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邦节演讲词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古尔邦节知识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古尔邦节演讲词

来源:中国清真网 时间:2008-10-28 点击: 我来说两句

演讲人要先念九遍“安拉至大”,然后念诵:大赞“安拉至大”,多念“一切赞颂,全归安拉”,朝夕赞主清净超绝。安拉至大!活动的人群似潮涌,受戒者高诵应召词,声浪喧腾。人们从四面八方奔向禁寺,为安拉而在这几天之内把朝觐功修完成。安拉至大!人们在米那②宰牲,安拉的各种标识受到尊崇。有的人奔向哲麦拉特,“有的前往巡礼古老的天房。安拉至大!朝觐者们在日出前奔向米那,至哲姆拉·阿盖白射石。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以献牲亲近了安拉。他们剃头、剪发、宰牲,赞颂、知感安拉完成了自己的朝觐功课。此等人将以其坚忍而获得双倍的报酬。安拉至大(念三遍)!安拉至大!他们蜂拥而下,念诵着“安拉至大”去巡礼天房,疾行、奔走于萨法与麦尔沃之间,抚摸、亲吻黑石,饮用宰姆宰姆之水而成为洁净者。安拉至大(念三遍)!“放你们在晚夕和早晨,应当赞颂安拉超绝万物。”一直读到此段经文结束。安拉至大(念三遍)!超绝哉,拥有一切权力的主!超绝哉,享有尊荣和威力的主!超绝哉,永生木逝的主!“超绝哉你的主——尊荣的主宰!他是超乎他们的叙述的。祝众使者平安!一切赞颂,全归安拉——全世界的主。”

赞美安拉——原有无始的主,普施恩惠的主,创造并治理天体的主,造化并赋形万物的主。

  我赞美安拉,这是一个因获其指引而得以认主的人之赞颂。我感谢安拉,知感他使我获知祖勒·希哲之月和阿尔法特之日。我作证:万物非主,惟有安拉,他真乃独一,绝无伙伴。他是至高无上的主宰,其本然和德性无以比拟。我作证:我们的领袖穆罕默德,是安拉的奴仆和使者,是安拉以慈悯而派遣的一位先知。安拉啊,祈请恩赐洪福、安宁和吉庆于我们的领袖穆罕默德及其眷属和众门生——敬畏和认知安拉的人们!祈安拉多赐平安!世人们!你们正处于倍加神圣和吉祥不断的一天——履行大朝和各项光辉的宗教仪式之日。在这伟大之日,你们当以倾血来纪念你们的先祖易卜拉欣之圣行,因为安拉曾于此日以令其宰杀心肝爱子伊斯玛仪来考验他。当时,他在梦中受命宰子。这是安拉的启示,而并非胡思乱想。他遂遵从主命,迅即带领儿子外出。这时,魔鬼上前阻拦,说道:“普慈之主的至交啊!只因一些杂乱的梦,你便宰杀心肝宝贝,忍心抛弃他吗?”易卜拉欣认出了魔鬼,便说:“你给我滚开,人类的仇敌!你要我违抗普慈之主吗?”魔鬼又来到伊斯玛仪的母亲哈哲尔那里,说道:“易卜拉欣因为做了一个梦,正要宰杀你的儿子伊斯玛仪呢!”哈哲尔说:“如果他是受命那样做,他就应该顺从他的恩主。”魔鬼又来到伊斯玛仪面前,说道:“你父亲正要宰你,我是来忠告你的。”伊斯玛仪说:“如果安拉确已下了那样的命令,我能阻止前定吗?”说罢,便用石子去打魔鬼。这便是射石打鬼的由来。易卜拉欣奔向米那,登上蒙哈纳山,然后挽起双袖,取出一条准备在宰杀儿子时捆绑其双手的绳子,磨快刀刃,为执行安拉的规定,而一反怜悯之情。孩子观察着父亲的举动,不知其究竟,直到事情已明显,确认他自己便是被宰对象时,遂抬起头来,望着他的父亲,小声问道:“父亲啊,你要对我做什么?”父亲说:“孩子,我告诉你实情吧!诽谤者已遭失败,我的确梦见要宰你。你看该当如何?”儿子说:“父亲啊,你遵命行事吧!托靠安拉,你将会发现我是一个坚忍的人。但是,父亲啊,你要从我躺倒的地方转过脸去,在我死亡时闭上你的眼睛,你要忍受这明显的考验,你应成为知感安拉的人。当你回到我的母亲身边时,请你代我向她问安,要她坚忍顺受”易卜拉欣绑紧儿子的双臂,把自己站立的地方作为实践同安拉的约言之地,然后把儿子放倒,使其前额着地,用右手拿起刀子,决心遵从众世界的主宰之命,宰杀自己的儿子。此时,所有心灵都在震颤,肝胆俱裂。众天使群起高声祈祷、呼唤:“我们的主啊,求你慈悯这位年迈的老者,赎回这个幼小的儿童吧!”于是,令人快慰的事情从邻近的安拉那里迅即而至,敬爱的安拉之怜悯重归于那可爱的人。吉布利勒带着赎品下凡了,传来了带有召唤的喜讯。崇高的安拉向易卜拉欣发出了令信士们的胸怀充满喜悦的召唤:“易卜拉欣啊!你确已证实那个梦了。我必定要这样报酬行善的人们。”(11)然后,吉卜利勒传令易卜拉欣为其子解绑。易卜拉欣遂解开了绳子。这样,儿子荣获了为圣的品级,父亲荣获了“至交”的美誉。天使从天园里牵来一只绵羊,易卜拉欣遂宰羊赎子。易卜拉欣靠此赎牲而享尽了天恩,你们亦然。在艾布·哈尼法看来,宰克已成应尽之责,条件是居家人和拥有足够的财产者。据其他一些杰出的伊玛目主张,宰牲则为圣行。尊贵的先祖伊斯玛仪成为被宰对象的先例,曾同样地落在了先知之父阿卜杜拉的身上(12)据哈基姆传述,一个阿拉伯游牧人曾称呼先知为“两位被宰杀者的后裔”,先知微微一笑,未予否认。安拉至大(念三遍)!你们当以献牲去接近安拉,你们当渴望献牲,因为别人亦是如此。对于所献之牲,你们当选择优良的、肥壮的,因为它在复生日还要被人骑乘。你们当挑选优良品种的驼、牛和羊,各民族的领袖(13)即曾如此规定。献牲最少为年满一岁的绵羊,一说满六个月亦可。山羊、黄牛须满二至三岁,驼须满五至六岁。七个人可合献一峰骆驼或一头黄牛。母畜固然亦可,最好还是献公畜。献七只羊比献一峰驼或一头牛更好。最佳美的献牲是白色的,然后依次为黄色、古铜色、红色、黑白色、黑色。明显独眼的、明显瘸腿的、病得身上没有油脂的和断耳的各类牲畜,均不得作为献牲,即使少量也罢。犄角有伤损的无妨,但因伤重而导致流血过多的病畜除外。耳朵割裂的和部分牙齿脱落的亦无妨。被阉割过的和生来无尾的可用作献牲,生来无耳的则不可用。正如学者们所明确指出过的,有孕之畜不可作为牺牲。献牲者在宰牲时最好带着牲口一起,虔敬肃穆地迎向克尔白。驼在被宰时最好为站立式,而羊和牛则直为轻放在地上,向左侧卧。若本人善于屠宰,最好像人类的首领(14)”那样亲手下刀。否则,可委托别人代宰,本人在场。牲皮不可出售,亦不可作为工钱付给屠宰人。如本人自愿既食用,又施舍和馈赠,最好即把牲肉分成三份。宰牲者下刀时应念诵:奉安拉之名,安拉至大!安拉啊,此牲来自你,并归于你,求你接受它作为我的奉献吧!犹如你曾接受它作为你的至交易卜拉欣及你的奴仆和使者穆罕默德的奉献一样。对于所宰之牲,宰牲人除留下几小块肉自食外,最好全部用于施舍,因穆圣仅将其所幸之牲的肝作为食用。宰牲的起始时间是:自此光辉之日(15)的日出时起,在完成两拜会礼和两次演讲之后。(16)凡在此之前宰牲者当重宰,不可宽容。宰牲的截止时间是:据艾布·哈尼法、艾哈迈德(17)和马立克主张,应为此日后的两天之内;伊玛目沙斐仪(18)则认为,应在泰什里格三天(19)之未。你们当以这种方法(20)来理解上述律例,你们当尊重安拉的教规,因为恪守教规乃出自心灵的敬畏。你们凡来做节日礼拜者,应自甲路来,从乙路归,因为这样对其最为适宜,可获更多回赐。

    据传有这样一段圣训:穆圣曾以两只角全色美的羊作为牺牲,他站在羊的一侧,亲用其尊贵的手屠宰。他宰第一只羊时,在念完“泰安拉之名,安拉至大!”之后说道:“安拉啊,这一只是为穆罕默德及其眷属而宰的。”他宰第二只羊时,在念完“奉安拉之名,安拉至大!”之后又说道:“安拉啊,这一只是为曾明确为我作证之人(21)而幸的。我以确信的态度为他作证:他谒见安拉之时,必是一位不曾以任何物配主之人。”所以,贫穷之人啊,你莫要忧伤!因为报喜讯和传警告者(22)“已经替你献过牲了。以献牲而求接近安拉的富裕老啊,你该当快乐!因为你在今天做任何善功都没有比宰牲更为贵重。穆圣曾说过:“人类在宰牲日做木出比倾血更为贵重之事。在复生日,所宰之牲将以其角、毛和蹄全貌再现,而其血在滴落在地上之前,早已落在伟大崇高的安拉跟前的一个地方。”

 

注释:

①阿拉伯语id al一Adha的意译,指伊斯兰教历每年十二月十日,为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其由来详见讲演词正文。

②朝觐者必到的圣地之一,距麦加城约7公里。为正朝时进驻阿尔法特山和前往天房的出发点,也是射石打鬼和宰牲的地方。

③阿拉伯语al-Jamarst的音译,位于米那的三根象征魔鬼的石柱的总称。相传古代先知易卜拉欣接受主命决心实干时,在米那路上三次受到魔鬼的阻挠,遂三次投石驱鬼。今每一驱鬼处竖有一根象征性石柱,朝觐者前往投石击柱,以示打鬼不被诱惑。

④阿拉伯语Jamrah al-‘Aqabah的音译,三根象征魔鬼的石柱之一的名称。竖于易卜拉欣自麦加初入米那地界第一次投石驱鬼的地方,被穆斯林视为“大魔鬼”,为首先击打的对象。

⑤指朝觐者自米那山上下来,奔向麦加天房。

引文为《古兰经》第30章第17节。此处要求把第18、19两节一起连读,即读到“你们也要如此被复活”一句为止。

引文为《古兰经》第37章第180~182节。

指伊斯兰教历十二月九日。是日,朝觐者全部集中在位于麦加以东约25公里的阿尔法特山,举行听讲教义、礼拜、诵经、赞主和祈祷等宗教活动。相传此仪是为纪念人类始祖阿丹和好娃被安拉自天园贬下世间失散后在此重逢。

指屠宰所献之牲。

指先知易卜拉欣。

11)引文为《古兰经》第37章第104~105节。

12)穆罕默德圣人的祖父阿卜杜勒·穆塔里布曾许愿在世时如生十子,便宰杀其中一个献给安拉,阿卜杜拉即为其最宠爱的第十子。经抽签,阿卜杜拉应被宰杀。后经族人劝阻,改由100峰骆驼代之赎身。

13)指穆罕默德圣人。

14)同上。

15)指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即宰牲节。

16)“两次演讲”指宰牲节演讲词和演讲人稍坐后宣读的附加赞词。

17)即伊斯兰教逊尼派四大教法学派之一罕百里学派的创立人伊本·罕百勒(780~855)。

18)沙斐仪(al-Shafi‘i,767~820),伊斯兰教逊尼派四大教法学派之一沙斐仪学派的创立人。与艾布·哈尼法、马立克、伊本·罕百勒并称为逊尼派四大伊玛日。

19)‘“泰什里格”为阿拉伯语al-Tashriq的音译,有“向东”、“迎向太阳”等含义,引申为“晒肉”。宰牲节后的三天称为“晒肉日”。

20)指研究、对比各教法学派的主张。

21)指念涌过作证言的人。

22)指穆罕默德圣人。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