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贫富分化,为富不仁和道德沦丧的真实写照。然而,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这种悲惨的社会现象不仅没有消除,反而较古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古代尚有传统的礼仪道德约束,而现代人则缺乏高尚的道德观念和稳定的价值标准,对道德良心不屑一顾。现代人类世界,流行的是动物世界的法律——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强者撑死,弱者饿死!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最新统计,全球难民数目已近三千万,每天有4万人死于饥饿,8亿人在忍饥挨饿,5亿多儿童食品不足,至于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尤令人触目惊心的是,现代人的良心已经磨灭,许多人看到人类的同胞饥寒交迫,饿死街头的情况都无动于衷,麻木不仁。据调查,全球收视率最高的仍然是娱乐和体育,当电视上出现世界各地的难民嗷嗷待哺的镜头时,大部分人仍然谈笑风生,熟视无睹,甚至还有人会马上转换频道,惟恐扫了他们的雅兴!这些人已经丧失了最起码的恻隐心。古人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丧失了恻隐心,正是人性动物化的原因之所在。
那么现代人为什么没有恻隐心呢?俗话说的好,饱汉不知饿汉饥。一个人整天饱食终日,养尊处优,脑满肠肥,从来没有体验过饥饿,怎么会理解穷人忍饥挨饿的滋味?又怎么会有恻隐心呢?因此,只有让大家经常亲身体验一下饥饿的滋味,才能焕发出人们那已经埋没的恻隐心。人们有了恻隐心,才会有良心和爱心。
而伊斯兰教制定斋戒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敬畏真主,体验饥渴,怜悯疾苦,与穷人同甘共苦,以开启埋藏在灵魂深处的恻隐心和爱心。所以斋戒不仅是一项虔诚的宗教功课,也是一项伟大的爱心活动,和博大精深的灵魂教育工程。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伊斯兰教的斋戒。
一、斋戒与斋月
1、斋戒——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
斋戒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所谓“五功”乃伊斯兰教五项最基本的宗教功课,即信仰表白:“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礼拜、斋戒、缴纳天课、朝觐。“五功”既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功课,同时也是伊斯兰教为人类制定的一套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和灵魂净化课程。它利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思想角度和精神领域,对穆斯林的身、心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熏陶和启迪,从而使人们灵魂深处潜藏的真善美得到全面的启迪和升华。
斋戒在五功中享有独特的地位。真主在“古杜斯”的圣训中说:“人类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他自己的,惟斋戒例外,它是专为我的,我将钦赐斋戒者。” 斋戒之所以能获得真主钦赐的殊荣,主要是因为其它功课都有一定的外表形式,惟斋戒没有任何外表形式,也没有任何人监督,不会有任何沽名钓誉的嫌疑。所以先知穆罕默德说:“谁在莱卖丹月出于信仰和虔诚而斋戒,他已往所犯的罪过已被恕饶。”
因此,穆斯林特别重视斋戒,他们不管是生活在伊斯兰国家,或是非伊斯兰国家,也不管是在政通人和、信仰自由的环境,或是在高压政策、歧视宗教的环境,都坚持斋戒。倘若不能公开斋戒,他们就秘密斋戒,其虔诚之心,令人敬佩。
伊斯兰教规定,凡成年而理智健全的穆斯林男女,必须在伊斯兰教历每年的莱麦丹月履行斋戒功课。《古兰经》说:“信士们啊!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2:183)斋戒的方法是,在莱麦丹月的每天黎明破晓之前进用封斋饭,诚心立意,并从拂晓至黄昏,禁止饮食、房事、输液、吸烟,同时杜绝一切非礼的意念和不宜的行为,直到日落后方能开斋。
但是长途旅行者、孕妇、产妇及哺乳期、月经期的妇女和老弱病残等可以不必斋戒,只需根据情况,以还补或施舍的方式加以弥补。这也足见伊斯兰教是易行的,并不强人所难。《古兰经》说:“你们中生病或旅行者,当依所缺的日数补斋。难以斋戒者,当交纳罚赎,即款待穷人。自愿行善者,必获得更多的善报。斋戒对于你们是更好的,如果你们知道。”(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