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完震憾的汉化寻根
民族后再来看看异国他乡百年的回家民族!
专题地址:
http://you.video.sina.com.cn/a/2053515-1373244864.html
首先 ,特别感谢我们酷似郑伊健的
汉族同胞张建军同志,把俄罗斯陕西村的
回族同胞走访
故事呈献给了我们!
他给我们带来的是
生活在俄罗斯的贯穿于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一条楚河两旁生活着的一群朴实的陕甘新的回民后裔。他们在广阔的平原上以种植而生存,虽然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但仍然保持着我们西北人的生活,你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期待着一个愿望的实现!也能看出无情的官府、军阀官僚和统治者压迫和镇压过的创伤。看到他们在异国他乡生活100多年的历史还有那样一个伟大的愿望时你的内心有怎样的感动呢?他们善良、淳朴的笑脸使我们的心情无比的激动和感动。
他们分四个阶段到达了俄罗斯,第一阶段是1962年至1877年西北回族在清政府时由白闫虎率领的一万多骑兵和家属从
新疆喀什越过天山卡科玛山口到达俄罗斯,实际到达时只剩大约3000多人;第二阶段,1881年2月签订《中俄不平等条约》,沙皇俄国1877年7月4日占领了新疆伊犁,到1882年 3月归还
中国,当时这里的回族为免受清政府的追杀,到达俄罗斯;第三阶段,1957年至1962年由于塔城事件的发生导致很多维族同胞迁到俄罗斯;第三阶段,1991年解放后,由于苏联的解体,在中国内地的很多回族与中亚的商人经商,到此时与当地已定居的回族建立家庭关系留在此地。
生长在俄罗斯的几个陕西回族村庄,从祖辈们的口传中保留着陕西
西安的老方言,他们只会说不会写,没有形成文字。从新疆过去的维族同胞也说西安方言、会说维语,由于时间太长他们现在只保留了简单的方言。有西安方言的"娃子、炕"等特别地道的方言,有些知道自己的老根在西安、宝鸡或伊犁等。他们中都是
穆斯林,采访者问他们的第一句你是陕西回族吗?他们回答:是回族。还有他们的食物烹饪,都是跟现在我们西北的回族饮食烹饪一模一样,你可以看到做饭的土锅灶台,大锅、小锅灶,炕和炕桌,用餐的 筷子和叉子等,都同西北回族平时生活中所用用具相同,包括储存养殖草的方式,房屋结构等特别相似,除了他们的生活起居外还有他们的好客。从他们的讲述中你可以知道他们勤劳致富的精神,刚到俄罗斯时给当地的俄罗斯民族等放羊、盖房,但他们经过多年辛勤的耕耘现在他们已经脱贫致富了,不下地干活,现在俄罗斯人给他们放羊、盖房、种植。
另外,他们跟我们西北的回族一样,盖头和
礼拜帽使你从远处第一眼得知他们是穆斯林。他们不光有淳朴形象和质朴的语言,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有虔诚的信仰,你从采访者跟当地民众和
阿訇的对话中发现很多中国穆斯林的教门术语质感、阿訇等,因采访者是一个非穆斯林所以没有设计到教门,但他们说方言时有说出教门上的专用术语方言。从短片中你可以看到有几个特别虔诚的穆斯林老者和阿訇拒绝采访者的镜头对准他的面部。这时让人不得不想起他们对教门的虔诚。
100年的历史长河中他们至今还保持着陕西质朴的方言,我为他们的伟大而感动,也为他们时刻记得自己是从陕西出来的人的精神而感动。军阀和官僚统治虽然迫使他们离开了祖国和家乡,但是他们内心的一种精神能深深的激励和促使着我们的内心。我也为有这样的同胞而感动,也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他们体现出了
中国人民的骨气,回族人民的勤劳,我为我的民族同胞而骄傲,祈求
安拉给他们坚强和
幸福!祈求安拉给他们一切!给他们两世吉庆!阿敏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