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由某工程部队业余文艺演出队创作演出的纪实舞台报告剧《忠诚之歌》进京汇报演出,该剧以新颖的表现形式、动人的艺术魅力,展现了第二炮兵部队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的精神风貌,观者无不为之动容,为之叫好。
全剧围绕二炮部队紧急开赴前线、打通生命线、决战北川、征战老虎嘴、惊魂老鹰岩、抢救羌族历史档案等百天征战史实,以时间为艺术链条,环环相扣,用舞蹈与合唱、情景组唱和对唱、音乐快板、独唱、小品、短剧等13个节目,采取叙事与抒情、报告与纪实相互穿插的方法,营造出一幅幅扣人心弦的艺术画面。
在男声小合唱《拔掉挡门栓》、音乐快板《鏖战老虎嘴》等节目中,官兵们身着迷彩服,或打着清脆的快板,或跳着铿锵的舞蹈,或喊着震耳的号子,虎虎生风,给人以阳刚美的震撼。情景舞蹈与合唱《废墟里的歌》、女声独唱《舍不得你们走》,婉约柔情,在两个艺术空间,将军民骨肉亲情凸显得入木三分,令人倍感亲切。舞蹈《鱼水欢歌》采撷了具有3000多年传奇历史色彩的羌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舞蹈艺术有机对接,营造出色彩斑斓的视觉冲击。领唱与合唱《永远的军魂》气势磅礴,抒发了火箭兵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信念和豪情,把晚会推向了高潮。
整台报告剧融纪实性、报告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舞美简约朴素,直观形象,无论是大山还是巨石,无论是大型机械还是残垣断壁,都极其讲究,现场感很强,仿佛将人们带到了抗震救灾的最前沿。灯光设计颇有创意,在光斑的流动中营造青春气息,在色彩交织中彰显生命活力,或虚幻、或明快、或迷蒙、或不同时空,为剧情编织了特有的时空氛围,起到画龙点睛、相得益彰的效果。剧中的表演始终体现兵的本色和气质,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感,演员似乎人人都在抢险,个个都是英雄,堪称一部抗震抢险的“英雄活剧”。
据该部副政委李阳介绍,自抗震救灾以来,这支业余文艺演出队多次到抗震一线,用心灵和真情为兵演出,切身体验了那段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生活,积累了大量素材和灵感。部队回撤后,演出队全体人员夜以继日地创作和排练,才有了这台真实感人的报告剧,演出受到有关方面领导、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