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需要物质也需要信仰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民族风情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人活着需要物质也需要信仰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8-07-23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宗教和精神信仰被边缘化﹐受到生活主流的

排斥﹐多数人没有信仰﹐一部分人把宗教当作业余爱好﹐寻求一点精神

安慰﹐重视精神信仰的人只是少数人。 资讯时代科技发达﹐小小的一

款微型手机﹐有几十种神奇的功能﹐电视节目充斥了多数人的精神世界﹐

是陌生人之间最容易搭讪的共同话题。 新科技产品每天向人们提供信

息的汪洋大海﹔请问﹐其中有百分之几是教人有道德﹐讲礼貌﹐与人为

善﹐敬畏真主﹖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会对当代人们的精神状态不满意﹐电视节目和

文艺宣传是引诱世人误入歧途的主要罪魁祸首﹐许多节目扮演着魔鬼角

色。 宗教已被革命﹐被踩在脚下﹐受到歧视﹐没有发言权﹐无力反抗。

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宪法中﹐都保留了一句话“宗教信仰自由”﹐人间

的光亮只凭这样一点“一线天”﹐我们应当珍惜这一点点人权的自由﹐

争取获得更大的利益﹐帮助人们分辨是非。 人类社会不能缺少正当的

宗教。 人需要吃喝﹐这是物质部份的需要﹔人也需要信仰﹐这是精神

的需要。 所有的宗教都说“道”﹐有了道﹐才有“德”﹐没有宗教﹐

道和德全被泯灭。 伊斯兰认为﹐世上所有的宗教都来自古代先知和真

主的使者﹐因为所有的民族和人群﹐真主都曾派遣过使者﹐教化人们

生活的原则和道德的准则﹐因此﹐穆斯林尊重所有的宗教。 人类出现

在地球上有百万年的历史﹐真主派遣的使者也多达十多万﹐最后的使者

是先知穆罕默德﹐他向世人传播了最后完美的宗教 ---- 伊斯兰。
  在物质的层面上﹐伊斯兰提倡对民众和社会要有经济的保证。 伊

斯兰不是农牧业生产中出现的宗教﹐而是市场经济和物质贸易交流发达

时期的宗教﹐所以伊斯兰有完整的市场经济和金融流通的理论和法制。

为了保障人民的物质需要﹐伊斯兰经济有三大要素﹕第一﹐满足个人

和家庭的生活需要﹔第二﹐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免除少数人缺衣少食

﹐必须保证社会有充足的物质供应﹔第三﹐经济的社会化﹐促进全社会

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
  伊斯兰的经济结构有集体和个人两种经济体制﹐促使每个人﹐每个

集体﹐发展经济﹐改善生活。 在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时候﹐伊斯兰的经

济学中有“则卡特”(天课)制度﹐发挥在信仰基础上的仁慈和施舍﹐对

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给予无私援助。 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处处都有信

仰为支撑经济的精神后盾﹐一切罪过行为将受到清算和惩罚﹐例如禁止

坑蒙拐骗﹑禁止假冒伪劣﹑禁止不守契约或合同﹑禁止经营不合法的产

品﹑禁止高利贷剥削﹑禁止贪污受贿﹑禁止假公济私﹐而且则卡特﹐是

经济形式的信仰功修﹐将换取真主的报酬。
  伊斯兰的经济来自劳动生产﹐来自互通有无的经济贸易﹐其中的精

神力量是敬畏真主﹐任何行为都是为取悦于真主。 则卡特是五大功修

之一﹐是测知穆斯林资格的信仰行为﹐而所有经济活动﹐都与信仰有关﹐

人类社会的三百六十行﹐都是功修的形式﹐无贵贱之分﹐考验穆斯林对

真主的敬畏和忠诚。 以个人经济状况为例﹐劳动生产或经营生意﹐是取

之有道的合法行为﹐劳动工资或生意利润﹐用于养家糊口或发展事业扩

大再生产能力。 凡是劳动或经营﹐必有社会服务对象﹐有益于社会需要

和发展﹐正常的经营都是行善功﹐为民服务﹐期待真主恩赏丰厚的回赐。
  先知穆圣说﹕“对于每个穆斯林﹐施舍是很重要的善功。” 有弟

子问﹕“那些没有能力施舍的人﹐怎么办呢﹖” 先知穆圣说﹕“让他

用一双手去劳动﹐既能养活自己﹐又有能力施舍。” 有弟子问﹕“如

果没有机会去工作﹐那又怎么办呢﹖” 先知穆圣说﹕“那么﹐就让他

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去宽慰那些痛苦的人。” 有弟子问﹕“他也没

有能力帮助人﹐或宽慰人。 怎么办呢﹖” 先知穆圣说﹕“那么﹐可以

让他劝人行善功﹐做好事。” 有弟子问﹕“他没有能力或机会去劝人

行善功﹐做好事。 那又怎么办呢﹖” 先知穆圣说﹕“可以叫他远离邪

恶﹐无邪念﹐不做坏事。 每件善事﹐都是他能获得真主赏赐的施舍。”

《穆斯林圣训集》
  人生存在天地间﹐需要许多物质条件﹐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

生存的欲望促使他去奋斗﹐去学习﹐去工作。 这就是精神力量。 人无

远虑必有近懮﹐生存总须有个目标。 有人渴望获得学位而努力学习﹐

为了养家糊口而努力工作﹐为了挣更多的钱﹐买房子﹑买汽车﹑娶老婆

﹑培养孩子﹑发财致富。 这些也许能达到﹐也许达不到﹔达到的人﹐

有权有势﹐自我欣赏﹐又生邪念﹐如吃喝玩乐﹐行为败坏﹐大胆妄为。

目的达不到﹐精神衰微﹐生活堕落。 这是当代多数没有信仰人的生

活规律。 走在正道上﹐生命有目的﹐珍惜自己的一生﹐永不停息地奋

斗﹐只是为取悦真主。 在基本生活满足之后﹐继续努力就会有结余﹐

也可能飞黄腾达出人头地﹐丰富的物质和财富﹑权力和地位﹐连升三

级﹐但也可能受挫折﹐遭灾祸而一贫如洗。 从以上圣训可以看到﹐施

舍不在贫富﹐只要有这份诚意﹐人人可为。 不论贫富﹐精神都有无穷

的力量﹐使贫者心中充满阳光和喜悦﹐使富人行为有制约﹐端正方向

。 经营成功的人﹐日进斗金﹐家有万贯财产﹐富可敌国﹐但知道世间

一切财富都属于真主﹐精神的力量使他继续节俭﹐向贫苦人慷慨施舍

。 高官厚禄者﹐即使位至人极﹐稳坐皇帝龙椅﹐在礼拜的时候抬手先

赞颂“真主至大”﹐知道一切权威全归真主﹐精神的力量使他不张狂

而谦和﹐不敢作威作福欺压百姓。
  每个人有生有死﹐生命在今世多不过百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真主是最后的归宿。 《古兰经》﹕“他创造了死生﹐以便他考验你们

谁的作为是最优美的。 他是万能的﹐是至赦的。”(5﹕2) 认主独一

﹐是精神信仰的精华和正道﹐一生路线明确﹐对物质的获取和拥有是

一种制衡的力量﹐对于个人可以抑制私欲和激情﹐保持头脑清醒﹔对

于社会﹐是文明的基础﹐奠基于此﹐道德乃成﹐制度方立﹐建立和谐

稳定的美好社会。
  人不是活动的机器﹐不是单纯的细胞组合﹐人是有思想﹑有智慧﹑

有理想﹑有欲望的万物之灵。 每个人都不是孤立于世﹐他在获得物质

需要的同时﹐以高尚的情操对待别人。 比如国王﹑官员﹑家长﹑老师

﹑经理﹑技术劳工﹐他们手中有权或有技术﹐有资格对别人表达他们

的意志。 权力无上是极端者﹐如独裁﹑霸道﹑野蛮﹐而有精神信仰的

人﹐对人和气﹑宽容﹑慈祥。 有正道信仰﹐把握住精神的主干﹐不偏

激﹑不自私﹑不惟我独尊﹐因为上有对造物主的敬畏和服从﹐下有对

公道和人性的顾忌和爱心。 当今许多国家﹐以唯利是图和贪图享乐为

社会主流﹐没有正信﹐无道缺德﹐这是人类文明的悲哀和倒退﹐世道

乌烟瘴气。 精神信仰应当是社会运动的主轴﹐动力之源﹐有真心﹐有

诚意﹐有仁慈﹐天下光辉灿烂﹐人间就是天堂。
  《古兰经》说﹕“真主是信道的人的保佑者﹐使他们从重重的黑

暗走入光明﹔不信道的人的保佑者是恶魔﹐使他们从光明走入重重黑

暗。”(2﹕257) 伊斯兰社会﹐遵循主道﹐崇尚道德﹐高山仰止﹐景行

行止﹔万众认主独一﹐人心有所归依。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