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潇洒走世界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科技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一卡潇洒走世界

来源:华夏时报 时间:2008-08-05 点击: 我来说两句

  让我们追溯到20年前,当时,如果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所有开销的唯一支付方式是将手中的外币兑换成“外汇券”;而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到内地消费则需兑换“侨汇券”。伴随着这两种“特殊人民币”的逐步“消亡”,中国的银行、消费者和商户也逐渐认识了“Visa”这个被全球广泛受理的支付品牌及其标识。

  5年前,尽管中国人的钱包中已经塞满了各式各样的卡片,但要想出国旅行或公干,必须到银行的外币兑换窗口排大队以便兑换到限定额度的各国货币。如今,中国人只需带上一张Visa国际卡(单币或Visa双币卡)便可以轻松走世界了。可以说,双币卡的诞生催化了广大中国消费者支付模式的改变,特别是真正意义上的信用消费模式的形成。而那些曾经的一切繁琐则化成抹不去的记忆。

  2003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5.10,0.05,0.99%,吧)推出首张Visa双币种电子借记卡,这是为方便越来越多的中国持卡人出国消费旅行而推出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支付产品,从而大大地满足了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得到广大持卡人和银行的欢迎。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将中国更迅速地融入世界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国对世界各国在商业、贸易和旅游业方面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同时,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大潮更是以排山倒海之势迅猛发展。Visa抓住良机,致力于与中国的旅游机构和中国的金融机构共同合作,为日益激增的出入境游客提供轻松、安全的支付服务。走向世界的中国人,越来越熟悉“Visa”这个被世界广泛受理的符号。

  在“世界旅游奖”评选活动中,Visa一直被评为“全球首选信用卡”。而在“胡润中国富豪调查”中,Visa 是“最受欢迎的信用卡品牌”。

  几年前,中国人不敢一卡走世界,每次出国前总是为钱包里装多少美元花不少脑筋。是Visa这个全球性支付清算组织的系统和网络,把纽约、巴黎、东京、北京联系起来,把人民币、美元、欧元的兑换在看不见的后台完成。今天,你只要揣一张带有Visa标识的任何一家中国的商业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口袋中装上几十美元应应急,你就可以满世界潇洒走一回。

  Visa与奥运

  奥运年催生奥运信用卡

  2008年对广大中国人而言是不寻常的一年,对Visa来说,同样也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不仅因为Visa在经历了30多年的会员制的非营利经营模式之后,终于在2008年来了个华丽转身,成功上市成为一家全球最大的电子支付公司,还因为奥运会也在这一年来到了中国——它载着全世界人民的同一个梦想,来到我们13亿中国人的身边。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也让中国的银行卡市场掀起了阵阵涟漪,给广大中国消费者和持卡人带来了惊喜。一时间,国内各家银行争相推出了各式各样别具一格的以奥运和运动为主题的信用卡产品,给广大对奥运会充满热情和盼望的中国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参与奥运、支持奥运的机会。中国持卡人在享受到奥运卡带给他们的方便、安全的支付体验的同时,更得以分享奥运会的“精神盛宴”——那就是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公平、竞技、尊重、包容的人文精神,以及体育运动带给世界人民的凝聚力和运动员顽强拼搏的感动。而在中国持卡人与世界之间架起这座“奥运桥梁”的正是Visa。

  从1986年起Visa就开始赞助奥运会,成为奥运会的全球合作伙伴和TOP赞助商。Visa是过去11届奥运会的官方支付服务供应商和历届奥运会奥运场馆内消费支付以及与奥运会相关的所有官方交易支付的惟一指定支付卡。Visa的奥运会赞助商资格将延续至2012年,其中正好包括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值得一提的是,Visa的奥运TOP赞助权益是可以传递给其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客户的。因此,中国的商业银行得以纷纷借助自Visa传递的奥运会赞助权益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推出丰富多彩的以奥运为主题的Visa信用卡产品。例如,中国银行(3.99,0.01,0.25%,吧)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联合推出了奥运主题的“国航知音中银Visa奥运信用卡”;招商银行(24.60,0.34,1.40%,吧)推出了“2008,和世界一家”Visa奥运信用卡;交通银行(8.10,0.09,1.12%,吧)推出“刘翔”Visa信用卡;建设银行(5.92,0.03,0.51%,吧)推出了“姚明”Visa信用卡和以“古希腊人头像”为卡面设计的Visa奥运白金信用卡;其他银行包括民生、广发、浦发、光大和中信银行(5.57,0.09,1.64%,吧)也都相继推出了众多有特色的奥运主题卡,受到了广大中国消费者、持卡人和体育爱好者的欢迎。

  Visa与创新

  持续创新引领新纪元

  追溯电子支付应用的历史,1887年,“信用卡”一词首次出现在爱德华·贝拉米的小说《回顾》中。1914年,由美国的Western Union向其顾客发行了首张签账卡,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一些商户,以加油站为主,开始发行各自的闭环赊账卡。30年代末期,一些大的商户开始互相接受对方发行的卡,为50年代首张签账卡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最早的信用卡虽然提供信用额度,但不提供分期还款功能,需要在还款日前全额还付所消费的数额,因此称为Charge Card,签账卡)。1951年,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向其借贷者发行了具有提前消费功能的卡片,该卡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银行信用卡。

  今天,Visa运营着全球最大的零售电子支付网络,也是世界上最受消费者认可的品牌之一。Visa在全球拥有15亿Visa持卡人、2900万个特约商户、超过100万台ATM自动取款机分布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金融机构、商户、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机构之间实现价值转移和信息传递,以满足全球商业活动的需求。

  一张小小的塑料卡片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演变与发展之后,今天人们又惊喜地看到新的电子支付应用正朝我们走来,而且,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作为全球电子支付产业的领导者,Visa致力于在支付应用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希望借助现代科技和通讯手段,让更多地区、更多的人通过使用各种设备,随时随地享受电子支付的便利。今天,Visa已经在全球范围开始推广其最新的创新成果,包括基于国际安全标准EMV技术的Visa 芯片卡 、Visa payWave(非接触式)应用 、Visa移动支付和服务以及Visa汇款。2008年5月,Visa在中国与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百盛集团共同推出了国内首张Visa非接触式“牡丹-百盛”联名信用卡。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电子支付应用正在走向国际,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今天,Visa进入中国已有15年。15年间,中国的电子支付产业从无到有,并与世界看齐。银行卡从少数人身份象征的专属品变为寻常百姓的支付工具。在中国这个高速成长行业的快速进步中,我们始终看到Visa结伴而行的足迹。与中国所有的朝阳产业一样,电子支付行业具有同样深刻的成长规律:唯有开放的竞争,才能带来持续的创新。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