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 戒
伊斯兰教的五项基本功课之一。中国穆斯林把斋戒称之为“斋功、把斋、封斋”等。阿拉伯语“索姆”的意译。斋戒即戒止食色、嗜欲之意,是穆斯林必尽的宗教义务。
斋戒在我国古代就已有之,古人祭祀之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以示敬意,称之为“斋戒”。《孟子·离娄下》:“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道教认为:“斋者,齐也,齐其不齐;戒者,止也,止其不止。斋戒者,为降伏身心之法。”据《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的记载:“斋戒者,道之根本,法之津梁。子欲学道,清斋奉戒,念之正真,邪妄自泯。”在佛教中大概有两种含义(1)过中午不食为斋,(2)素食谓斋等,但其意义与形式在各宗教中和穆斯林也不尽相同。
穆圣(愿主福安之)在麦加传教时期,斋戒尚未成为定制。由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已有斋戒的习俗,穆圣虽然有时也封斋,但并未向穆斯林明确提出斋戒的要求。622年他率领穆斯林,迁移麦地那后,为团结争取当地的犹太人,仿效他们的习惯,故在先知穆萨得救的“阿舒拉日”封斋,以示重视。伊本·阿拔斯传述:穆圣来到麦地纳,见犹太人在“阿舒拉日”封斋,便问他们:“你们封斋的这一天是什么日子?”他们说:“这是伟大的一天,真主在这天拯救了穆萨及其民众,淹没了法老及其部族。穆萨为了谢恩便于此日封斋,所以我们也要封斋。”穆圣说:“对于穆萨,我们是比你们相宜的拥护者。”于是穆圣便封了斋,并命令大家也封斋,这便是伊斯兰最初提出的斋戒,当时尚未法定为穆斯林必须履行的宗教义务。
斋戒是穆圣迁移麦地那的第二年8月开始规定的,距今已有1420多年。《古兰经》中说:“信道的人啊!斋戒已成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2:183)“莱麦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别真伪,故在此月中,你们应当斋戒。”(2:185)先知穆圣依据这一启示,于伊斯兰教历二年宣布莱麦丹月(九月)为斋月,即穆斯林每年应封斋一个月。
伊斯兰教法规定,凡成年男女(男12岁、女9岁)穆斯林在莱麦丹月中必须封斋,即每日于黎明前至日落时,严禁饮食、吸烟、滴剂、戒房事或任何嬉狎非礼行为,还禁止放血、输液等。斋戒者必须保持身心洁净,诚心立意,不可妄听、妄视、妄思、妄语、妄动,举止要唯恭唯敬,惟省察已躬,洗涤罪过而已。斋戒被规定为主命之后,穆圣倡导过的“阿舒拉日”的斋戒,便成了“台图卧”(自愿性)了。据伊本·欧麦尔传述,穆圣说道:“‘阿舒拉日’的斋戒,愿封者封,不愿封者不封。”圣训进一步阐述了“莱麦丹”月的尊贵,指明了封斋者将在后世得到回赏,以此鼓励和号召穆斯林恪守斋戒。据艾卜·胡赖勒传述:穆圣说道:莱麦丹月已降临你们了。它是一个幸福的月份。真主命令你们在这个月封斋。在这月里,天堂的各座大门尽开,火狱的各个牢门紧闭,所有恶魔被拷上了枷锁。”
斋戒的意义在于制欲检行,磨练意志,惩赎己过,体念贫困、弱者,以示敬畏真主。斋戒是罚赎穆斯林一年所犯恶行的最好手段。著名教义学家安萨里认为:斋戒是抑制强烈情感的最好方法。每年的莱麦丹月,又是纪念《古兰经》开始降示的月份, 因此,这个月非常珍贵,全体穆斯林为之隆重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