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者按语﹕由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布杜拉率领的一个大型代表团定于十月底对英国做国事访问﹐开展全面外交。 随团而赴英的几十为高级官员和专家顾问将同英国同行进行多领域的会谈﹐促进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合作﹐这次访问将是英沙关系的一个里程碑。 在沙特代表团到达之前﹐英国各大报刊都发表社论﹑评论和读者自由谈﹐表达对英沙关系的观点﹐如英国《泰晤士报》。]
在沙特代表团到达之前﹐伦敦街头就陆续出现了抗议的人群﹐抗议的理由各种各样﹐有反恐﹑有人权﹑有人反对沙特对基督教限制太严﹑有人高呼口号强烈要求沙特解放妇女。 但是﹐沙特的形像在官方的眼中是另一副模样﹐因为这是座落在世界四分之一石油库上的国家。 使西方国家最头痛的“凯伊达”组织﹐与沙特阿拉伯有密切关系﹐也是当年西方国家与沙特配合制造的大魔王﹐因此西方世界需要沙特国王协助遏制凯伊达﹐更需要它的石油﹐因此﹐这些因素确定了英国与沙特的利益关系和外交态度。 伦敦街头的抗议示威﹐报刊电视专栏文章和互联网各种博克评论﹐都不起作用﹐从白金汉宫到唐宁街十号都忙着设法以最高规格接待国家贵宾﹐因为来的是一位财神爷。 这个国家在欧洲人看来是一个神秘沙漠王国﹐但今日的沙特阿拉伯早已不是传统成见的那么诡秘和黑暗﹐尤其今十多年来的内政改革﹐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些实际情况﹐以便英国公民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客人﹕赞助伊斯兰极端主义﹔妇女不自由﹔政治不民主。
第一﹐赞助伊斯兰极端主义
沙特阿拉伯对外援助项目中﹐大量的经费以慈善和宣教的名义被世界各地伊斯兰极端主义组织所接受。 例如在二十世纪80年代﹐沙特配合反苏运动﹐同美国密切合作﹐全力资助在阿富汗的穆加哈丁运动﹐从全世界招聘伊斯兰好战份子﹐在阿富汗建立伊斯兰解放运动大本营。 由此产生的现代恐怖主义思想﹐影响之大﹐前所未有﹐从菲律宾到阿尔及利亚传遍半个地球﹐构成对西方安全和利益的威胁。 甚至在“9-11事件”之后﹐沙特也不情愿关闭所有“慈善”渠道﹐向外输送经济援助。
沙特阿拉伯为了国内的安全﹐采取强硬的措施制止国内恐怖组织活动﹐最近四年来﹐警方宣布取缔二十多个怀疑是恐怖目的的组织。 沙特为了加强国内安全措施﹐从国外进口最先进的武器和通讯设备﹐与明显的恐怖集团展开斗争﹐大约打死和俘虏八百多人﹐制止国内恐怖集团抬头。
为了配合反恐﹐在教育体系中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教科书做了一些明显的修改﹐例如撤消了教科书中宣传好战的词语和对基督教﹑犹太人以及不信道者蔑视的话。
第二﹐妇女不自由
妇女自由问题是东西方矛盾的焦点﹐但见仁见智﹐各有不同的标准。 沙特阿拉伯或者其它阿拉伯国家永远也不可能达到西方社会所流行的妇女“自由”和“解放”。 伊斯兰精神中的妇德可能在西方人看来都是压迫妇女的罪状﹐例如沙特妇女不许可单独驾驶汽车﹐但在外部世界看来非常不道德﹐而在沙特国内没有听到过沙特妇女的抗议声音。
当西方国家谴责沙特妇女不自由时﹐沙特政府公布的数字表明﹐在大专学历知识阶层中女子占55%﹐而且妇女所拥有的平均资产远远超过任何欧盟国家的女性。
第三﹐政治不民主
沙特迄今没有西方形式的民选议会﹐但不能因此说沙特是个人独裁国家﹐没有言论自由。 埃及和叙利亚这两个国家﹐每年大选表面轰轰烈烈﹐但是不能表达民意﹐属于有选举而无民主的国家。 沙特阿拉伯也开始尝试市议会的部份民主选举制﹐而且有计划要把选举制度向国家政治协商会议。 政治协商会议建于1993年﹐以伊斯兰法制为原则﹐代表实行地方推荐制﹐不实行人民普选。
沙特阿拉伯的国家体制﹐不是铁板一块的独裁君主制﹐虽然大约有一万人的王室宗亲担任政府重要职务﹐但他们之间存的政治的理念分歧﹐如同大众社会一样七嘴八舌﹐而且国内的传统各部落酋长和财团领袖﹐都有政治发言权﹐他们是集团利益的代言人。 阿布杜拉国王2005年登基以来﹐对政治悄悄进行一系列改革﹐例如成立多种专业化的“咨询理事会”﹐而且都赋予某些实权﹐参与制定各种政策﹐如社会﹑文化﹑经济和人权法规。
沙特社会许可建立行业化的非政府组织﹐都以会员民主方式推选组织领导人﹐这些民间团体也都积极参与国家政治舞台的竞争﹐对政策实行监督。 全面而且彻底的法律体制改革﹐一直在酝酿和策划﹐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现代人权标准。 法制改革进步缓慢﹐是因为社会的中坚势力中产阶级对改革没有强烈的要求﹐推动力不足。 今天的沙特社会状况﹐与十多年前相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沙特阿拉伯领土面积相当于整个西欧﹐但是社会的现代变化集中在对外开放的希贾兹地区﹐即红海沿岸文化发达区﹐其余领土上的部落居民﹐自古以来固定在传统的闭塞环境中。 现代的通讯和交通﹐使这个国家信息和文化快速交流﹐政治和社会改革覆盖整个国土。
这个国家不再是人们想象中的封闭式鸟笼﹐没有遮人耳目的铁幕﹐一切都公开展现在世人面前。 今日的沙特人﹐教育普及﹐四分之一的人拥有大专学历﹐在一千二百万国民之中生活着六百万外籍劳工大军﹐从尖端科技专家到门卫清道夫﹐都有外国人在为沙特人服务﹐例如有两万五千英国侨民在沙特长期居住和打工。 大部份地区﹐包括边远乡镇﹐多数居民拥有财富﹐生活富裕﹐社会稳定﹐行动自由﹐有十足的信心﹐包括思想保守和产生极端份子最多的南部地区。 这些人就是沙特人口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是社会改革的主力军。
从当前的局势看﹐沙特阿拉伯的绝大多数老百姓对西方民主社会没有羡慕的热情﹐不可能接受西方化的改良运动。 然而﹐沙特的政府体制是传统式的﹐连阿布杜拉国王都承认是“过时了”﹐人民都有改变的愿望﹐期待新气象﹐但还没有明确的发展和演变蓝图。
阿拉伯人有一句成语﹕骆驼对长途跋涉的旅行者表现不亲切﹐但很忠实。 这就是沙特阿拉伯在西方人眼中形像的最佳写照。
(阿里编译自英国报刊﹐如《泰晤士报》﹐They Are Like Camels - Uncongenial but Trustworthy﹔www.timesonline.co.uk/tol/comment/columnists/guest_contri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