率,以防止出口出现大幅回落。
商务部在建议中称,出口企业需更多时间做出调整,否则许多企业会倒闭。
海关总署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累计贸易顺差为99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8%,净减少132.1亿美元。中国6月出口总额1215.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6%,增速大大低于5月份的28.1%。受人民币兑美元在今年上半年升值6.6%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今年上半年纺织行业出口大幅减缓,很多企业濒临倒闭。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周一表示,将在适当时机推出扶植政策,帮助出口出现问题的纺织等行业。高虎城称,今年上半年,随着国际市场经济变化以及人民币汇率影响,以纺织为代表的某些产业出口经营中出现问题。商务部正在积极调研,会在适当时机推出政策。这显示,官方正在评估因人民币不断升值导致的一些行业出口困难的问题,未来或将推出相关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短期融资券接过企业债务融资"接力棒"
中期票据停摆后,短融券发行大增,本月已发拟发规模已达287.7亿元。
中期票据停发之后,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和公司债接过了帮助企业完成债务融资任务的接力棒。昨日,又有三家公司公布了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公告。这样一来,包括已发行和未发行的短融券在内,截至7月21日,当月共有287.7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其中本周就有9只共计177.7亿元的规模,发行频率大大增加。
上月中旬市场传闻中期票据被叫停,构成了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显著反弹的背景。从该品种今年以来的月度发行规模上可以看出,在3月份达到了574.7亿元的高峰之后,接下来的4月份,短融券发行规模骤降至159.3亿元,而当月恰好是中期票据这一新品种问世之时。到5月份时,仅为123亿元。但到了6月份,短融券发行数据又大幅反弹至322亿元。当月,铁道部在中期票据停发消息出来之前便发行了75亿元短期融资券,事后被市场认为是一个明显的先兆。此后,也有中国铝业(601600)等曾以中期票据融资的企业转投短融券发行。
发改委:当前通胀压力仍较大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目前粮食市场供应充足,生猪生产正在逐步恢复,肉、禽等副食品价格已高位趋稳;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利于抑制其价格上涨,这些都是稳定物价的有利条件。发改委副主任张茅指出,"但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涨价、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当前价格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央行:6月末全部金融机构超储率已降至1.95%
央行昨日公布的上半年货币信贷数据显示,6月末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为1.95%,比上月末高0.4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05个百分点。同时资金价格数据显示,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8个月来首次超过3%,市场对于下半年资金面的预期仍不乐观。
按照第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今年3 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2%,达到历史新低。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1.5%,股份制商业银行为1.3%,农村信用社为5.4%。而从昨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第二季度银行超储率继续下降,5月末的水平甚至仅为1.51%。(世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