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全球穆斯林都在过斋月﹐在平常很少看到穆斯林的韩国﹐斋月期间清真寺特别热闹。 每天有许多人涌入清真寺﹐做礼拜﹐诵读《古兰经》﹐进行斋月功修。 尤其是位于首都首尔市中心的中央清真寺﹐每晚都有数百名不同年龄的穆斯林在清真寺里坚守宗教功修﹐有韩国人﹐也有不同国家的外籍穆斯林。
在清真寺门前的街道﹐日夜都有穆斯林来往走动﹐他们彼此用“色俩目”问候。 女人们头戴盖头﹐孩子们成群结队在清真寺门前玩耍。 一位巴基斯坦的商人载义恩﹐在市内开一家服装店﹐每晚关门后都准时来的清真寺﹐参加各种祈祷活动。 一位摩洛哥籍的工程师赛义德‧易司德兰﹐每天下班开一个小时的汽车﹐来到市中心的清真寺﹐参加斋月期间圣洁的晚祷。 根据在1967年创建的韩国穆斯林联合会(KMF)公布的资料﹐今日的韩国﹐穆斯林人口有十二至十三万之间﹐有韩国人﹐也有外籍穆斯林。 穆斯林社会﹐多数人口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国的劳工﹐纯正的韩国穆斯林人口估计有三万五千人。
在韩国﹐只有在清真寺周围有明显的伊斯兰文化特征﹐除此之外很少有伊斯兰的迹象﹐韩国人大多数对伊斯兰都很陌生。 他们唯一的知识来源是西方媒体的报道﹐所以多数人说起伊斯兰最容易联想到西方媒体所描述的形象。
生活在普通韩国人之中的穆斯林﹐很难向他们解释清楚什么是伊斯兰﹐什么是斋月。 最简单的方法说明不吃猪肉的原因﹐是怕吃了过敏﹔为了向同事们解释为什么斋月里不吃午餐﹐是因为“节食”减肥。
韩国的穆斯林是一个最年轻的信仰群体﹐多不过五十年的历史﹐从无到有﹐形成了以清真寺为中心的一些穆斯林生活区。 几十年来﹐伊斯兰在韩国的新生和发展﹐受到政府的关怀和呵护﹐表现这是一个民主体制而且信仰自由的国家。 在韩国生活的十多万穆斯林﹐多数集中在首都﹐斋月里只有到清真寺去﹐才能真正感受到伊斯兰文化生活的气氛和穆斯林之间的兄弟情谊。 许多人说﹐斋月里不到清真寺来﹐体会不到神圣斋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