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子恺《马子恺艺术作品集》出版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民族风情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马子恺《马子恺艺术作品集》出版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8-09-17 点击: 我来说两句

马子恺新书介绍------

《马子恺艺术作品集》

《马子恺艺术作品集》大型画册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编辑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题写书名;许麟庐、欧阳中石、韩美林等当代艺术大师题辞;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与中宣部秘书长官景辉分别作序;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朱宪民摄影;北京大学著名学者王岳川著文;奥运奖牌设计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肖勇主持设计;奥运会官方语言合作单位翻译;附后的师友辑评、师友合影中还包含了溥杰、启功、武中奇、汤一介、任继愈、沈鹏、李学勤、金开诚、彭吉象等等许多难得一见的艺坛名家的珍贵影像文字资料。

该书内容丰富,收入了马子恺先生近年来创作的诗书画印精品一百五十余件,反映了作者的艺术天赋与高博的创作思想,构建出完美的传统主义审美倾向体系。此书足可称之为当代艺术类书籍中的顶级传世佳构!

                                                                                                                                                             (杰文)

大匠之门——观《马子恺艺术作品集》随笔

                                                                                                                                               ------- 杨宇全

 马子恺,山东人氏,早年以篆刻、书法独步于齐鲁煌煌艺苑,后走出故里,负笈京华,在名家云集、艺术活跃的“皇城根下”,如鱼得水,大展拳脚,与京城文化名流过往甚密,受益良多。古语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如今马子恺不仅保持和发扬了自己原有的篆刻、书法强项,而且在丹青绘事、诗文辞赋诸方面也颇有建树。最近,杭州嘉铭画廊策划出版了一册装帧精美的大型作品集——《马子恺艺术作品集》,精心挑选了他近年来创作的一些可视为其代表作的作品,书、画、诗、印,洋洋大观,堪称是其艺术成果的集中展示。笔者有幸先睹为快,并由此引发了些许感慨。

论语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本是古之文人墨客修身养性,治艺弘道的最高理念与行为准则。可惜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红尘之中,已被某些当代的“名家”、“大师”置之脑后。先贤之作之所以流传于世为后学者所效法与景仰,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作品中所蕴含的那种超越时空的文化因子与文人情怀。远的不说,单说近代,无论是青藤、白阳、八大,还是“扬州八怪”中的板桥、冬心、李鱓,其作品能够逾百年而不朽,迄今仍拥有众多的“知音”与“粉丝”,与其说是他们的传奇经历与孤傲个性令我们津津乐道,不如说是其作品中所承载的那种文化气息与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打动了我们。是的,拜观古人留下的墨迹,扑面而来的往往是一股书卷气息与别样情怀。透过字面、画面,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深厚的国学功底。与古人相比,无论是治艺环境,还是生活条件,当今的从艺者不知要好多少倍。然而独缺的就是古人那种精神层面的淡泊心境与虔诚向艺的文化情怀。这也是为何当今某些“名利双收”的所谓“名家”、“大家”,香车豪宅,光环满身,似乎已是“功成名就”,好像马上就要进入“不朽”的行列了。尽管自我感觉良好,但与古人相比,其作品还是像许多“文化快餐”一样即生即灭最终被岁月的风尘湮没掉。

 其实,花鸟画一代宗师潘天寿先生早年课徒时就要求其弟子“不求诗书画印四绝,但要诗书画三能”(大意如此)。可见,对舞文弄墨者而言,综合修养的重要性。对一般不了解实情的人而言,马子恺治艺似乎是由印入手,继而“印而优则书、书而优则画、画而优则诗”,其实不然。据悉,他最初习画十年,因“书画同源”,故继而习书,最后才是治印。因常以篆刻作品在一些大展赛中显露身手,并屡获殊荣,故其画名、书名反被印艺所掩。但也恰恰说明了他的篆刻艺术走过的是一条“印外求印”、“功夫在印外”的艰辛的从艺之途。由此,他也深谙了要想在艺术上成大器,必须秉持既精且专、由博及约的艺术理念与信条。对他的作品赏评者已不在少数,但我还是要赘言数语。综观其全部作品,其印作远溯秦汉,近涉浙、皖诸家,并力求自家面目;其书作健笔凌云,意气纵横,可谓翰逸神飞;其画作有宋元遗韵,格调高古,虽逸笔草草,却是“无意于佳乃佳”。与书、画、印相比,难能可贵的是,子恺的古典诗词修养在同龄人当中更是高出一筹。常言道:诗言志,歌抒情。其诗作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怀,或吟咏时事,或寄寓怀抱,总之是言之有物、咏之成理。由此亦可窥见其国学修养之一斑。年富力强的他在艺术上正是未有穷期的当打之年,客居京华已有经年的他韬光养晦之后,在艺术创作上是否进入更大的“井喷期”,我们在充满期待之时不妨试目以待。再次开卷把赏装帧清雅的“马氏作品集”这部“大部头”之作,除了对作者的艺术成就深感钦敬外,笔者还深为杭州铭嘉画廊这种走出本土,不为地域所囿、不薄今人、慧眼识珠、不遗余力向社会大力推介艺术家的义举所感动。相信通过这个“个案”,铭嘉画廊会推出更多真正有实力的“多面手”艺术家奉献给我们的时代和大众。

                                                                                                                                   2008年9月8日星期一急就于杭城古新河之畔

(5页)马子恺艺略

总设计:肖勇(北京2008奥运奖牌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

执行设计:翟文思、周勇安、马雁、张杰、蒋雪琴、刘宝

策划:陈建芬

责任编辑:祝平凡

责任校对:吾鸣蝉

摄影:朱宪民、郭文若

翻译:传神联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奥委会官方惟一多语言合作伙伴)

出版: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发行:全国新华书店

定价:500元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