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觐是伊斯兰教的五大功修之一,这个活动是在伊历十二月的上旬举行。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云集麦加天房履行朝觐仪式。人们赞礼安拉,缅怀列圣,参悟正道。朝觐者必须怀着一心虔诚敬畏真主的目的,把朝觐看做是一次趋向纯洁,复命归真走向光明道路的大会师、大检阅。因此,朝觐决不能有沽名钓誉,名不符实的以及存有其它以“功利性”为目的的思想和行为。
朝觐功课顺利完成后,朝觐者被尊称为“哈吉”。
可想而知,从每个开始虔诚举意履行朝觐功修,并最终得偿所愿的朝觐者,他们的朝觐之旅就如同人生的一次万万里征途……这绝非是人生的一段享乐和游山玩水,他是通达修善趋真的极致境界和完美追求,更是一种无上的人生修悟与灵性合一的至臻结合。艰辛与坚忍是对虔诚和敬畏的重重考验,方能获得无上的殊荣和显耀。朝觐者是将自己的生命、财产等举意的一切都端庄无遗的呈现在安拉的面前,接受监察和考验。弘大的气度与坦荡的胸怀,成就了正义的朝觐者纷至沓来,撼山动岳的高亢之声:“主啊,我应召而来……!”
通过正义的朝觐,我们夙愿并完成了人生的一次伟大壮举。我们将其视为,从此斩断私欲利诱,直达佳境的人生“登宵”。
通过正义的朝觐,我们获益非浅,得善良多。我们即完善了伊斯兰所赋予的神圣主命,又同时兼顾了两世吉庆的尊贵。而通过朝觐,我们一路走来,也看到了或听到了一些不雅、不齿和不容乐观的人和事,使得本该美不胜收的行程被一叶障目,甚至产生以偏概全的误解和诋毁。确有那么极少数的人从家门踏出国门后,仍然意识浅薄,素质低下,忘乎国家、圣教、民族之礼邦教化而不尊;众目睦睦之下罔顾众人的正当利益因其受损而不耻。挤占公共道路,损毁公共设施,不讲文明礼貌、卫生;因琐事而互不谦让、不行止,动辄粗言恶拳相向;不知节俭、浪费奢侈;我行我素不遵行统一安排,不在规定时间举行朝觐仪式;贪占便宜视标有“外格夫”公共财产的经籍物籍为己物而怀揣私裹者确有其人。更有甚者,那极个别叵测营利取巧、唯利是图的私欲贪念者,利用朝觐的机会而挟黑藏私,将肮脏的灵魂和卑污的手段毫不知耻的“施展”到朝觐的纯净大地上。须知“认主独一”的信念是我们寻求今后两世成功、幸福的保证,也是我们纯净灵性的唯一途径。《古兰经》(17:15)明确指出:“谁遵循正道,谁自受其益;谁误入迷途,谁自受其害。”而抱着这等思想和行动的极少数者,注定是被安拉弃绝的、恼怒的,也将注定是亏折的……
同时,值得一论的是,如有只为“争得”个人“哈吉”美称,而不顾家中妻儿老少的生活艰辛,典押举债进行朝觐者,不知此举是“坚定”的遵奉教律,抑或只图名不符实的虚名?须知仁慈的真主已对正义的朝觐颁降了博爱的定义:朝觐者首先应是身体健康、神智清醒、经济充裕无欠债,有足够的往返路费和家中至少可以维持一年的生活费用,而且往返安全,无自然灾害和战争等若干条件的穆斯林终身一次的主命。有能力增加朝觐者,是佳美的副功。
由此可见,朝觐虽在教法上被定制为穆斯林的五桩天命之一,但亦不是强求我们在不具备主观条件时而必须履行的功课,为什么仍有人明知可以不为而强自为之呢?!
正义的朝觐(即指不犯罪、不卖名、合理合法)结束了。但这样并非意味着人生之旅的就此完美结局,我们仍须敬畏和虔诚,仍然胸怀真挚的爱心和仁善的禀性。通过此番朝觐的考验和感悟,无论我们是岁至幕年的老者,还是正值青春鼎盛的强壮之躯;无论我们是资产富有,还是生活贫穷;也无论我们是何种种族、何种语言、何种肤色,总之,我们都将平等的归向真主。而朝觐仅仅是我们蒙主喜悦,美丽生涯的又一次新生和启航。我们力争无论现在与将来,都要做一个对真主怀有无愧仰俯疚的敬畏虔诚之心;对穆圣(愿主福安)的言、行、禁无遵从违抗之举;对国家、社会、民族、同胞无染羞行耻之行为……总之,生活以善先行,生命从善而终。
感悟朝觐,我们得来当之无愧的吉庆,感悟朝觐,我们尊称当之无愧的哈吉,感悟朝觐,我们要做当之无愧的穆斯林!
感悟朝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