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敬主爱人”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然後,恶魔使他们俩为那棵树而犯罪,遂将他们俩人从所居的乐园中诱出,我说: ‘你们互相仇视下去吧!大地上有你们暂时的住处和享受’。”(2:36)上面所引经文中“你们”指整个人类,而“住处”就是稳定住处。这段经文是真主对人祖阿丹圣人说的,可见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住处”便是人类在今世的需要和追求,也是真主对人类的许诺和恩典。所以,对穆斯林来说,开创和维护“稳定的住处”即稳定的社会,不仅是自身的需要,也是教义的需求。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这一切都仰赖于社会的稳定。试想,假如没有改革开放,中国人一直在搞阶级斗争,那么还会有今天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强大中国吗?还会有团结一致奔小康的中国人吗?还会有今天我们正在参与的学术论坛吗?社会的稳定来之不易,社会的稳定需要我们倍加珍惜。
纵观世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继而霸权主义横行,从波黑到科索沃,从阿富汗到伊拉克,到处是流血冲突,到处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唯我中华大地,各民族和睦相处、安居乐业。究其原因,一些国家错误的宗教政策和民族政策是导致流血冲突和外强介入的主要因素;而我国实行的正确的民族政策无疑是保持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维护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间的团结对保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有2000多万穆斯林,宣传和实践“敬主爱人”的思想,对于维护穆斯林聚居区的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以德治国的战略目的是有益的。
然而,当今中国社会仍然存在着诸多不稳定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许多国民信仰的“荒漠化”。一些人加入了邪教(法轮功的出现以及大量国人的加入充分说明了人们对信仰的饥渴程度),而更多的人则变的麻木和疯狂,偶像崇拜形形色色,自杀溺婴有增无减,狂嫖滥赌随处可见,坑蒙拐骗更是家常便饭。所以在全国人中大力宣扬伊斯兰及其“敬主爱人”的思想,对于维护我国社会的稳定,开创新的稳定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
自“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的新的战略目标提出以来,神州大地涌起了一股强大的“和谐”热潮。
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都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思想追求和美好模式。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提出“和为贵”的观点,并将“仁”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其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一书中设计了一副正义之邦的图画,主张“公正即和谐”。
16世纪以来,在文艺复兴、产业革命的影响下,西方的一些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力求构建公平和法治的社会。而被史学界认为“点燃了欧洲智慧的火种”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则包括了极为丰富的有关“和谐”的精神财富。
诚然,族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作为中华民族一部分的穆斯林民族与非穆斯林民族之间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敬主爱人”思想作为伊斯兰的最高宗旨,不仅可以使穆斯林内部的关系更加和谐,而且可以促进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间的和谐。
无庸讳言,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穆斯林民族和非穆斯林民族之间存在着成见甚至偏见,有些地区双方之间还存在着相当深的隔阂。大力宣扬“敬主爱人”的思想对削弱甚至消除那些成见和隔阂具有非常最大的意义,而消除成见和隔阂是构建族际和谐的先决条件。一方面可以使穆斯林更加宽容的对待非穆斯林,另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非穆斯林对伊斯兰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继而使他们对穆斯林也采取一种更加宽容的态度。“善恶不是一样的。你应当以最优美的品行去对待恶劣的品行,那么,与你相仇者,忽然间会变得亲如密友。唯坚忍者,获此美德,唯有大福分者,获此美德。”(41:34—35)
总之,“敬主爱人”思想的传播,对于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提供世界和平繁荣的思想动力
伊斯兰是和平的宗教,伊斯兰的本质是和平。“伊斯兰”这个词源于“赛俩目”即和平;赛俩目是真主的九十九个尊名之一;穆斯林见面,互相之间的问候语是赛俩目;天堂有一顺从者居住的居所称作“和平园”“ 他们在主那里,将为自己的善行而享受安宅,真主是他们的保佑者。”(6:127);信士在后世的祝辞也是赛俩目;天房周围的诸多门中有一道叫做“和平门”;研究古兰的人会发现,含有赛俩目及其派生名词的经文在古兰中有133节之多,而出现战争(哈而卜)这个词的经文仅6节。据此我们可以肯定,和平是伊斯兰所提倡和追求的。
作为古兰精神的最大倡导者和实践者,穆圣用他一生的行动雄辩地证明;伊斯兰是和平的宗教。在麦加传教的13年中,尽管多神教徒百般阻挠他宣教,用尽各种手段迫害他和他的弟子门,但他坚持以和平的方式传播伊斯兰。公元622年9月迁徒到麦地那后,穆斯林们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多神教徒企图把新生的伊斯兰国扼杀在摇蓝之中,穆圣和他的弟子们才被迫武力反抗。“被进攻者,已获得反抗的许可,因为他们是受压迫的。真主对于援助他们,确是全能的。”(22:39)伊历8年,穆斯林光复麦加,面对昔日的众多仇敌,穆圣说了句:“今天对你们毫无遣责,你们走吧,你们已经自由了!”便赦免了那些曾经迫害他、追杀他的仇敌们。众所周知,从1096年到1291年,差不多200年当中,西方的基督教徒曾经对穆斯林国家大肆入侵,史称“十字军东侵”。1099年7月15日,十字军4万人攻入了耶路撒冷,仅在阿克萨清真寺里被屠杀的穆斯林,一说七万,一说是六万五千,而在88年后的1187年6月,萨拉丁解放了耶路撒冷,而当他率领6万穆斯林大军进入耶路撒冷后,却只杀了一个人。
再让我们把眼光从历史转到现时;
2003年,伊朗女律师艾巴迪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2005年,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2006年,孟加拉国“穷人银行”创办人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2006年4月3日,总部设在日本的戈伊和基金会在沙特阿拉伯吉达市向“伊斯兰国家会议组织”颁发了“世界和平标杆”荣誉奖。
从上述三位近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穆斯林得主,以及获奖的伊斯兰组织身上,我们似乎听到了当代穆斯林内心深处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呐喊。“伊斯兰是和平的宗教”这一论断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真正爱好和平的人所肯定。
然而,当我们面对现实世界时,看到的却只是战争和流血,而这些战争和流血许多都发生在伊斯兰国家,我们不禁要问;“这一切究竞是为了什么?穆斯林应该怎么办?”在此,我想引述当代中外穆斯林中两位重量级人物的观点,或许能给我们一个启发。
中国当代穆斯林作家张承志先生这样说道:
“在绝望的背景下,”当人民感到前途没有希望,绝望的投石变成了绝望的自杀袭击。50年前反动的犹太复国主义,依然是新帝国主义侵略的一环。针对这紧急的现状,一批穆斯林于绝望中选择了一种极端的反击,这就是9。11事件。9。11事件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起因。把它说成起因是帝国主义别有用心的宣传。它不公平也不符合事实。真正的起因是列强和国际秩序对巴勒斯坦以及穆斯林世界的侵犯和榨取……”
“挺身而出发表正义见解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了。他们看清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新十字军’并非仅想消灭穆斯林世界,他们的目的是控制整个世界。在如此危险的国际战略下,正在崛起的中国是不会被放过的。如此思路,也许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潮流。迎对着这一思想潮流,穆斯林要改造自己,团结朋友,共同面对共同的命运和形势。”
格尔达成认为,尽管由于9。11,西方传媒对穆斯林如临大敌,草木皆兵,但穆斯林应该选择对话而不是对抗。穆斯林的对话范围函需扩大,对话力度和水平函需提高。他们的优先选择应该是用和平方式,通过各种媒体向非穆斯林传达伊斯兰的信息,而不是动辙用激进方式、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面对9。11等事件,格尔达成毫不含糊的予以遣责,指出这种情绪化的现象虽然是不公正现象的一种反弹,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穆斯林的辉煌,不可能通过情绪化、简单的举动就能实现;穆斯林与西方应该是一种对话与共存的关系,而不是对抗与冲突的关系。
我们认为,以上两位的主张代表着穆斯林世界的主流;穆斯林渴望和平,珍惜和平,也愿意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平等交流;但坚决反对霸权,拒绝屈辱的生活。
作为世界穆斯林一部分的中国穆斯林享受着难得的和平,所以,珍惜我国和平发展的机遇,发扬和平、宽容的优良传统,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维护各国民族的共同利益,为建设和谐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中国穆斯林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首先,我们应该大力宣扬“敬主爱人”的思想,因为心灵的和平是一切和平的基础。而“敬主爱人”是心灵和平的思想动力。一个真正理解“敬主爱人”的涵义并努力实践的人必须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必须会把慈爱撒向世界的各个角落。遗憾的是,许多自称穆斯林的人,并未真正理解“特思米”的精神,并不明白“敬主爱人”是伊斯兰的最高宗旨。所以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必须不遗余力的通过各种途径在穆斯林内部宣扬“敬主爱人”的思想,这是当务之急。
其次,理解了“特思米”精神的人,必须付诸实践,把“敬主爱人”的思想贯彻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从一点一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