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隆真(1894—1931年),原名郭淑善,回族,大名县金滩镇人。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女革命家,是北方妇女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郭隆真出生在一个家境中等的回民家庭。其父郭老攀受当时资产阶级革命风潮的影响,思想较为进步。郭隆真受父亲的影响,自幼便喜爱读书,并富有反抗精神。1909年,聪明好学的郭隆真便和父亲一起在自己家里办了一所女子小学。该校是大名县历史上第一所女子小学,也是河北省农村的第一所女子学校。1912年5月,直隶省政府派视学检查大名府的办学状况。当他了解到郭隆真父女兴办女学的情况,大加赞赏。1913年,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来大名招生,郭隆真毅然报了名。从此以后,郭隆真便离开家乡,投入了轰轰烈烈的革命风暴之中。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5月5日晚,郭隆真主持召开了预备班积极分子大会,倡议立即行动起来。5月25日,开津女界代表在江西会馆召开各界妇女代表会,宣布成立开津女界爱国同志会,郭隆真被选举为演讲部部长。女界爱国同志会组织了多次游行示威,郭隆真总是活跃在队伍的最前面,她曾三次被捕,每次出狱后都立即投入战斗。郭隆真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使她成为当时天津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的著名领袖。
9月16日,周恩来、郭隆真、邓颖超等20余人开会,决定成立觉悟社,出版刊物《觉悟》。为寻求救国真理,1920年11月7日,郭隆真同周恩来等人一起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之路。1922年,中共旅欧支部成立,郭隆真于1923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2月,郭隆真等15位同志被中共旅欧支部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1925年5月,郭隆真奉调回国,被党组织委派到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妇女部工作。1926年,郭隆真在党的指示下于北京西城创办了缦云女子学校。1927年春,奉系军阀大肆残害北方的革命势力,4月6日,中共北方的主要负责人李大钊等同志被捕。在极端险恶的形势下,郭隆真从容不迫。她销毁了所有文件,掩护了其他同志撤退,自己却未来得及转移,再次被捕入狱。
1929年,郭隆真出狱。两年多的牢狱生活,使她与北京的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为寻找党组织,她只身南下,在上海邂逅阔别多年的邓颖超,通过邓颖超她与党中央取得了联系。不久党中央派郭隆真赴东北工作。在东北,郭隆真以家庭妇女的身份进入哈尔滨中东铁路三十六棚总厂,活动于工人运动的前锋。她秘密组织和联络工人,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罢工斗争,迫使反动当局解散了工业维持会,建立了由共产党人控制的工人委员会。1930年3月,郭隆真被调回沈阳。不久她被选为中共满洲省委委员,满洲省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
1930年,山东青岛的党组织遭破坏。党中央派郭隆真前往青岛任宣传部长,负责重组党组织。经过郭隆真与陈少敏等同志的共同努力,不仅重建了党组织,而且还连续发动了几次罢工。先后创办了《红旗报》、《海光报》等革命刊物。这一年深秋的一天,郭隆真在海边四方村与一女工骨干密谈时,引起特务怀疑,不幸被捕。这是她一生第五次入狱。
1931年春,郭隆真被解往济南,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亲自审讯她。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郭隆真坚贞不屈。1931年5月4日凌晨,她和邓恩铭等同志一起被敌人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