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马寿千先生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中国历代人物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沉痛悼念马寿千先生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8-07-16 点击: 我来说两句


白至德

  时间飞逝,又是那样无情!父亲白寿彝离我们远去已是5年了,他的好学生、助手和同志马寿千又于春节前归真,离我们而去。

  我在外公出,意外接到中央民族大学李松茂先生打来的移动电话:“至德,马寿千先生去世了!葬事已办过,当时通知电话他们打到你们家里,家里没人接……”噩耗传来,令我心碎。我没能亲自送走寿千先生,是终身遗憾。想起去年春节期间,两个姐姐与我(在京的,也只有我们姐弟3人)相约,一道去看望寿千先生。他那时身体还算可以,只是比过去消瘦了许多,行走举足困难。他看到我们,又异常地高兴,又是十分亲切!我们称他为大哥,的确他的为人处事都是我们应该效仿的兄长。我们交谈之中,无不看出他对我父亲的敬仰和思念。

  回忆往事,寿千先生第一次同我的父亲相识,那是1957年秋季的一天,寿千先生受中央民族学院 (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的推荐,去安定门内大街的分司厅(街道名称)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参加一个编写会议。会议是为第二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作准备,用一年的时间编写一本《回回民族的历史和现状》的册子。这是中央下达的任务,由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负责组织,由我的父亲牵头,成立一个由几位参加过回民支队的回族领导干部和几位回族学者组成的写作班子。这就是寿千先生第一次与我父亲见面,后因工作需要又相识。那年我的父亲48岁,  而寿千先生才28岁,年龄相差20岁。这次的相见也便成了他们共同学习和研究回族历史的开端。

  1958年4月,师生两人合著了一篇文章《几种回回家谱中所反映的历史问题》,发表在当年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上。寿千先生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念书时,对本民族的历史是了解不多的。当他参加编写《回回民族的历史与现状》一书时,又同时参加筹办一个“回族历史和现状”的展览,这一切都促使他开始下功夫学习回族的历史和更多地了解回族的现状。他便开始一边查找相关的书籍资料,一边向我的父亲求教。据寿千先生讲,“当时自始至终,我在读每本书或搜集每条资料都是在白先生悉心指导下完成的”。那时,我父亲家在北京西单武功卫胡同6号(北师大教工宿舍)居住,寿千先生经常去光顾拜访。他那时所见我父亲俭朴的生活,所感我父亲豁达、乐观、严谨和博大卓识不断进取的学风,都在深深地感染着他,激励着他不断进取。那几年,他们的共识,使马先生一直认为是他各方面受益最多的几年。当寿千先生开始迈向回族研究的学术征途时,我的父亲诚恳地告诫他:寿千,我们回族不但已经拥有了政治、经济地位,同时要经过我们一批学人的共同努力,确实拥有在学术研究领域里的地位。回族史的研究要成为我们自己的一种自觉的精神需求。回族史的研究工作,要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决心吃大苦才行。一定记住,回族史的研究永远不能脱离开中华民族的整体研究的轨道!

  那时,我的父亲要求寿千先生在研究中国通史的基础上,去研究回族史,注意研究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关心回族历史发展,也要关心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寿千先生记忆犹新地讲过一件深受教诲的事:白先生建议我认真阅读《史记》、《史通》、《文史通义》。我到琉璃厂买了这3部书,只随便翻了翻,并没认真去读。当时我只知道从历史文献中找回回史料,这3部书里哪儿有回回史料呢!所以就没读,后来才意识到读这3部书主要是为今后研究打基础。寿千先生又回忆起一些事情:“文革”初,白先生被当作“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遭到批判,而我自己也被关进了牛棚,和老师有几年没见面了。“文革”后期,听说白先生坚决抵制了“考教授”的闹剧,他敢于交白卷,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胆的行为,是对这场闹剧及其组织者的公开蔑视和抗议。在“批儒评法”中,中央民族学院军宣队让我请白先生来学校作关于秦始皇的报告,他按照自己的观点对秦始皇一分而二,并着重批判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行,实际上是对当时评法批儒的一种抵制。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在学术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师生们的接触也多了起来。寿千先生参加了我父亲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的撰述,参加了历史上民族关系问题的讨论。当时,寿千先生曾有兴致地说过:“在撰述上我只要有一点进步,老师就给以鼓励。”不难看出,父亲对于他这位既踏实又好学的回族学者是十分关注又着重培养的。父亲十分希望有更多的回族史学者健康成长。父亲主编、杨怀中先生副主编的《回族人物志》,其中元代、明代、清代、近代4册的撰稿,寿千先生都积极参加了。父亲在《回族人物志》的“题记二”中,又着重写道:“本册(指《回族人物志》的第二册)各卷的撰写和附录中资料的搜集,经同志们努力,大约在一年左右渐具规模,杨怀中同志、丁力同志出了较多力量。马寿千同志、李松茂同志写了较多、较好的传记。我做了一些定稿的工作,对各卷传记分别进行了修改或改写。”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他们师生们敬业学术,为回族史研究携手共进,寿千先生又是其中的一位。父亲也曾在“题记三”中高兴地指出:“这些文章(指书中撰文)大致都写得很认真,我只作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加工。我们作者的业务水平在短时间内显然是提高了。”当父亲看着他的学生们迅速成长,有掩盖不了的内心喜悦。                          
  父亲在总主编《中国通史》时,又请来了寿千先生。寿千先生在《中国通史》第十卷“中古时代•清时期(上)”的“乙编综述”之“第八章少数民族”的“第四节回族”中撰写了“回民的反清斗争”一文,因此入列本卷撰稿人名单,并在其中尽了力气。当寿千先生回忆起师生们编辑《中国回回民族史》的那段难忘的经过时,也曾道:“寿彝师,年近九旬的时候,尽管身体已明显衰老,行动不便,但他壮心不已,仍念念不忘要仿照多卷本《中国通史》的体裁,编著一部,意在把他多年对回族史研究所得画个句号,编著还收录了他的朋友和学生们的一批论著他让我和他的另一位学生合作帮他完成编纂工作在老师的关怀和指导下,经过我们3人的努力,现在这部《中国回回民族史》已经基本定稿,并分批交付中华书局编辑部,年内可望出版。在世纪之交这部承先启后的回族史学术专著,寿彝老师是见不到了,但他为回回民族历史事业作点贡献的夙愿最终得以实现。”《中国回回民族史》是由父亲主编,马寿千、李
松茂任副主编的,共上下两册。其内容共分四编:甲编序说,是把过去研究回族史的成果作了总的论说这实际上是浓缩了的回族学史;乙编综述,是对回族来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作了综合的论述,这实际上是《回族简史》的体例;丙编专论,是对回族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各种专题的研究,收录了已故和健在的专家学者的一批专论,也收录了一些年青学者的作品,大多是已经发表过的,《回族研究》上历年所发表的论文中,有多篇入选此编;丁编是人物传记,含元、明、清、近代、现代(上)、现代(下),把“五四”以后的人物也加进了几十位,弥补了《回族人物志》缺少民国时期人物的不足。《中国回回民族史》的“题记”,因我父亲年高病重,住院治疗,又请来了寿千先生,将父亲的口授由他笔录整理成稿。本
书定稿,那已是2000年2月19日的事了。一个多月后,2000年3月21日父亲归真了。

  父亲离开了他的学生们,离开了我们永远而去寿千先生悲痛万分地长叹道:寿彝老师,安息吧!相隔不足5年,父亲的学生寿千先生也归真了。如今他们都走了!留下的我们,除了沉痛悼念还应该做些什么呢?只有沿着父兄的道路,继往开来,一定要搞好回族研究,为辉煌的中华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回族研究》2005年第二期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