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们应当祈祷真主,不要祈祷任何物。(72:18)
你们当谨守拜功。拜功对于信士,确是定时的义务。(4:103)
拜功的意义
伊斯兰教在信仰上是严格的真主独一论。真主创造宇宙万物,宇宙万物都要崇拜真主。真主接受所有被造物的崇拜,所有被造物都不能接受崇拜。包括临近真主的天使和真主派遣的使者和钦差穆罕默德在内。伊斯兰教的使者穆罕穆德,不拜任何人、任何被造物,而任何人也不许拜他;他只是真主在人间的“报喜者和警告者”(35:24);他教人只崇拜真主。只要是有正信、有理智、有分辨能力的穆斯林都应当遵守拜功的条件虔谨礼拜,在拜功中都可以同真主对话。从每天的五时拜到封斋、朝觐,不论是国王或庶民百姓,不论贫富贵贱,不分民族、国界,不分种族、肤色,大家都站在一起,都用同一种语言,都念同一本经典,用同一种形式、同一种仪式赞颂真主,这是伊斯兰教体现信仰最简单、最直接、最具体的方式,它体现着伊斯兰教的信仰特征,也是伊斯兰教凝聚力之原因所在。因为它可以使穆斯林感到自己是兄弟社会的平等成员,尽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的不公正、不平等,但至少在这些最贵重的宗教功修上,大家都是平等的,无任何特殊可言。
有拜功才有清真寺,无拜功就没有清真寺。礼拜(a1-Salāt),亦称拜功,阿语“索俩特”的意译,意思是叩拜、祈祷、赞颂、祝福。《古兰经》中关于拜功降示最早的一节经文是:“他纪念他的主的尊名,而谨守拜功。” (87:15)之后连续降示礼拜的规定,先是宵礼、晨礼,后又规定晌礼、昏礼,其后逐步形成整套的拜制和礼仪。
礼拜始于五大圣人,而集成于至圣穆罕默德。据传晨礼始于阿丹,晌礼始于易卜拉欣,晡礼始于优努斯,昏礼始于尔撒,宵礼始于穆萨。以前众圣礼拜无定数,多至一昼夜50次主命拜。穆圣在麦加传教期间的礼拜,亦无定制。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穆圣“升霄”时,真主命他晓谕穆斯林依照以前众圣人之例仍日礼50次主命拜,经穆圣再三恳求,真主为穆斯林减免拜数,定制每日礼五次主命拜。当时天使呐喊道:“穆罕默德啊!真主的话再不能变更,你礼五番拜能获得五十番拜的效益”。当天午后吉卜利勒天使奉主命为穆圣作伊玛目,在天房前礼了五番拜作为示范,第一番礼的晌礼,最后一番是晨礼,穆圣如实地传授给他的教民。据艾卜·买斯欧德传述,穆圣“升霄”后的第二天,他用手计算五番拜数,并说:“真主就是这样命令我的”。另据艾卜·盖塔代的传述,真主对穆圣说:“我给你的教民规定五番拜为主命,我亲自结了约会,谁按时谨守五番拜,我教谁进乐园,谁不奉命谨守五番拜,我和他便无这种约会。”真主又说:“每一个礼拜者并不都是在礼拜。我只接受因为我的伟大而谦恭者的礼拜;抑制私欲而不违背禁令者的礼拜……”所以,在穆圣迁徙麦地那的第二年(623),正式定制:凡智力健全、身体健康、已成年的穆斯林,必须虔诚履行拜功。而穆斯林的操守是:“饭能舍,觉能缺,五番拜功不能撇。”因为,正如一位哲人所言:“如同身体的运动是生命的标志一样,顺主的举动是认识的标志。”
本章开始已经说到,拜功是真主与他的仆人之间沟通的最佳形式,是教门的支柱,它容念、礼、课、斋、朝五功于一体,涵信真主、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后世、信前定六大信仰于全过程,是穆民最尊贵、最重要的一门功修,是有正信的穆民和伪信者之分水岭、试金石。因此,穆圣谆谆告诫我们:“拜功是伊斯兰教之支柱。谁厉行拜功,谁就立起了教门,谁放弃拜功,谁就坍塌了教门。”因为拜内念《古兰经》和作证词就是“念功”;立站、鞠躬、叩跪就是“礼功”;礼拜所需要的水费和衣、物、拜毯等一切费用亦属“课功”;拜内戒绝食饮亦为“斋功”;面朝天房为“朝功”。通过拜功我们崇拜真主、感谢真主造化养育之恩,表达对真主至诚的信仰,恭诵《古兰经》,“一切赞颂,全归真主。”人类代表众世界的一切物(一切动物、植物、矿物),崇拜养育众世界的主。穆斯林在拜中诵念:普慈所有被造物的主,特慈于信士的主,执掌报应日的主。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求你引导我们上正路,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谴怒者的路——不要使我们步犹太人的后尘,也不是迷误者的路——求主也使我们远离基督教徒的道路。这一切和在拜中的祈求词、赞圣词和出拜的“色俩目”1等等,无一不充分体现着对六大信仰的无限忠诚。
西寺历任教长都注重对坊民进行拜功知识的教育,特别是虎嵩山阿訇《拜功之理》的著作,集前辈学者之精华,通俗透彻地宣讲了拜功的伟大宗教意义和精邃的伊斯兰哲学理念。他谆谆告诫坊民:“敬畏”乃拜功之理。礼拜时身、首、口、眼、耳、鼻、手、腿、脚各个肢体、部位皆有一定的规矩和动作,形成了简朴而又严密,庄重严肃而又轻灵有序,意形结合、内外结合、动静结合、身心共同表白的拜式形态,集中体现着伊斯兰哲学的信仰核心。
比如:面朝天房即喻示着决心从追求主外之事物上回头,唯倾向于真主之阙下,以求亲近真主,远避邪恶,取主之喜悦。
举意与大赞抬双手之哲理为: 以祈求真主之诚意,贯注于赞主之尊名,同时斩断其与主外事物之因缘,愿双手从贪婪今后两世上撇开,一心向主。而我们心中凡所祈求、喜好、尊崇与敬重,皆唯以真主为最崇隆、最伟大之目标;而真主无求于世人的礼拜,恰恰是人类为了感谢真主的宏恩而坚持每日五时的拜功,况且这种拜功人类自认为犹未能尽报主宏恩之万一。
拜中之立站、鞠躬、叩头、跪坐为近主之四个阶梯。人以此四梯过渡本身之四性,方能达到近主之目的。人的四性是火、气、水、土之四行,四行又变为人体之人形及鸟、兽,草、木,矿、土等四性,而此四性各有其特质,即人形属火,火性傲,故人多骄。以拜中之立站,脱去人类火性骄傲之幔帐,恭顺的站立,仆态之谦卑,操手于腹,顺从于主,使人由全副骄态折本中得其超脱;同时,拜中立站,又有顶天立地,代主挺然立极的象征。鸟兽属气,气性浊,故鸟兽暗浊,只知食色。鞠躬屈首悬身,有鸟兽平脊卑顺之象。拜中之鞠躬,可脱去鸟兽气性暗浊之幔帐,超越食色嗜欲之大海。草木属水,水性滋,故草木吸收力强。拜中叩头,可脱去草木沉溺之幔帐。同时,叩头伏首偃身,有草木装扮大地初萌的象征。草木不能免于荣枯,叩头象草木,蕴义去掉荣枯而超越生死的关口。矿土属土,土性惰,故矿土坠落。以拜中跪坐脱去土质下坠之幔帐。同时,端坐沉静,极象人未出生之时的那种无所作为之本体,这种取象于无为之本体的意义,是为了使人意念常常清静,而回归在无始的真主上。
所以说,礼拜之程序动作,从立站象征人形,鞠躬象征鸟兽状,背向兰天,叩跪象征植物、矿物状态,是一个不断从折本中得到超脱,使人类从形体状态进入道德状态,进而升华至精神状态的一个不断进化改善的过程。并同时不断得到高尚、谦恭、负重、坚忍、敬畏之品德,完成其亲奔真主之使命,实现复命归真。同时也说明真主造化天地万物各有其形,各有其性,各有其用。故而穆圣曾说:“礼拜为穆民之登霄,拜主犹如见主。你虽然看不见真主,但是真主在观察着你。当你最亲近真主之时,是为叩头之际。因为,你只要为真主叩一个头,真主必给你提高一个品级,给你勾抹一个错误。”所以,拜中叩头为穆民敬畏真主最具体之表现。而在拜中敬畏之人方得脱离。真主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应当鞠躬,应当叩头,应当崇拜你们的主,应当力行善功,以便你们成功。”(22:77)我们每日五时至少礼主命拜和圣行拜40拜,鞠躬40次,叩头80次,跪坐21次,大赞222次,是因为敬畏真主,是为了求得成功。“真主确是同敬畏者和行善者在一起的。”(16:128)“他们在拜中是恭顺的,他们是远离谬论的。”(23:2-3)
我国清初的伊斯兰学者刘智在他的名著《天方典礼择要解·五功篇》中对拜功的意义和作用作了精辟的阐释,他说:“圣人日:‘礼拜,乃涤罪之泉,行教之柱,近主之阶也’。”他解释道:“礼拜,则尘情尽却,生人之本性见矣。本性见而天运不息之机与一切幽明兼备之理,莫不于拜、跪、起、止间见之矣。礼拜,则物我皆忘,身心之私妄泯矣。私妄泯,而忠孝廉节之事,与一切尽己尽物之功,莫不于恭敬对越时尽之矣。夫一礼拜,而其义蕴包举之广大如此,其事顾不重哉?故礼拜为吾民日用功夫之本也。”
除了拜功的宗教意义、哲学意义之外,从生理卫生和健康的角度来说,其积极意义和科学的作用是其他活动不便代替的。
真主定制定时的五番拜功,对礼拜者身体健康的好处,礼拜者自身不言而喻是深有体会的。但是它的奥妙、幽玄、显迹,礼拜者是可以通过自己悟性的高低和理解程度的深浅,自己理会而不便言传,这在有些方面确实是妙难尽述,而在一些方面实在是说不清楚。对于不礼拜的人更是无从体会、理解和学习这门学问的。但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就目前的认识水平,基本上是能说清一些问题的。就是说,拜功的养生保健功用,首先是真主的特慈,同时有充分的科学根据。笔者从《中国穆斯林》1989年第5期上读到武宝林《拜功体用刍议》之文章,感到很能说明一些问题,现将主要论点按笔者的行文需要摘录如下,顺便加进一些自己的认识,并向其作者致谢。摘错之处,敬请见谅,并指正。
(一)举意,是意志、意识、思维、情绪等高级神经活动。虔诚举意礼拜,摒除杂念,思想集中,导引大脑入静,有利于经络通畅和气血运化,有利于肌体功能的调整和修复。在入静状态下,大脑皮层处于主动性抑制状态,脑电波频率减少,幅度增加,大脑各区域波形趋向同步,加强了有序化程度。久之可以达到象少儿的脑电波,复返到孩提时期的某些特点,如无私欲、诚实、质朴、直率等。因此说拜中的静默,宛如现代医学所谓的松弛疗法,是对精神的一种颐养,可使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和心跳频率减低,血脂下降,使神经系统臻于稳定与完善。这些都有助于人体健康状况的改善。因此《古兰经》劝勉人们: “他们信道,他们的心境因记忆真主而安静,真的,一切心境因记忆真主而安静。”(13:28)
拜功中的举意,都阿宜,包括意识、意念活动,对于手的生物电磁影响十分显著。十指和掌心可发出生物电磁、静电信号、电磁波,远红外线等。输入人体可改变脑电波频率、皮肤电阻和温度、血压,并影响人体磁场,使电子排列有序化,改变细胞分子结构,提高肌体免疫力。常见谨守拜功长者,无论冬夏时节,手足和面容温暖、红润而有光泽,精神矍铄,就是这个道理。
(二)拜中念诵可配合鼻腔调整呼吸,使呼吸达到自然、深长、匀细,富有节奏。随着所念经文的长短句节,鼻口呼吸活动也要相应地吸长呼短,或是呼长吸短,而且要不断地自然转换。此种呼吸法即所谓“丹田呼吸”,是高层次的气功呼吸法。在中、末坐时,目、鼻、口专注于胸内的膻中穴(即中丹田),虔心敬意念诵赞词和都阿,这在身心松静的状态下,可感到似乎不是口中低念,而是心内默念,即是达到“丹田呼吸”的境界。
呼吸活动的吸长呼短,或者呼长吸短,使心脏每分钟输血量随之增加或减少。吸气中枢兴奋增强时,可扩散至交感神经中枢,呼气中枢兴奋时,可扩散至副交感神经中枢。念诵使舌肉活动,配合鼻腔轻缓而有节律地锻炼了呼吸中枢,可降低心率,从而降低血压。并能调整平衡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减低能量代谢率,降低肌体耗氧量,有助于积聚精力,培养体力。
念诵中发出的高、低声音频率和庄重悠雅的韵律,波及五官、胸腹、臂肩等,进而影响全身,刺激兴奋各部神经中枢,促进加强功能。
穆民称念诵为“舌肉的功课”。口舌活动能刺激口腔之内的金津、玉液等有关穴位及其经络,从而不断分泌唾液,滋润口腔、咽喉,荣养五内。
(三)拜功能够做到内外结合、动静结合、上下相随而有节奏地运动周身重要关节,如颈、肩、胸、肋、腹、背、脊、腰、胯、肘、腕、指、膝、踝、趾等,调动和加强体内经脉功能,濡养五内。手、臂、足、腿的开合动作,从上下前后,导引抻拔活动胸、腹、背、脊、腰、胯等部。通过动静开合等协调动作,由外而内运动了肌体内的任、督、冲、带四脉,加强了周身经脉功能。腰部活动有明目固肾之作用,眼目的活动对于手、足各经脉、上丹田部及所有的阴、阳经脉都有好处。
拜功强调右足大趾始终向西方,并要不离地面。而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第一关节处的大敦穴,向上经过内踝,交出于足太阴脾经之后,经腿内侧达小腹,上注肝脏联络胆腑,其支脉向上流注于肺,并分布胁肋,沿喉后入鼻咽,连接眼球之后,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颠顶。右足大趾在中、末坐时变曲点地,承受着右半身压力,在身心松静状态下加强刺激了足厥阴肝经及其系列穴位,有利于防治肝、胆、脾、肺以及脑系统疾患。而左足横垫臀下,承受左半身压力,加强刺激了足少阴肾经及其系列穴位。该经起于足心涌泉穴,上行腿内侧,通向脊柱长强穴,交会督脉,注入肾脏,联络膀胱。由肾及肝,进入肺中,上达喉至舌根。其肺部支脉则联络心脏,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交接,主管肾、膀胱、肝、肺、心等系统功能。
(四)日礼五时拜功,又是人体受益的最佳时刻。晨礼利于肠胃(与脾肺相表里),此时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氧离子,对呼吸及循环系统有兴奋作用;晌礼利于小肠和膀胱(与心肾相表里);晡、昏礼利于肾和心包;宵礼利于三焦。同时拜朝西方,利于肺金,而肺主一身之气,对于各部器官和周身具有调整作用。而且,在时光流逝的每一个转换时刻,黎明、正午过去、日西斜、日落、入夜等,每日的五次礼拜,可以唤起人们对时间一去不再来的紧迫感,促使人们认识时间的价值,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抓紧完成主命的功课,实现代治的任务。
众礼、聚礼、会礼受益更大。因为人体具有生物电、磁功能,在众礼、聚礼、会礼的时刻和场所,众多的人们一个意志,一个思想,统一的行动和仪式,肃穆静谧的环境,形成较强能量的生物电、磁场,其幅射作用于人体,有利于身心健康。故而无论清真寺内或是家里,也不论单礼、众礼,只要坚持经常在一定的地点礼拜,该处即有可能形成一定能量的生物电、磁场,这对于个人和周围人的身心健康都有裨益。
(五)拜前之大小净,不仅可使全身洁净,清心涤虑,振奋精神,而且可以保持肌肉弹性,软化血管,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化呼吸,改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预防和治疗肢体和脏器的多种疾患。据测定:5分钟的沐浴约有一半的细菌被水冲掉,10分钟的沐浴可洗掉三分之二的细菌。大小便部位残留的污迹及汗腺分泌物是细菌孳生的温床,而小净之净下2使穆民男女在抵抗和预防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方面真可谓得天独厚。因为不断用温水冲洗会阴及肛门周围,并通过频频按摩,可促进这些部位的血液循环,对痔疮及某些皮肤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俗语云十男九痔,而常守拜功之男女,每日至少小净三四次,90%以上无痔疮之苦,性病发病率也极低。
综上所述,拜功的获益是很大的。
下面我们学习几段圣训,结束本节的阐述。
穆圣说:“真主给我晓谕:上界的天使讨论哪一种功课可以升高品级,哪一种功课可以赦免罪过时说,一个人作完小净(而且作得很周到)奔向礼拜寺时,每抬一步,真主就升高他一个品级,每落一脚,真主就勾销他一件罪过;一番拜之后等待另一番,其间就象礼拜。五番之间,主麻之间,尔德之间,均可借拜功之光消除其间罪恶(除过大逆不道),蒙受真主的赦免,犹如他的母亲生下他来一样纯洁。”
穆圣又说:“真主许可人作的善功,再没有比礼拜更高贵的了;一个人只要是在拜内,慈善便分散在他的头顶。穆民敬奉真主的功德,等于由真主发出的《古兰经》。”
穆圣还说:“当人们礼拜时,天使们都为他们作都阿宜:‘哎,主啊!你饶恕他们吧,你慈悯他们吧……’。”
穆圣总结礼拜有十种裨益:一、仪表文雅;二、心地光明;三、身体获得休息;四、使坟坑中有慰藉;五、可望慈悯降临;六、是开天堂门的钥匙;七、是天平上善功的重量;八、博得真主喜悦;九、是乐园的价值;十、是火狱的屏障。
相反,撇弃拜功的罪过是很大的。穆圣一再强调说:“在信士和举伴主与叛教中间的区别,便是撇弃拜功。”
穆圣又说:“谁轻视礼拜和聚众礼拜,真主以十二样灾祸惩罚他。这十二样灾祸在今世三样,临终时三样,在坟墓里三样,后世三样。
今世的三样是:1、在撇拜者的工作和生活方面,真主不给他吉庆和慈惠;2、他的脸上没有清洁的光辉;3、众信士愤恨他。
临终时的三样是:1、他极度口渴;2、取命时有极其痛苦的感觉;3、他的伊玛尼有失去的危险。
坟墓里的三样是:1、孟克尔与乃克尔3两位天使拷问严厉;2、坟墓里黑暗的厉害;3、坟墓里狭窄,甚至将肋子骨挤成一把。
后世里的三样是:1、清算严厉;2、真主恼怒;3、火刑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