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一种受到伊斯兰信仰鼓励的善行﹐正当旅行有三种﹕朝觐(哈吉)﹑迁移(希吉莱)﹑瞻仰伊斯兰的名胜(兹雅拉)和外出求知(里赫拉)。 凡是旅行﹐都必须离别自己熟悉的地方﹐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吃苦耐劳﹐人生地不熟﹐见闻许多新事物﹐体验到真主造化之万能和穆斯林世界之广大。 朝觐是旅行之首﹐追求心灵提升﹐加强信仰领悟。 其它旅行可以由自己抉择﹐自行其便﹐而朝觐被定为穆斯林五大功修之一﹐凡是有条件的人﹐一生当中至少行使一次。 到达麦加圣城﹐每个朝觐者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遵循固定的礼仪和程序﹐完成一次功修。
麦加是伊斯兰的圣地﹐只许可穆斯林进入﹐非穆斯林禁止入内。 尽管许多西方国界埋怨说﹐在麦加看不到其它宗教的信仰自由﹐但伊斯兰世界共同坚持先知穆圣确立的原则﹐保持圣地的纯洁性。 当今世界﹐穆斯林在许多地方都受到迫害﹑歧视和冷漠﹐而唯独在麦加伊斯兰保留了一片净土﹐穆斯林享有高度的和平﹑自由和热情﹐因为那里是接近真主的地方﹐圣城的每一寸土地都保存着历代众先知的祈祷。
朝觐是远离家乡的神圣旅行﹐每个人都有应真主的召唤而来的感觉﹐从踏上汉志区域领土第一步起﹐哈吉们就大声赞颂真主﹐并且说﹕“主啊﹗ 我应召来了﹗ 我应召来了﹗” 周围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兄弟姐妹﹐虽然肤色和语言都不相同﹐但都有曾似相识的感觉﹐无比亲切﹐大家都朝着一个目标而来﹐朝着一个目标礼拜 ---- 克尔白。 进入麦加圣城的第一个礼仪是绕行克尔白七周﹐如同宇宙天体的运动﹐逆时针方向而行﹐顿时感受到是与天体同步﹐这里就是宇宙中心﹑大地的中心﹑信仰的中心﹐人类精神的中心。 然后奔走于萨法和麦尔卧两山之间﹐从麦加城向郊外旅行到阿拉法特山进入朝觐高潮﹐举行盛大礼仪。 从阿拉法特上返回麦加城的途中在穆兹达里法山宿夜﹐翌日加入米纳山谷的百万人射石场﹐向象征魔鬼的三座石堆投石。 在完成这些礼仪之后﹐再次回到禁寺内面朝克尔白礼拜﹐行转天房礼。 由此结束了完美的朝觐功课﹐第二天是宰牲节﹐纪念当年易卜拉欣和他的儿子伊司玛仪向真主表示忠诚的礼节。
以上简述的朝觐过程﹐每一个动作和每一步行动都充满了回忆和神秘色彩﹐想象栩栩如生的历史场面﹐亲自参与许多神圣的历史事件重演﹐体会到至仁至慈真主对人类的恩典和伊斯兰传播到人间的光亮。 伟大的克尔白是朝觐功课的中心﹐以绕行礼开始和结束﹐每个哈吉在克尔白最近的距离绕行﹐用手抚摸幕帐﹐亲吻黑石﹐感受到真主派遣的天使就在眼前向你表示祝贺﹐使你的祈祷和敬畏直上真主的宝座。 那是一个普通人与造物主直接灵通的时刻﹐激动万分﹐终身难忘。
在朝觐中的每个阶段的礼仪﹐思维的境界都经历了回忆﹑想象﹑沉思和顿悟。 当代学者戴尔‧艾基尔姆在他《穆斯林旅行》的著作中说﹕“朝觐﹑迁移或为主道出门远行﹐一片信仰的真心为真主所接受﹐顽强坚守﹐百折不挠﹐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于是想象和远思﹐把宗教的礼仪﹐转变成决心﹑毅力和意志﹐融化在现实生活中。” 所有宗教礼仪和动作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在礼仪中心仪的转化﹐形成精神力量和灵性成果﹐超越了眼前的现实﹐提高了生命的价值。 以两山间奔走(萨伊)为例﹐必须联想到易卜拉欣的家属哈格尔太太抱着她的幼子在两上间奔走寻求水源﹐他们祈求真主恩赐。 你在来回七次奔走时﹐正是踏着他们母子的脚步﹐应想象当年是你自己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中﹐唯有寄希望于真主。 他们母子二人的真诚和敬畏﹐祈祷受到接受﹐他们得到了滋养生命的水源﹐就是今天在禁寺向数百万朝觐提供的渗渗泉水。
朝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功课是“射石”﹐俗称是“打鬼”﹐但愿不是这样庸俗化的理解。 当年先知易卜拉欣在执行真主命令时﹐走到这个地方﹐心里出现犹豫的阴影﹐恍惚中感觉到魔鬼的诱惑在阻止他继续神圣的使命。 他以射石战胜了魔鬼﹐他说﹕“我奉万能真主之名﹐我憎恶魔鬼及其阴谋诡计。” 鬼是没有的﹐但是魔鬼永远存在﹐这就是现实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魔鬼侵入每一个人的心中进行诱惑和教唆﹐引导善良的好人陷入罪恶﹐理智者懂得这是真主的考验﹐坚守正道﹐战胜恶魔﹐证实敬畏真主和信仰虔诚﹐必定是一个成功的人。 能这样思考的人﹐把朝觐的行动落实到现实生活上来﹐“射石”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礼仪。
朝觐中﹐除了各人心灵受到震撼和提升之外﹐还有巨大的社会意义。 走出家门之后﹐来的麦加看世界﹐让你想象力的雄鹰飞上宇宙上空﹐惊人的景象尽收眼底。 每当看到来自各国的穆斯林﹐万众一心向往真主的天房﹐异口同声地赞颂真主﹐虔诚敬意地崇拜真主﹐朝觐者之间互相摩肩接踵都是教育。 同任何一个人交谈﹐都能听到世界各地穆斯林社会的生活状况描述﹐想象在全世界的穆斯林都派来了他们的代表﹐同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兄弟姐妹会晤﹐展现无穷的团结和力量。
麦加是一个和平的圣城﹐没有战争﹑没有争吵﹑没有欺诈和破坏﹑没有贪污盗窃和阴谋诡计﹐这足以说明﹐在共同的信仰教诲下﹐不同人种和人群可以信奉共同的独一无二真主﹐互相成为兄弟姐妹一家人。 这个事实证明﹐人人如果都共同敬畏真主﹐世界就不会有战争﹐互相就没有争吵和嫉恨。 朝觐是世界和平的宣言﹐人类最终和平理想的模式。
进入朝觐礼仪受戒之后﹐每个人身穿两片布﹐形式极其简单﹐但所表现的朴素﹑平等和单纯﹐包涵着崇高的意义。 服装是人类文明和创造性一个重要方面﹐自古以来人们在衣着上费尽心机﹐用身上的穿戴表现地位﹑阶级﹑财富﹑尊卑﹑职业﹑喜好﹑心态﹑审美观等等﹐向外界传达各种信号。 在朝觐中﹐这一切都化为乌有﹐体现出人人平等﹐显露出真主造化的人本来面目﹐人与人之间没有必要趾高气扬或者低声下气﹐最本质的一个道德表现是敬畏真主。
真主造化了两种人﹕男人和女人。 在朝觐中体现出真正的男女平等﹐所有的朝觐礼仪没有男女分别的限制﹐一律平等。 当站立在阿拉法特上时﹐应当想象当年先知阿丹
人类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现实中﹐到处有压迫﹑有反抗﹑有矛盾﹑有斗争﹑有种族优越感﹑有阶级高贵论﹑有教派之争﹑有政治偏见﹐势不两立﹐不共戴天﹐苦大仇深﹐满腔愤怒。 在朝觐中﹐这些都不存在﹐只有和平﹑善良﹑仁慈﹑怜悯﹑坚忍﹑宽容和希望。 朝觐是多么美好的社会活动啊﹗ 多么深刻的心灵改造啊﹗ 多么生动的人性教育啊﹗ 每个奔赴麦加朝觐旅行的人﹐都能获得不同的收获﹐所以是穆斯林最为高贵和神圣的旅行。
美国著名穆斯林领袖马尔克姆‧艾克斯朝觐回国后写道﹕“通过这次朝觐﹐我的所见所闻﹐以及一切经历﹐迫使我重新调整我的思路﹐拋弃许多旧思想和概念﹐建立新的思考方式。 这对我并非十分困难。 我固然有许多信念﹐但是我在事实面前容易改变的人﹐承认客观事实。 我在追求真理﹐所以必然打开思想的窗户﹐灵活机动﹐接受新鲜事物。” 一次朝觐改变了他﹐成为坚定的穆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