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历在中国的起伏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热稿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伊历在中国的起伏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8-09-01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斋戒是伊斯兰最为重要的主命功课之一。如穆斯林一日五次礼拜一样,它的主命性质是和特定的时间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确定斋戒功课的入出时间也是主命。主命未至,不可率性而为提前封斋,主命终止,更不可随意延宕,不论什么原因故意提前或延后都是公开违抗主命,实属大罪。

      天文常识,历法知识是一般阿訇伊玛姆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穆斯林先民迁徙来中国于此从未疏忽,并曾使回历(伊历)一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参照和实用历法之一。至西洋历借基督教传教士之手传入中国,几经挤兑伊历始退出官方定历的历史,但穆斯林学者大师,为穆斯林群众日常需要并未停止有关探讨,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详细的指导。通过下面罗列的一些史料,我们从中不难看出穆斯林先民们在天文学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辉煌,以及最后失利的内部因素,我们应以史为鉴反思当下中国穆斯林所面临的各行其是不谋统一进取的困境及立足中国却不能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有效资源的现实。

       据史料记载,宋太祖建隆二年(九六一年)五月,西域回人马依泽 入宋,公精历学,应召修天文,越二年,书成,由王处纳(司天少监)上之。诏曰:“可”。授公钦天监正,袭候爵。

     这是回历进入中国官方司天机构的最早记载,随后在元、明两朝除中国穆斯林在司天监自己培养的专业人才外,仍从西域引进穆斯林天文大师来华参事。据伯希和《蒙古与教庭》载:“通西域诸部语,工星历,医药”的叙利亚人爱薛于贵由汗元年(1246年)来华,并于世祖中统四年(1263年)命爱薛掌西域星历,医药二司事。(元史•爱薛传)

       蒙哥汗末年,波斯天算学家札马鲁丁等,应宗王忽必烈之召来华,至元四年(1267年)札马鲁丁选进《万年历》。世祖稍颁行之。又造西域仪象七种(元史•历志)。

      至元八年(1271年)七月,元上都回回司天台建立,札马鲁丁被任命为提点。是年元政府规定《回回历》为急递铺兵必备之物。(元史•兵声四)

      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五月,升回回司天台秩正四品。(《元史•仁宗纪一》)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明政府下令征用古元天算家。回回司天监的黑的儿、阿都刺、司天监丞迭里月实等十四人,至京供职。(《明史•记事本末》)

      十二月壬申,设司天监及回回司天监。《明史•历志》

       二年(1369年)四月,明政府再次下令征用故元天算人才。回回司天台官郑阿里等十一人至京(《明史•纪事本末》)。

     随后一批直接来自阿拉伯的回回天算家得到政府安置。可考者有四支,明代穆斯林学者王岱舆先祖即其中一支。

     1370年改回回司天监为饮天监。

     1374年命令组织人才翻译阿拉伯语天文著作。

     1383年《天文书》译出。

      ••••••

     1450年,监官所推月食失验。(明史•历志)

     1489年(考宗弘冶二年)十月,钦天监监正吴昊上疏指摘本监算历观候及回回天文生,阴阳人等怠玩,不遵礼法。(《孝宗宗录》)

     ••••••

     1605年,利玛窦致函传教士有关负责人,请求立即增派精通天文学的教士入明,且再三强调说:此事对于中国的传教非常重要。《利玛窦书信集》

     1611年,五官正周子愚上疏,请仿洪武朝用回回天算人才例子,延聘精通历法的欧洲传教士庞迪武,熊三拔等开局修历。(《神宗实录》卷四百八十三)

     1629年,明季修历工作在天主教徒徐光启主持下,全面展开,精通历法的教士为历局骨士。(《除光启集》)

    1637年,欲行新法,遭阻。《明史•历志》

    1644年5月,清兵占领北京,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上疏,提及他曾奉前朝故帝,修订历法一事。(黄伯禄《正教奉褒》)

      7月,汤若望上奏,指责大统,回回所用节气止泥一方,且北直之节气春分,秋分前后俱差一,二日等。(《世祖实录》卷6)

      11月,汤若望奉旨掌钦无监印信:“所历该监官员,嗣后一切进历,占候,选择等项,悉听掌印官举行。”(《世祖实录》卷十一)

     1699年,(康熙八年),授天主教徒南怀仁为钦天监副,下令停八年闰十二月,改九年闰二月,自此,大统、回回两法俱废,专用西洋新法。(《清史稿•时宪法》)

       至此,《回历》在进入中国官方司天机构707年之后退出了官方选用历法的历史舞台。《回历》由最初的“推测天象至为精密”到后来被指“薄海内外尽知纰漏”,其间不知发生了多少曲折故事。元代和明朝前期回回天文大家云集,回历与大统历参用并优越于大统历,及至回回天文生怠玩,不遵礼法,到后来出现预报不准的情况发生,被天主教士抓住机会,最终又被排挤出局,其中教训不谓不深:非《回历》不准,实乃人不精所致。

     虽然《回历》已不为官方所选用,但因与中国穆斯林宗教生活至为关切,因此历代中国穆斯林学者非常重视,有许多专著和论文专题研究和讨论这一问题。重要的著作有:先贤马复初著《天文历源》,《寰宇述要》;马自诚著《天文月首万年历真本》;马希真著《新月集证》;马以愚著《回回历》;黄明之著《伊斯兰历法详解》;马坚先生著《回历纲要》;刘桢阿訇著《回历述要》;王乃文大阿訇著《论月》;穆萨•曼速尔阿訇著《新月与三种历法》。

     以上所列穆斯林学者们的专著各有特点,因出版年限关系,一般阿訇不易访求,现通行《回历述要》(刘桢著),《新月与三种历法》(穆萨曼速尔著)两部著作。《回历述要》一书平铺直叙,较为容易理解,而《新月与三种历法》一书则显得更为实用和确切,不但详细阐明了“历法的概念”与各种历法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依据经训和当代教法学家对寻月问题的原则协定,对“法定寻月之日的把握”、“新月可见性分析”、“天文学家的判定准则”、“斋月月首日之确定”等重要问题都作出了详细可靠的分析。书中还针对中国穆斯林现实生活中有关寻月见月而引起的纠纷问题多有精辟析解,是一部中国阿訇伊玛目们应人手一本的专著。细心品读,可助有心人消除诸多歧见,促一方穆斯林趋于统一。
四、应重视和注意的几个问题

      斋月本来是被穆斯林视为最吉庆的月份,安拉在此月降示天经判明正误,导人于至正之道。中国穆斯林往往因为入斋时间不统一各言已是,互相攻讦热衷纷争尽失斋戒之精神。笔者从教多年,深感统一之必要,又切知统一之不易。先贤刘介廉,马复初,陈克礼曾经目睹中国穆斯林的这些社会现象,并且都有感而发。

       刘公说:“愚按:诸大礼法经,及天文经中,言见月一条,谨为斋月与朝觐月设也。若其余月,为副功斋者,则以见月可也,以月朔可也。经书中于别月为副功斋,不设见月条例可知亦。学者不明乎此,而于别月皆以见月为定,如勒哲卜(伊历七月)、舍而邦(伊历八月)以前诸月,适值月初阴云掩蔽,数日不得见月,学者胶滞,不尽前而尽后,往后推去,迄至斋月,竟有初五六日薄西山入斋、初五六日开斋者,岂有月于初四五日而始见光者乎?因副功而误主制,谬矣!昔有野人问月朔于圣人,以定入斋,朝觐之候,圣人告以月朔之法,至今野人用之,较测算之月,不差一日。夫野人无知无识,其入斋开斋,不差一日,学者依经据典,反容差三四日乎!何学者不若野人之甚耶?《天方典礼•斋戒篇》

       复初公说:但我学人不知天方历法,各执已见,每月斋期,纷纷乱言,更有悖经典而守愚俗,昧圣谕而执祖风者,起斋开斋,定于初三日,大非礼也。••••••或曰:上古先师之遗风,岂可妄改?曰上古遗风不可改,而先圣先贤之遗经可昧乎?再者,古辈先师之言行,或依经据典,或私心拟议。若私心拟议,断不可以为法,若依经据典,则古人虽亡,而经典现在。不问经典而以讹传之说,遇迷之甚矣。(《天方历源》卷一)

     陈克礼阿訇针对此说道:我国各地对月的问题,每年纠纷很大,大家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应有正确的态度。(1)不要各怀私见,认死理,自以为是,“我老初三”,“我老初四”,“我遵经派”,各行其是,互相攻击。(2)虚心认真,把天经圣训中有关月论的部分,伊斯兰教的阴阳历,中国的阴阳历,及与月论有关的天文学常识,都彻底地研究清楚,比较异同,精确计算,得出统一的结论。只有这样才是真心为教门,才真正的实行了天圣经训。否则,任何的吵架,漫骂,各说各有理,都不是穆圣的继承者应有的作风。希望真正的教门的阿衡乡老明白此事。(马龙校勘版陈克礼译《圣训经》P:139)

       看来问题已存在了几百年,时至今日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有更加复杂的趋势,原因可能很多,但我想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阿訇们是不能忽视的。

       首先是认识问题。阿訇们必须认识到斋戒定制为主命,确定入斋开斋事关主命,不可不慎。斋戒功课的成坏一坊阿訇负有很大的责任,是在后世要面临真主审问的事情,因此,阿訇们必须要有很强烈的主命意识,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位替主言法,替圣传道的教长。一坊信士交由你率领,何时看月、如何看月是和当地的具体情况相关的,不可为其它人为因素所左右,要有独立承担责任的宗教精神。在没有望月之前应避免和拒绝任何先入为主思想的干扰,拒绝政府或协会指定入开斋的时间,更要避免乡佬协迫入斋或开斋。

      一个地区的阿訇们应该有穆斯林社会集体意识,以教律统一看月时间,见月入斋,不见月足此月30日,若有穆斯林报月,商定领月条件,统一领月或者不领月,这样一个地区穆斯林入开斋自然统一。即使有人领月,有人不领月,举行开斋节至多也就是相差一日,而不会出现一地开三四次斋的丑闻了。

      领月以中国时区内报月为参考较为容易统一。身为阿訇教长必须明白,确定一地是否出现新月,或者是否让你见到新月的是真主,新月不显是主命斋戒时刻未到,服从主命是敬畏的一种表现,不可以已度天,以私意废教律,阿訇们只能商定望月时刻不可未望月便集体商定入斋时间,若此,比普通人更愚不可及。

      其次,知识欠缺,若说主命意识不强是认识问题,知识欠缺则是能力问题了。身为教长阿訇,必须具备相关知识,明经训通教法,识天文,具备这三种知识,一般不至于犯一些低级错误。有人朔前在晨礼前向东望月,错认残月为新月;有人不明新月所指,至初四初五见月而误为新月。若不具备教法和一般天文知识,或者识而不精,首先要加强自身学习不可荒废自己误了教门。其次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妄下断语,应听从接受本地区阿訇界饱学之士的意见,避免宗派意识,舍近求远,听从他人遥控指挥。当地的伊玛姆应对当地穆斯林大众负责这是最基本的教门要求。

      最后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心月”。望月,报月以经训为宗,以事实为据;“心月”以私意为依,以派别为靠。具体表现为:风俗月,分老初一 ,老初二,或老初三;宗派月,只认门派,不认事实,分为赛莱非月,盖底目月,伊赫瓦尼月,门宦月,老人家月等等不一而足;宗主月,宗沙特,宗伊朗,宗埃及,宗巴基斯坦,只要曾爱惠于彼地,便认彼地月为吾月。熟不知我们生于此地,要负的责任还是在此地,真主没有把我们望月的地点移至彼地区,只要求我们对此地的穆斯林负责。排除上述三种“心月”,“新月”才会在中国穆斯林居住的大地上升起。

       愿真主引导我们,使我们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