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拜是伊斯兰中最重要的事项 礼拜是在“认主独一”之后,最重要的教门基础,它在伊斯兰中的地位如同头在身体中的地位一样,没有头的人就没有生命,同样,不礼拜的人就没有教门;信士的长官欧麦尔·本·汗塔比((愿安拉赐福之))曾经给他各地的官员写信说:“在我看来,你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礼拜,谁遵守了拜功,谁确已看守了教门;谁放弃了拜功,谁确已放弃了拜功之外所有的功修;放弃拜功的人,在伊斯兰中是没有福分的。” 礼拜可以援助伊斯兰的其他要素,因为它可以使仆人记起养主的伟大,仆人的渺小(卑贱),赏罚的状况,那时,可以使他容易地顺从安拉。因此清高的安拉说:【你们当以坚忍和拜功求援助。[《黄牛章》第45节] 安拉的使者(愿安拉赐福之)说:“首要的事情就是信仰伊斯兰,它的支柱就是拜功,它的顶峰就是为主道奋斗。”(俩大圣训集) 礼拜是建立伊斯兰的支柱,犹如帐篷建立在它的支柱上一样;假如没有帐篷中间的支柱,即便用一千根桩子能把帐篷支起来吗? 米斯沃尔·本·麦哈尔迈(愿安拉喜悦他)的传述,他说:“我来到欧麦尔·本·汗塔比跟前,他被布盖着,我说:“你们看他还活着吗?” 他们说:“如同你所看见的一样;” 我说:“你们喊他起来礼拜吧,你们无法喊醒他,除非是为了礼拜,因为他害怕失去它。” 他们说:“信士的长官啊!礼拜了。” 他说:“礼拜!我现在就起来礼,放弃礼拜的人,在伊斯兰中是没有福分的。”然后他起来礼了拜,他的伤口一直都在流着血。(俩大圣训) 2:礼拜是功修之母 仆人确已奉命让礼拜战胜他内外所有的屈服;让礼拜占有他的心、口和身体;清高的安拉说:【你们当为安拉而顺服地站立。】[《黄牛章》第238节]安拉的使者(愿安拉赐福之)说:“在礼拜中确有一种劳苦。” [ 《布哈里圣训集》和《穆斯林圣训集》] 禁止礼拜的人吃、喝、左顾右盼和活动,它不同于其它的主命功修,仅用身体的一部分力行即可:对于封斋的人,可以说话,可以行动;圣战的人,可以左顾右盼,可以说话;朝觐的人,可以吃喝;至于礼拜,它包括了各种功修--心、性、行和言语。 言语的功课,包括:念两个作证词、赞主至大、求护词、念台思米、诵读《古兰经》、赞主清净、赞颂安拉、求饶恕和各种祈祷。 身体的功课,包括:站立、鞠躬、叩头、站直身、跪下叩头、起来和跪坐。 理性的功课,包括:思考、处理、理解和明白。 心的功课,包括:谦恭、和蔼、害怕、希望、舒适、屈服和悲啼。 伊本盖义姆(愿安拉怜悯他)说:“当礼拜包括了诵读、记念和祈祷的时候,它就是聚集了所有最全美的功修;它比只单单地诵读、记念或者是祈祷更为贵重,因为它聚集了这所有一切的同时,还聚集了其它肢体的功修。” 3;礼拜是伊斯兰之家的标志 礼拜可以消除判断某人是否属于否认主的人,因为安拉的使者(愿安拉赐福之)说:“谁礼我们所礼的拜,朝我们的朝向[从这段《圣训》中理解道:如果他朝向东方礼拜,他就不是穆斯林,直至他朝向穆斯林的朝向,如果他放弃所有的拜功又怎样?!!],吃我们宰的牲畜,那么他就是受到安拉及其使者保护的穆斯林,你们不要在安拉的保护之中超越法度。”[《布哈里圣训集》] 同样,可以消除判断在显示伊斯兰的标志和法律的国家为否认主的国家,伊斯兰标志的前提就是礼拜,因为它是确定伊斯兰存在的明证。如果在某个国家没有听见宣礼声,没有发现清真寺,这就证明它是非伊斯兰国家;如果听见有宣礼声,发现有清真寺,直至这些明显的标志出现,它就是伊斯兰国家[《顽固不化》(330-335页)]。 艾奈斯·本·马力克(愿安拉喜悦他)的传述,先知(愿安拉赐福之)曾经带着我们,如果袭击某个部落的时候,他不让我们进攻,直至等到早晨,如果他听见有宣礼声,他就放弃对他们的进攻,如果他没有听见有宣礼声,他就让我们袭击他们。”[《布哈里圣训集》] 阿刷姆·艾勒麦兹尼(愿安拉喜悦他)的传述:当先知(愿安拉赐福之)派遣小分队的时候,他就对他们说:“如果你们发现有清真寺或者听见有宣礼声,你们不要杀害任何人。” 4:礼拜是信士的道路 谁不礼拜,谁就是亏折的人--恶魔的友人,是安拉及其使者和众信士的敌人。因为安拉的爱友必须是力行拜功的人;清高的安拉说:【信道的男女互为保护人,他们劝善戒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服从安拉及其使者,这等人安拉将怜悯他们。安拉确是万能的,确是至睿的。】[《忏悔章》第71节] 伊布拉欣和穆贾黑德在注解下面这节经文【在早晨和晚夕祈祷自己的主而求其喜悦者,你应当耐心地和他们在一起】[]时《山洞章》第28节,他俩说:“是五番拜功。” 阿幕鲁·本·穆勒·艾勒祝海尼(愿安拉喜悦他)的传述,他说:“有一个人来到安拉的使者(愿安拉赐福之)的跟前说:‘安拉;的使者啊!你看如果我作证:除安拉之外,绝无真正应受崇拜的安拉,你是安拉的使者;我每日礼五番拜,交纳天课,封‘莱麦丹’月的斋,如果我完成了这些,你看我属于哪一类人呢?。’他(愿安拉赐福之)说:‘你将属于忠信的人,诚笃的人。’”(俩大圣训集) 那些礼拜的人,他们是安拉的爱友,在复生日,他们没有害怕,更没有忧愁。他们是那些为天地的破裂而哭泣的人,当他们被引向他们养主的时候,他们是那些人:【凡服从安拉和使者的人,将与安拉所护佑的众先知,忠信的人,诚笃的人,善良的人同在。】[]《妇女章》:第69节他们的道路就是安拉为我们规定了在每昼夜之中向他祈求十七次引导我们的道路。 清高的安拉说:【奉至仁至慈的安拉之名,一切赞颂全归安拉,众世界的主,至仁至慈的主,报应日的主,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祐助,求你引领我们正路,你所祐助者的路,不是受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误者的路。】[《开端章》:第1-7节] 5;礼拜是清高安拉的命令 必须要服从安拉的命令,迅速地执行它;清高的安拉说:【他们只奉命崇拜安拉,虔诚敬意,恪遵正教,谨守拜功,完纳天课,这才是正教。】[《明证章》第5节]清高的安拉说:【你要对我的那些信道的仆人说:“让他们谨守拜功吧。”】[《伊布拉欣章》第31节]清高的安拉说:【你们当力行拜功。】[《黄牛章》第43节]清高的安拉说:【你们当谨守许多拜功和中间拜--晡礼。】[《黄牛章》第238节] 据哈利诗·艾勒艾氏阿利(求安拉喜悦他)传述,安拉的使者(愿安拉赐福之)说:“叶哈雅圣人(愿安拉赐福之)聚集了以色列的后裔,并对他们说:“清高的、吉庆的安拉命令我和你们执行五句言辞。”在(圣训)中提到:“安拉命令你们礼拜,当你们礼拜的时候,你们不要左顾右盼,的确安拉在注视着他的仆人--礼拜中没有左顾右盼的人。”(俩大的圣训集) 伟大的安拉说:【当安拉及其使者判决一件事的时候,信道的男女对于他们的事,不宜有选择。谁违抗安拉及其使者,谁已陷入显著的迷误了。】[《同盟军章》第36节] 礼拜是安拉及其安拉的使者(愿安拉赐福之)的命令。 6;礼拜是所有天启法律的支柱 礼拜是最古老的功修,因为她属于信仰的必然礼仪;所有天启的法律都有礼拜,没有哪个法律废除了礼拜,没有礼拜的信仰,是没有善终的;因此,安拉所有的使者和先知们(愿安拉赐福他们)都鼓励礼拜: 的确,伟大的安拉在讲述伊卜拉欣圣人(愿安拉赐福之)的祈祷时说:【我的主啊!求你使我和一部分后裔谨守拜功吧。】[《伊布拉欣章》第40节] 伟大的安拉在叙述伊卜拉欣圣人(愿安拉赐福之)的事迹时,他说:【他以拜功和天课命令他的家属,他在他的主那里是受喜的。】[《麦尔彦章》第55节] 清高的安拉在同穆萨圣人(愿安拉赐福之)交谈时说:【我确是安拉,除我外,绝无应受崇拜者,你应当崇拜我,当为记念我而谨守拜功。】[《塔哈章》第14节] 众天使呼喊尔撒圣人(愿安拉赐福之)的母亲麦尔彦时说:【麦尔彦啊!你当顺服你的主,你当叩头,你当与鞠躬的人一同鞠躬。】[《伊姆兰的家属章》第43节] 尔撒圣人(愿安拉赐福之)在谈论清高安拉的恩典时,他说:【他要使我无论在那里都是有福的,并且嘱咐我,只要活著就要谨守拜功,完纳天课。】[《麦尔彦章》第31节] 安拉与以色列的后裔缔约,力行拜功属于其中重要的一项:【当时,我与以色列的后裔缔约,说:“你们应当只崇拜安拉,并当孝敬父母,和睦亲戚,怜恤孤儿,赈济贫民,对人说善言,谨守拜功,完纳天课。”然后,你们除少数人外,都违背约言,你们是常常爽约的。】[《黄牛章》第83节] 7;礼拜就是信仰 清高的安拉在《古兰经》中把礼拜称为信仰。他说:【安拉不致使你们的信仰徒劳无酬。】[ 《黄牛章》:第143节]意思就是:你们在家中所礼的拜功不会徒劳无酬;同样,安拉的使者(愿安拉赐福之)也提到:“我命令你们四件事情,同时也禁止你们四件事情: 我命令你们信仰独一的安拉,你们知道什么是信仰独一的安拉吗? 就是作证:安拉之外,绝无真正应受崇拜的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力行拜功;交纳天课;封‘莱麦丹’月的斋;交纳五分之一的战利品。”[ 《布哈里圣训集》和《穆斯林圣训集》]他(愿安拉赐福之)把礼拜归属于信仰独一的安拉。 白易哈给说:“在信仰安拉之后,所有的功课中只有拜功被安拉称为是伊玛尼。安拉的使者(愿安拉赐福之)称放弃它就是否认安拉的,只有拜功。[《伊玛尼的分支》(3 / 33)]” 他又说:“安拉把拜功和信仰相提并论,而没有与信仰一起提到其它的功修,这证明了拜功专指信仰,安拉说:【他没有信仰,也没有礼拜。】[ 《复活章》第31节] 即:他没有相信安拉的使者,也没有礼拜;又说:【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当鞠躬。”他们不肯鞠躬。伤哉,否认真理的人们!除《古兰经》外,他们要信仰什么文辞呢?】[《复活章》第48-50节]谴责他们放弃礼拜,如同谴责他们放弃信仰一样。安拉确已着重提到礼拜,以此证明它是教门功修的柱石[ 《伊玛尼的分支》(3 / 33)]。如清高的安拉说:【确信后世的人,都确信它,而且谨守拜功。】[《牲畜章》第92节] 8:礼拜与主命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礼拜是在尊贵的《古兰经》之中提到最多的功修:有时特别单独地提到它,如:清高的安拉说:【你当在白昼的两端和初更的时候谨守拜功。】[《呼德章》第114节]有时把它与坚忍联系在一起,如:清高的安拉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借坚忍和拜功,而求佑助。】[《黄牛章》第153节] 有时把它和天课联系在一起,如:清高的安拉说:【你们当力行拜功,完纳天课】[ 《黄牛章》第43节] 9;礼拜可以使人远离伪信 安拉的使者(愿安拉赐福之)曾说:“谁为安拉参加了四十天的集体礼拜,并赶上第一个大赞词,那么,他就与两件事情无关:火狱和伪信。”(圣训) 艾布塞尔德(愿安拉喜悦他)的传述,他说:“我听安拉的使者说:‘我们的养主揭开露出他的小腿(在大难来临的日子),所有的男、女信士们都为他叩头;而在现世中为了沽名钓誉叩头的人除外,他们去是为了叩头,但是他们的腰就像柱子一样,使他们无法叩头。” [ 《布哈里圣训集》] 因为叩头,安拉使信士优越于伪信士;为此,清高的安拉说:【在那日,大难将临头,他们将被召去叩头,而他们不能叩头。同时,他们身遭凌辱,不敢仰视。】[《笔章》第42-43节]那是因为当信士们看见他们的养主时,便倒下叩头;伪信士们被召去叩头时,他们想叩头,但他们却无能为力,那是因为他们在现世中放弃崇拜安拉的结果,而禁止他们叩头。清高的安拉说:【过去他们曾被召去叩头。】[ 《笔章》第43节]即:在今世【他们健全的时候】[《笔章》第43节] 10:礼拜是正道的钥匙 在礼拜的贵重中:她曾是许多非穆斯林在看见穆斯林礼拜之后进入伊斯兰的媒介,她是把人们带入到伊斯兰的怀抱和加强伊斯兰的第一道防线。这里引述了两位非穆斯林作家,关于部分人因看见穆斯林礼拜加入伊斯兰的言语;图马斯艾尔奴利德说:“的确,穆斯林的信仰持之以恒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天的五番礼拜,体现了这个信仰虔诚、庄重和感人的崇拜安拉的方式,无论崇拜者,还是观看者都不可能受不到感染。” 艾尔奴利德在《伊斯兰的信仰》一书中,当谈到了功修的影响和穆斯林礼拜的特殊方式时,他说:“这项被规定为崇拜安拉的主命功课,它是穆斯林们在自己的信仰生活中,优越于非穆斯林的最伟大的标志,许多东方的人们在看到穆斯林们完成他们的礼拜形式之后,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你听听路费鲁教长在谈到关于礼拜的特别影响时,他说:“任何人第一次与穆斯林交往,都不可能不对他们纯洁的信仰感到惊奇,受到感染,无论你当时身处何方,不论你是在热闹的街道,或者是火车站,还是在一小伙人中间,最能吸引你注意力的是:你将看见任何人都不会带有丝毫沽名钓誉的标记,也没有任何获得别人喜爱的污点,无论如何,他们丢下所有的工作,去安静地、虔诚敬意地按时完成礼拜。” 然后他又说:“让我们从单独礼拜转到集体礼拜,她对于任何人,即使是终生看见一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印度的德勒哈市,斋月的最后一个主麻日,将近有一万五千人聚集在大清真寺的广场上礼主麻拜,他们所有的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拜功之中,在他们的每一个动作中,都流露出了信仰最大的标志和畏惧;我们说:这对于任何亲眼目睹那个场面的人,心中不受到深深的影响、不看一眼这种优越于其它任何崇拜方式的力量,都是不容易的事情;同样,每天为了礼拜按时的宣礼,宣礼员的声音在晨礼拜前铿锵有力地传来时,在中午,人们正在乱糟糟地忙着工作,在晚上,这种宣礼词每天以类似的形式重复着,它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提醒着人们敬畏安拉,顺从于安拉。” 引证了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李南的话:“只要我进入清真寺,而思想没有受到感动我,或者换一种说法:而没有真正感到遗憾,那是因为我不是一位穆斯林。” 扎克·欧莱比易--犹太人在埃及的主任,是一位著名的律师,“每当他看见清真寺,或看见一个人虔诚敬意地去崇拜安拉,恭顺地向安拉祈求,他的心中就会燃烧起一种加入伊斯兰的渴望;每当他听见号召人们去崇拜独一主宰的宣礼声时,他就会感到心情舒畅,有一个问题一直使他犹豫不决,坚决要求他的理智回答,那就是:‘他为什么没有加入伊斯兰?’ 当时这个念头制服了他的心灵,振动着他的内心深处,每当他看见田野中有一个人在栽种,看见他在河渠岸边的小礼拜处、站在安拉的面前礼拜时,他就希望即使自己能像他一样礼拜也罢!他的内心在自我交谈……。”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他最终在六十五岁的时候宣布加入了伊斯兰。 这是一个德国人,他确已看见一位叩头的穆斯林,他对这些叩头的动作感到特别地惊奇,他寸步不离地观看着,直至那位穆斯林礼完拜,当那位穆斯林礼完拜之后,他走上前来询问这些动作的意义,特别是关于叩头的动作。那位穆斯林为他阐明了礼拜的意义、礼拜的法律及其影响,他专心致志地听着穆斯林的讲解,由于过分地喜悦,甚至忘记了自己身处何方,又如同他发现了自己寻找多年的遗失物;那位穆斯林为他阐明了使他感到惊奇的原因,因为他忍受着精神病和心胸狭窄的折磨,当他把额头叩到地面上时,就会使他感到心情舒畅;每当他这种内心狭窄的疾病复发时,就去叩头,他就一定会找到使他心情舒畅的事情,甚至穆斯林也发现了这些,知道使他感到心情舒畅的秘密。 他与那位穆斯林结伴而行,来到了米优尼何市的伊斯兰宣传中心,那里的负责人们给他讲解伊斯兰,并告诉他作证安拉独一的影响,然后他加入了伊斯兰。 这是印度教中的富豪库甫黑·俩鲁·贾巴,在信仰伊斯兰之后改名为哈立德·莱腿夫·贾巴,他是著名的政治家、新闻工作者和作者;在他看见穆斯林们礼拜之后,他感到自己的内心光芒四射,他曾说:“每当我经过任何一座穆斯林在印度的清真寺时,我的内心对于这个地方,就会充满一种神圣和伟大的感觉,我经常会感觉到号召人们去礼拜的宣礼员,他是在喊我去参加礼拜,在我的内心,犹如有一个高呼者在应答着他说:“我们快点去礼拜,我们快点去获得成功。” 我的心非常渴望加入信士们在清真寺里的团体,强大的召唤和动力已经达到了极限,使我无法控制自己地走进了清真寺,站在穆斯林的队伍之中,事实上,我并没有能力抵抗使自己进入清真寺的动力,因为我已经犹豫了很久很久。” 这是一位菲律宾的姐妹,她的名字是洁米来图·俩玛,她曾经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当她养主的光明照亮了她的心胸,她加入了伊斯兰。她讲述了部分在她加入伊斯兰之前的生活感受,就像是奠定基础一样。她说:“……奇怪的是,我曾经在穆斯林礼晨礼拜的时候醒来,一种强大的渴望推动着我去礼拜,同样奇怪的是:这种感觉占据了我的身心,事实上我已经开始按照基督教的礼拜方式去礼拜了,那就是我当时所知道的认主独一的道路,但是,一种灵魂空虚的感觉长时间地占据着我的心灵,尽管我已经礼了拜;我曾经有一种说不清的饥渴的感觉,在大多时候,泪水会从我的眼中自动流出,使我泪洒满面,我向安拉祈求,赐予我光明和坚忍,因为我感觉和发现,那是我最大能力的理解和领悟。 第二天,她参加了集体礼的主麻拜,她说:“的确,在伊斯兰中,为了礼拜而念的宣礼词,确已使我以前那萎靡不振的信仰完全地土崩瓦解了,在开始礼主麻拜时,我感觉到自己完全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安静之中;当我与所有的礼拜者们一起向安拉叩头的时候,我的灵魂充满了无边无际的幸福,这就是我曾经渴望的信仰,以着来自于安拉的怜悯和福祉,我终于找到了伊斯兰,我坚信这是安拉的意欲和愿望。” 这是英国的玛尔基里特·飞利浦,她曾经与丈夫一起生活在荷兰,她遇到了一个穆斯林家庭,她就询问和学习伊斯兰的知识,她获得了许多的答复,有一天,她站在一块风景如画的前面,发生了使她永远难以忘怀的事情,的确,他们在田野里,一位荷兰的穆斯林来于他们,他们坐下喝茶,突然有位男子观看一下自己的手表,然后迅速地站了起来,特别庄重和平静地站在部分洁净的干草上,向着天空举起他的双手说道:‘安拉之大……(宣礼词);’然后,他心情舒畅地与其他的穆斯林们,一起谦恭地礼了拜。 玛尔基里特迅速地把穆斯林的礼拜--不需要任何媒介、牧师和途径的拜功,与教堂里的礼拜进行了比较;首要导致她加入伊斯兰的因素,就是观看穆斯林们的礼拜。然后她为自己起名为‘阿米娜·阿布杜拉’,她成为了一名号召人们加入伊斯兰的宣传者,她的丈夫也在她跟前加入了伊斯兰,她承担着伊斯兰的使命,向她家乡的人们宣传伊斯兰。 奈基瓦·艾德蒙·苏法尼是一名黎巴嫩的女青年,她是一位马尤派基督教--她与一位穆斯林青年结了婚,她非常喜爱他的品德和操守,她知道这些高尚的品德是来自于他的信仰,他遵守伊斯兰,她曾经观看他时,发现他正恭顺地站在安拉的面前礼拜,她对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直到她加入了伊斯兰。阿布杜勒率部尔·比俩尔是一位来自于美国的青年,他曾经在德国积极踊跃地参与基督教的宣传,甚至他称自己为:‘美国的布图卢斯’;的确,他遭到车祸,凭着安拉的怜悯和仁慈,他获救了,他在医院里住了整整一年,他买了一台电视机放在自己的屋里,这就是他最初接受引导的媒介。他说:“……我从电视中看见麦加以及穆斯林们在礼拜的画面,看见费沙尔国王礼拜,我曾经问自己‘这就是他的道路’。 但当时的我,对伊斯兰是一无所知,我对这些人的印象是:他们不是高傲自大的民族,因为他们为了崇拜安拉而把自己的额头放到地上;我自言自语地说:‘这是最好的崇拜形式……’。”[他说的是实话,的确,清高伟大的安拉选择了最优秀的使者,最优秀的民族,最优秀、最完美的礼拜,因此,所有的先知们(愿安拉赐福他们)都效仿他,登霄之夜他曾带着他们在远寺礼拜,同样,尔撒圣人(愿安拉赐福之)在今世最后的光阴里将会从天而降,他跟随迈赫蒂按照穆斯林的礼拜形式礼拜,履行众先知的封印的法律,直至复生日。]这位是来自于中国台湾的青年--杨炳义,他讲述了自己信仰伊斯兰的故事,故事的开始是怎样呢? 他说:“我非常喜爱穆斯林崇拜他们的养主的方式,他们集体在清真寺里礼拜,的确,我曾经观察过:他们以着所有的谦恭和顺服叩拜清高伟大的安拉--安拉,与此同时,我感觉到它是崇拜伟大安拉的最好的途径……从此以后,我开始喜爱上了伊斯兰,我从内心接受她为自己的信仰。” 德国的穆罕默德·顺迪格,谈论了一件引导他的心灵倾向于伊斯兰的事情,他说:“伊斯兰的礼拜方式使我思考伊斯兰[这种现象为我们说明了:为什么西方宣传强烈地渴望--这是对犹太教徒最大的奚落--全面地提防凸出穆斯林的礼拜,即使体现出一部分也罢!要么企图收集不适合礼拜的失落,要么收集一些流言蜚语,改变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们远离他们所看见的礼拜功他们心中发生的影响,甚至有人妄言穆斯林崇拜黑石头,或者是以一个稍微偏离伊玛目的人的礼拜形式,去突出穆斯林的礼拜,当伊玛目抬头时,他鞠躬;事情的始终归于安拉。],我曾经非常想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去礼拜,我得到的结论是:她是人类选择崇拜他们养主的、最优秀的方式,我开始以着伊斯兰的礼拜形式去完成礼拜,我当时还是一位普鲁士人(基督教的一个教派名)。” 赖特努尔说:“在清真寺里,你会看见礼拜者们之间完全平等,看不见有任何人的专位,任何一位伊玛目都可能会成为领拜者,任何场面都不会比穆斯林集体礼拜的场面更壮观了,他们毕恭毕敬地、鸦雀无声地崇拜着他们的养主。” 迪布拉·布特尔是一位来自于美国的女青年,她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寻找真理之旅,最终她归向了伊斯兰的信仰--她是在这个宇宙中独一无二的真理。她给她的父亲写信号召他加入伊斯兰,那是一封很长的、动人心弦的信,在其中充满了真理、仁慈和厚道。 她说:“我不知道你以前在电视中可否看见过穆斯林集体礼拜的场面,它确已发生在我对伊斯兰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自从许多年之前,我就在埃及看过这种场面,我看见了怎样完成这种拜功,在那一刻,忠诚于创造者、谦恭、平等,以及礼拜者们之间的兄弟之情震撼了我,我看见其中有富人和穷人、老叟和儿童、白人和黑人,他们站在统一的班次中,恭顺地崇拜清高伟大的安拉。” 图玛苏·穆罕默德·凯莱屯曾经是一位美国的基督教徒,他的天性使他放弃了基督教的信条,奔向纯正的、宽大的信仰--伊斯兰的信仰,他曾在题目为“火的考验”中叙述了自己信仰伊斯兰的故事。 他说:“当时,太阳已经开始偏西,正当我们正穿越在带着灰尘的、热热的路面上,我们听见一种抒情的、昂扬顿挫的、优美的声音,响亮在我们的四周,当我们走进树林中间的时候,我们的目光停留在一个简直让我们无法相信的、奇妙的地方,我们看见那里有一个阿拉伯的盲人,穿着洁净的白色衣服,头顶白色的头巾,他站在高处,他那使人心荡神驰的声音荡漾在天空,我们不知不觉地坐了下来,我们完全被这种奇妙的声音俘虏了,它犹如幻影一样笼罩着我们的心胸,我们并不明白他所重复的言词,但是它那使人心醉的声音确已流进了我们的耳朵,浸透了我们的心灵:‘安拉至大!安拉至大!除安拉之外,绝无真正应受崇拜的主’![ 在《宣传》杂志中刊登的奇妙的信息(1225),德国的精神病的主任医生,他习惯于让自己的病人们听宣礼词,来医治他们的病症,但是不让病人知道那是用阿拉伯语念的伊斯兰的宣礼词,当发现这个实质之后,德国的精神病医生的会长说:“穆斯林用来号召人们礼拜的宣礼词,她能给精神病人的心中注入安宁,即使他没有明白宣礼词的意义也罢!”他又说:“宣礼词能在犯精神病者、或对生活失去信心者、或者是心情沮丧者的心中播种光明。”
清高的安拉在同众先知的封印者--穆罕默德(愿安拉赐福之)交谈时说:【你应当命令你的家人礼拜,你对于拜功,也应当持之以恒,我不询问你的给养,我只供给你,善果只归于敬畏者。】[《塔哈章》第132]
有时把它与为主道奋斗联系在一起,如:清高的安拉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应当鞠躬,应当叩头,应当崇拜你们的主,应当力行善功,以便你们成功;你们应当为安拉而真实地奋斗。】[《朝觐章》第77-78节]
阿依莎(愿安拉喜悦她)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愿安拉赐福之)说:“我为三件事情而发誓:清高的安拉决不会把在伊斯兰中有福分的人和无福分的人同等对待,伊斯兰的福分有三种:礼拜、封斋和天课。”(俩大的圣训集)
如果伟大的安拉把礼拜和其他非主命的功修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就把礼拜提前于它们;的确,在善功的开始和结束都提到了礼拜,犹如你在《信士章》和《登霄章》之中所看到的那样。
观看穆斯林礼拜,是援助一位亚历山大市的犹太人加入了伊斯兰的多种因素之一,犹如他当时阐述自身所说的那样:“我曾经病入膏肓,我在病中感觉到有一位喊叫者呼吁我:宣布我对伊斯兰的信仰,当我走进清真寺的时候,我看见穆斯林们站着就象天使们的班次一样在礼拜,我听见我的内心有一种声音在呼喊着我:‘这就是列位先知们(愿安拉赐福他们)所告知的集体礼拜,’当我看见演讲员身披黑色外套走进来演讲时,在我的内心产生了害怕和恐惧的知觉,当演讲以着安拉的言词结束时,清高的安拉说:【安拉的确命人公平、行善、施济亲戚,并禁人淫乱、作恶事、霸道;他劝戒你们,以便你们记取教诲。】[ 《蜜蜂章》:第90节]开始礼拜了,我的心中感到无上的亲切,我开始加入穆斯林的班次,她就象天使们的班次[不然,实际上,她就象天使们的班次一样,安拉的使者(愿安拉赐福之)对他的众圣门弟子(愿安拉喜悦他们)说:“难道你们站班不能像众天使在他们的主那里所站的班次一样吗?他们站全第一班,然后是紧接着的班次,他们站紧班次。”《布哈里圣训集》]一样。在他们鞠躬和叩头的时候,伟大的安拉确已对他们显现,我内心感到非常的满足,因为我被造成一位穆斯林。”
我感到时刻来临了,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鼓舞着我去在一个没有任何肖像的地方参加礼拜的,直到最后我才知道它是清真寺,为了寻找它,我走了很多路,穿越了许多稻田。”
澳大利亚的建筑工程师努尔曼·瓦莱杜布伦凯特,在加入伊斯兰之后改名为艾哈默德·阿布杜拉·努尔曼,他说:“我曾在利比亚西部沙漠的世界战争期间,看见有个人用手把沙子铺平,然后恭顺地站在那里,放弃了他周围的一切,于是我问道:‘这个人在干什么?’有人对我说:‘他在礼拜。’我询问了关于他所遵循的、容易的、不需要任何途经的信仰,在这一刻,我发现了我曾经是多么地需要照亮我心灵的、使我身心舒畅的信仰,我开始学习各种信仰,最领先让我接受的是伊斯兰信仰,就这样我加入了伊斯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