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在饮食习俗上具有浓郁的宗教与民族特色。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分布在全国绝大多数县市,主要与汉族杂居。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云南、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省、区人数较多,并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从全范围看,其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回族人口数为981.6万余人。
回族的食品有三大特点:一是主食中面食多于米食。据统计,回族饮食中,面食品种达60%多,而其他品种中,也或多或少地运用到面粉。拉面、馓子、饸饹、长面、麻食、馄饨、油茶、馄馍等等,经过回族人的制作,都会成为待客的美味佳品。二是甜食占有一定的地位。这和阿拉伯穆斯林喜欢吃甜食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回族著名菜肴中,有不少是甜菜,如它似蜜、炸羊尾、糖醋里脊等。米面中的甜食就更多了,如凉糕、切糕、八宝甜盘子、甜麻花、甜馓子、糍糕、江米糕、柿子饼、糊托等。三是在菜肴中牛羊肉菜比重很大。回族特别喜爱吃牛羊肉,这和伊斯兰教的饮食思想有关。伊斯兰教倡导食用牛羊鸡鸭鱼等肉,禁戒猪驴骡及凶禽猛兽之肉。下面介绍中国回族最有特色的几种名食。
牛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是西安最具特色的清真小吃,在西北乃至全国都颇具美誉。提到西安清真小吃,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牛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在西安回族饮食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回族最爱吃的莫过于牛羊肉泡馍,回族最拿手的厨艺莫过于烹制牛羊肉泡馍,回族开设最多的餐馆也莫过于牛羊肉泡馍馆了。
原料:羊肉(或牛肉),水发粉丝,蒜苗,桂皮,草果,花椒,小茴香等。
制作工艺:
骨肉处理:将羊肉剔净骨头,切成大块备用。
煮肉:大铝锅内加清水烧开,放入骨头,调料。将肉块皮面向下摆放在骨头上,用肉板压上,加盖,保持锅内肉汤滾动即可。然后炖约5-6个小时,即肉烂汤浓,芳香四溢。
捞肉:把专用铁叉顺锅边插入肉下,使肉块略加松动。然后将肉块皮面向下捞放在笊篱上,再翻扣在肉板上,晾凉。
掰馍:食者根据个人的饭量,将饦饦馍掰成花生粒大小的馍块,放入碗里。根据食者要求,可肥可瘦或肥瘦搭配。上边再放些粉丝、蒜苗。
煮馍:比较讲究的煮馍方法是原汁肉汤和清水分盆而放,煮馍时,取肉汤一份,清水二份,用炒勺烧开,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的精盐,倒入切配好的馍块,用大火煮约1分钟,淋入熟羊油,颠翻几下,撒上味精,盛入碗里即成。要求肉片在上,馍块在下。根据顾客的要求,泡馍一般可以做成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干泡”,煮好馍将要出锅时,用手勺舀出多余的汤汁;要求吃完泡馍后,碗内无汤汁。第二种是“口汤”,掌握好煮馍所用的汤;要求吃完泡馍后,碗内仅余一口汤。第三种是“水围城”,即行话所说的“宽汤大煮”,泡馍盛入碗里,周围是汤汁;要求吃完泡馍后,碗内也有汤汁。第四种是“单做(音zòu)”,只将切配好肉一份放入锅内烧开,加入味精,盛入碗里即成。食者喝汤吃肉配饦饦馍吃,基本和吃水盆羊肉相似。
吃牛羊肉泡馍很讲究,要配上糖蒜、香菜和辣子酱,食者可自行选择。吃泡馍时,不能上下翻搅,以免发泻。一般是从一边“蚕食”,这样能始终保持鲜味不变。餐后再喝一碗用肉汤烹制的高汤,顿觉心旷神怡,满口余香,回味无穷。
特点:汤鲜味浓,馍筋光绵,不膻不腻,营养丰富。
兰州清汤牛肉面
牛肉汤制作由下面几个步骤进行:
先把牛肉及牛骨头用清水洗净,下入温水锅,等即将要开时撇去浮沫,加入调料,姜皮,盐放入锅里,小火炖4小时即熟,捞出稍凉后切成丁待用。牛肝切小块放入另一锅里煮熟后澄清备用。萝卜洗净切成片煮熟。蒜苗切未、香莱切未待用。
将肉汤撇去浮沫,把泡肉的血水倒入煮开的肉汤锅里,待开后撇沫澄清,加入调料粉,,再将清澄的牛肝汤倒入水少许。
牛肉面的辅料也是调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辅料萝卜片的做法:先将萝卜洗净,切成长形或扇形的片,放入开水锅里焯一下,然后捞入冷水浸漂,再入牛肉汤里煮。
一般要选择新鲜的高筋面粉,兰州有牛肉拉面专用粉。和面是拉面制作的基础,是关键。首先应注意的是水的温度,一般要求冬天用温水,其它季节则用凉水。其次,和面时还要放入适量的水和蓬灰,因为二者能提高面团中面筋的生成率和质量。讲究“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其中的灰,实际上是碱,却又不是普通的碱,是用戈壁滩所产的蓬草烧制出来的碱性物质,俗称蓬灰,加进面里,不仅使面有了一种特殊的香味,而且拉出来的面条爽滑透黄、筋道有劲。饧面,即将和好的面团放置一段时间(一般冬天不能低于30分钟,夏天稍短些),其目的也是促进面筋的生成。放置还可以使没有充分吸收水分的蛋白质有充分的吸水时间,以提高面筋的生成和质量。溜条,先将大团软面反复捣、揉、抻、摔后,将面团放在面板上,用两手握住条的两端,抬起在案板上用力摔打。条拉长后,两端对折,继续握住两端摔打,如此反复,其目的是调整面团内面筋蛋白质的排列顺序,使杂乱无章的蛋白质分子排列成一条长链,业内称其为顺筋。然搓成长条,揪成20毫米粗、筷子长的一条条面节,或搓成圆条。
拉面,将溜好的面条放在案板上,撒上清油(以防止面条粘连),然后随食客的爱好,拉出大小粗细不同的面条,喜食圆面条的,可以选择粗、二细、三细、细、毛细5种款式;喜食扁面的,可以选择大宽、宽、韭叶3种款式;想吃出个棱角分明的,拉面师傅会为你拉一碗特别的"荞麦楞"。拉面是一手绝活,手握两端,两臂均匀用力加速向外抻拉,然后两头对折,两头同时放在一只手的指缝内(一般用左手),另一只手的中指朝下勾住另一端,手心上翻,使面条形成绞索状,同时两手往两边抻拉。面条拉长后,再把右手勾住的一端套在左手指上,右手继续勾住另一端抻拉。抻拉时速度要快,用力要均匀,如此反复,每次对折称为一扣。在有经验的老厨师手中,不但拉面速度快(一般只需10秒钟左右),且拉出的面条粗细均匀,且不断裂。一个面节正好拉一大碗面,每拉一下,要在手腕上回折一次,拉到最后,双手上下抖动几次,则面条柔韧绵长,粗细均匀。一般二细均为7扣,细的则为9扣,毛细面可以达11扣,条细如丝,真可谓中国烹饪之精华。面条光滑筋道,在锅里稍煮一下即捞出,柔韧不粘。有句顺口留形容往锅里下面:“拉面好似一盘线,下到锅里悠悠转,捞到碗里菊花瓣”。观看拉面好象是欣赏杂技表演。
面熟后捞入碗内,将牛肉汤、萝卜、浮油适量,浇在面条上即成。并以每个人的口味加上适量的牛肉丁、香莱未、蒜苗未及辣子油。每碗面条2.5两加汤350-500毫升,视碗大小而定。
风味特点是肉汤清沏鲜美、面条筋柔、入味,营养丰富实惠。清汤牛肉面要达到色、香、味、形方面俱佳,一碗成功的牛肉面应该是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
北京艾窝窝
艾窝窝是北京一款用糯米制作的清真风味小吃,其特色是色泽雪白,形如球状,质地粘软,口味香甜。不仅北京人喜欢这款小吃,就是进京的外地人也常常要品味一下这款闻名全国的清真小吃。
艾窝窝的传统制法是:首先将2公斤糯米洗净加清水浸泡6个小时(若是陈糯米要浸泡24个小时),沥净水,上笼用旺火蒸一个1个小时,取出放入盆中,再加入2公斤开水,盖上盆盖儿,浸泡15分钟,待糯米吸足水分(俗称“吃浆”)。然后,将糯米捞入屉中,再上笼蒸约30分钟取出,仍入盆中,用木槌将米捣成粉团,摊在湿布上晾凉。
然后将核桃仁用微火焙焦,搓去皮,切成黄豆大小的丁;芝麻仁用微火焙黄擀碎;瓜子仁洗净;青梅切成绿豆大小的丁;金糕切成黄豆大小的丁。之后,将以上原料连同白糖、冰糖渣、糖桂花等合在一起,拌匀成馅。
最后,取适量大米粉蒸熟,晾凉,撒在案上,再将已晾凉的粉团揉匀,揪成100个小剂,逐个摁成小圆皮,在每个圆皮上放上20克馅心,包严实,揉成乒乓球大小的圆球形,滚上蒸熟的大米粉,点上红点即成。其特点是质地黏软柔韧,馅心松散香甜。
河南肉丁胡辣汤
河南回族制作经营的肉丁胡辣汤很有特色,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熟羊肉1.6公斤,羊肉鲜汤10公斤,面粉1.5公斤,粉皮(或粉条)500克,海带100克,油炸豆腐150克,菠菜250克,胡椒粉15克,五香粉8克,鲜姜20克,盐10克,香醋500克,芝麻油150克。
工艺分为原料加工、洗面筋、制汤三道工序。
原料加工。熟羊肉切成小骰子丁;粉皮泡软后切成丝;海带胀发后洗净切成丝,用开水煮熟淘去粘液,再用清水浸泡;油炸豆腐切成丝;菠菜拣去黄叶,削根,洗净切成约2厘米长的段;鲜姜洗净切成或剁成米粒状。
洗面筋。将面粉放入盆内,用清水约1公斤调成软面团,用手蘸上水把面团揉上劲;饧几分钟,再揉上劲,然后兑入清水轻轻压揉,至面水呈稠状时换上清水再洗。如此反复几次,直到将面团中的粉汁全部洗出,再将面筋用手拢在一起取出,浸泡在清水盆内。
制汤。锅内加水约5公斤,加入鲜羊肉汤,再依次放入粉皮丝、海带丝、油炸豆腐丝和盐,用大火烧沸,然后添些凉水使汤锅呈微沸状。将面筋拿起,双手抖成大薄片,慢慢地在盆内涮成面筋穗(大片的面筋用擀杖搅散)。锅内烧沸后,将洗面筋沉淀的面芡(将上面的清水沥去)搅成稀糊,徐徐勾入锅内,边勾边用擀杖搅动,待其稀稠均匀,放入五香粉、胡椒粉,搅匀,再撒入菠菜,汤烧开后即成。食用时淋入香醋、芝麻油。特点:酸辣鲜香,风味浓郁。
肉油饭
肉油饭是全国各地回族人民喜用的一种传统食品,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或其它纪念性活动,油饭为必备的佳餐。它味道浓郁醇香,经济实惠,也是回族群众冬令时节的上好小吃。
制作肉油饭的原料是:麦仁、大米、牛肉等。
制作程序是:先将牛肉及牛、羊骨头下锅用宽汤炖,约1小时后,将牛肉及骨头捞出,将汤倒入容器中澄清(即沉淀),然后将清汤重新倒入锅中烧开,先将麦仁(指脱了麦膜的麦仁)下锅煮,约半小时即可煮熟,再将大米下锅与麦仁同煮,边煮边用勺子搅动,以免糊锅,之后再加入葱花、姜末、盐末等佐料。随后将炖熟的牛肉用手撕成肉丝,边撕边放入锅中,用勺搅和开,尝好咸淡味,掌握好肉粥的浓度,要稀稠适中,切不可过稠或过稀。然后,将粥锅挪到温火上煮,约10分钟即熟。将粥盛入各个碗中,在每碗中加上一小匙熬化的牛油,即可开始食用。
按以上方式做出来的肉油饭,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开胃健身、老少咸宜,可以作为穆斯林封斋期间夜里的调养食品吃,以滋补强身,还可以与油香、馓子、果子等回族待客食品一起,作为在喜庆节日里的民族传统礼仪风味食品以及老弱病者的营养食品吃。因此,肉油饭备受回族广大群众的欢迎,也受到其他民族中许多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