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教务处处长:从恩霖
伊斯兰教是一个不断适应时代要求、顺应社会发展的宗教。伊斯兰教拥有简朴明了的信条,积极进取谋求两世吉庆的人生观,拥有爱国、协商和服从主事者的政治观,拥有宽容、讲中道以及与人为善的道德观,拥有知足安命、洁身自好的生活观,拥有鼓励学习、追求知识的文化观,这些对于伊斯兰教能够适应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适应不同地域和民族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丰厚的教义基础。
1、伊斯兰教的“两世观”是营造和谐社会的前提。伊斯兰教的“两世观”是伊斯兰教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穆圣曾说:“你当为今世而奋斗,犹如你将长生不老;你当为后世而行善,犹如你明日即将谢世。”这段圣训充分说明了伊斯兰教对今世与后世的基本态度,认为今世和后世双修、和谐社会发展,才符合伊斯兰教的精神。
中国穆斯林坚持“两世吉庆”说,既虔诚信仰独一的真主,履行教法规定的宗教功课,又致力于培养公正、宽恕、忍耐、敬畏、坚忍、施舍济贫等美德,把宗教伦理与社会伦理结合在一起。在处理婚姻、家庭、财产等问题上,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持积极、严肃的态度,既要合乎伊斯兰教义,又要合乎社会伦理的要求,达到和谐的社会关系。在社会生活中,既热爱自己的民族传统,又要遵守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道德规范,服从国家的政策法令,并能够与兄弟民族团结互助,友好相处,对整个现世生活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以此作为通向天堂的必经之路。
3、伊斯兰教“与人为善”的教义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与人为善必须做到讲善言和积极为善。伊斯兰教的善事包括很多,除了作为穆斯林的日常功修外,还有从物质上或从精神上帮助他人、调节争端、维护大众利益、和睦邻里、讲求信义等等。伊斯兰教鼓励穆斯林用自己的努力做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事情。就社会而言,穆斯林能够做到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就意味着行善;就职业而言,穆斯林能够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就等于行善;就家庭而言,穆斯林能够做到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和睦邻里,就等于行善。而这些行善的内容都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基本材料。
伊斯兰教的这些教义思想为积极营造和谐社会环境、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如何处理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衡量一个宗教是否能够和谐社会的关键。在社会转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形势下,中国伊斯兰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相适应,积极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全国各族穆斯林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