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穆斯林板刻《宝命真经》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圣训导读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云南穆斯林板刻《宝命真经》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8-07-17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神圣宝典,立教立法的依据,全世界十亿穆斯林行为的最高准则。
 
??信古兰乃是穆斯林“六大基本信仰”之一;即坚信《古兰经》来源于“天启”——安拉的启示,体现安拉的意欲,是趋向安拉的准绳。《古兰经》亦是漫漫长夜的灯塔,指引迷误者脱离尘世苦海,奔向真理的彼岸。亿万信仰者从经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鼓舞他们致力于实践,足以战胜一切。《古兰经》博大精深,揭示人类最完美的道德。千百年来,《古兰经》作为时代最强音,日日夜夜回最长空,将人类历史不断推向前进,可谓“千古绝唱”,它的指导作用直至尘世未日的到来。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古兰经》输入了电脑,更发现惊人的奇迹。
 
??安拉对《古兰经》的诽谤者,怀疑者严厉谴责:“如果你们怀疑我所降示给我的仆人的经典,那末,你们试拟作一章?(2:23)根本在于即使集中人类和精灵的智慧也不可能似作一段类似《古兰经》的妙文。
 
??唐初,《古兰经》随伊斯兰教传达室入我国,流传一千三百年之久。中国穆斯林尊奉为《天经》,《宝命真经》,确信是安拉降示的经典。中国穆斯林使用汉语文,不可能人人通读全经,然而通过《赫听》(古兰节选),一般穆斯林都会诵读其中“索勒”(片断),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元代,随赛典赤·赡思西南来,驻防云南各地的“探马赤军”(蒙古亲军,大部分由穆斯林组成),奉命解甲归田,随地入社。因而各地涌现出不少回回村寨,子孙土生土长,发展成为当地土著的回族居民。
 
??清真寺相应在回族村寨普遍建立。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面临的挑战是“经文匮乏,学人寥落”。《古兰经》虽说在中国流传千年,限于特定历史条件,仅有权少的手写本,远远满足不了穆斯林诵习的需要。欲购置一部三十卷本,索价数十百两。某些山村穷寺购置不起,每逢重大宗教节庆,举行诵经仪式,就必须派专人奔赴外地,向“藏经之家”商借,约期归不,往返奔波数百里,疲于奔命。“住寺”经生,人多经少,不可能人手一册,多人轮流共用,学习浮光掠影,稍纵即忘,不可能经常复习巩固。有人不远千里访求名师,边借抄边学习,历经一、二年辛苦,最初的学习积极性也消磨殆京。

??中国穆斯林板刻《古兰经》,始自一代回族英烈杜文秀建立大理反清政权之后,为了普及伊斯兰文化,宣传古兰精义,毅然打破“维皇真言,不可轻亵”的传统观念,以“总统兵马大元帅”的含义下令板刻印行,在血雨腥风的严峻年月,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终于“至圣迁都”一千二百七十九年(1862)颁刊了“大元帅杜新镌”的《宝命真经》三十卷,开中国木刻《古兰经》的先河。也是中国伊斯兰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当时穆斯林的宗教生活,以及学习与研究《古兰经》提供了方便,同时,促使广大回族穆斯林积极拥护以杜文秀为首的反清政权。坚持斗争十八年之久。
 
??同治十年(1872),清军攻破大理,疯狂地烧杀抢掠,庐舍为墟。《宝命真经》刻印场所被纵火焚为焦土。片版荡然无存。民间偶有私藏下来的原板刻本发现,断卷残本居多,而今成为大理政权弘扬伊斯兰文化的历史见证。
 
??历经“丙辰之变”,浩动余生的回族穆斯林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赶马帮,走夷方”,对外发展泰、缅贸易,经济状况渐有好转,清真寺院经堂教育,迫切地需求《古兰经》以开展宗教活动。光绪十九年(1893),云南崛起的回族商业资本家,经营“兴顺和”汇兑业务的“佑启堂”马氏弟兄发起第二次板刻《宝命真经》,敦请国内外知名的经堂教育家马联元(1841——1903)主持,开展刻经事宜。
 
??当时,在昆明南城清真寺组成“刻经处”,聘“丙辰之度”遗老马观政,哈吉马安义(马联元次子)任监督。兴顺和总经理马启元任“管事”,总揽一切。首先制定一套严格的操作规则。由四川招来刻工高手二十余人。刊刻之前,要求按穆斯林“净仪”规定,先作大、小净始允许上台面操作,经文由著名经师田家培哈吉书写,专人送往玉溪大营清真寺呈马联元审阅,反复校对修正,确定无误后,送回刻经处,粘贴刻板,用布包严,仅露出一行,刻就包好,再露一行,不允许以手抹拭经文。可见刊刻工程的严谨与庄重。

??历时二年,“至圣迁都”一千三百一十三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刻工告竣。全部刻板藏于南城清真寺。全经三十卷,耗资白银八千五百两,由省内外穆斯林认捐,并将其姓名镌刊于该卷扉页之上,表彰其功德永垂。
??“滇南棋阳(今玉溪)佑启堂马启元,启良、启华、启端”捐刻第1、22——29等卷。
??“蓉城(成都市)抱德堂马晋统男中良、中立”捐刻第2——5等卷。
??“滇南棋阳纳联芳”捐刻第14——16等卷。
??“滇南棋阳曹安国”捐刻第12、13等卷。
??“滇南棋阳马翔龙、室人郑氏”捐刻第8、9等卷。
??“滇南阿迷州(开远)马维骐”捐刻第17卷。
??“滇南河阳(澄江)傅本仁、本善”捐刻第21卷。
??“滇南建水月生马万雪?捐刻第19等卷。
??“滇南棋阳马恩湛”捐刻第20卷。
??“滇南棋阳马子贤”捐刻第10卷。
??“滇南匡州(宜良)马殿雪?捐刻第7卷。
??“滇南棋阳马子贤之母李氏”捐刻第11卷。
??“滇南建阳(曲溪)马广发”捐刻第18卷。
??“滇南匡州马鸿勋”捐刻第6卷。
??“滇南兴义和马焕文、同文、建文、广文、锦文、敏文为先母马氏”捐刻第30卷。
 
??木刻《宝命真经》的印刷与装帧采用传统工艺,全经分装三十册,质朴典雅,古香古色,发行后深受国内外穆斯林赞颂,风行一时,广东、上海、南京、北平、大西北以及泰国、缅甸等地穆斯林踊跃邮购,仅初版就发行一千部之多。
 
??为了普及城乡各地购置,特规定《宝命真经》每部仅收回成纹银二两八钱,自备纸张印刷者,亦听其便,板不取资。

??《宝命真经》三十卷木刻板,历经百年活动——日机空袭,文革。培养蒙安拉护拓,连同其他阿拉伯文,波斯文和汉文典籍木刻板百余种得以保存下来。当代文物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誉《宝命真经》为“海内孤板”,认为即使伊其寺国家也不可能拥有类似的古兰木刻板。也是中国各族穆斯林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1985年8月,全国第二次《回族简史》座谈会在昆明召开,与会代表参观了《宝命真经》和其他藏板后,无不表示惊异,认为是回族伊斯兰教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宁夏政协某单位负责人李楷顺建议集资建“藏经楼”,妥为保存。已故回族穆斯林著名学者冯增烈先生挥笔留言:“根深叶茂,源远流长”。自注“来自胡登洲(寺院经堂创始人)故里,睹诸善刻,叹吾陕弗如。”

??1985年,云南省伊协为了“发掘整理和继承我国伊斯兰文化遗产。发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和促进国际学术文化交流”,以及满足广大穆斯林学习,诵读和珍藏的需要。决定影印发行木刻板《宝命真经》三十卷本。《征订启事》宣称板本的特点是:“字迹工整,书法流畅,刚劲有力,有如一气呵成之势,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中国阿拉伯书法的特色。是中国穆斯林教珍贵的历史文物,在世界伊斯兰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影印木刻《宝命真经》,运用现代新工艺印刷,不但保持木刻板原貌,而且先后经沙竹轩哈吉和省伊协同人对原板某些音符的书写失误,参考埃及国家版《古兰经》(奥斯曼定本)作了更精确的校勘、订正,使之更加正确无误。
 
??美中不足的是卷首“马文源序言”对《古兰经》传入中国沿袭旧说:“隋文帝闻风向慕,遗使至天方求经典,圣人(穆罕默德)命臣赛尔德·婉歌师赍奉‘天经全部’传入中国,遂遍天下,子孙历代相传,以至于今。”此说似是而非。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581——600)。穆罕默德(570——632)正当青少年时期,还没有接受“先知的使命”。《古兰经》系先知传教二十三年(610——632)过程中陆续降示。直到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执政时期(644——656),《古兰经》才集,整理,编辑成卷(奥斯曼定本),为全世界穆斯林所公认。《古兰经》隋代传入中国之说,显然不符合史实,反映了前代学者的历史局限性。
 
??初版影萤《宝命真经》500部发行国内外,不到一年已全部售罄。自1988年至1998年先后发行4版计6000部。反映新时期回族穆斯林继“朝觐热”之后,积极投入《古兰经》的学习与研究。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