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保护民族文化——沙特纪行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穆斯林国家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致力保护民族文化——沙特纪行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08-12-05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位于利雅得郊外哈尼发谷地的德尔伊叶城遗址,这里曾是沙特家族的都城和发迹的地方。   

        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境内有伊斯兰教的两大圣地——麦加和麦地那。 

        伊斯兰教在沙特的影响根深蒂固,并且伴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演进,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沙特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王国,《古兰经》和穆罕默德的《圣训》是国家执法的依据,也是全体国民言行举止的指南,国王亦称“两个圣地的仆人”。在沙特,古老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及其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和发挥,以至于当人们谈论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时,往往总是同沙特联系在一起。 

        沙特居民几乎都是虔诚的穆斯林。走进沙特每一座城镇,大大小小的清真寺随处可见,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都辟有专门的礼拜区。礼拜是穆斯林必做的宗教功课之一,每天五次。礼拜时间一到,清真寺宣礼塔传出的召唤声便会响彻大街小巷,政府机关的官员、工厂企业的职工、学校的学生等,都会自觉去做礼拜。有一天晚上,我们在欧拉的一家超市购物,正赶上“宵礼”时刻降临,刚迈入店门,店员就催我们赶紧选货付款。在沙特,所有商店在礼拜时间必须停止营业,违者要受到严厉惩罚。沙特电视台开设有宗教频道,由伊玛目(教长)和夫克哈(法理学家)吟诵《古兰经》,或阐释教义。我们在沙特境内多次乘坐航班,飞机起飞前广播里都要播放一段《古兰经》,祈求真主保佑旅客平安。 

        沙特民俗最引起外部世界关注的莫过于男女有别。在沙特,尽管妇女获得了同男人一样享有接受教育等各种权利,但男女之间还是有着严格的界限。各类学校分有男区和女区,男教师可以为女生上课,但只能通过闭路电视进行。沙特妇女一般不接触陌生男人,外出活动穿黑袍、蒙面纱。我们记者组中有一位女性成员,抵达沙特后陪同就领我们到利雅得旧城市场,特地为她购买了一袭黑袍和一块头巾。沙特妇女的处世之道,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伊斯兰教的规范。可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媒体热衷对此进行大量歪曲性宣传,误导人们认为:“伊斯兰教的妇女观是保守和落后的”。实际上,伊斯兰教是主张男女平等的,而且在历史上对妇女权利的保证曾经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如革除阿拉伯半岛上许多禁锢、歧视、蹂躏女性的恶习等。当然,在伊斯兰世界,《古兰经》关于改善妇女地位的论述和规定被忽视,或者被人为地曲解的现象也的确存在。沙特的一些官员和学者认为,伊斯兰国家妇女面临的问题,同世界其他国家妇女面临的问题并无多大差别,解决起来需要时间、耐心和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 

        沙特人民勤劳勇敢、乐观向上、宽容大度、热情好客。早在游牧时代,面对异常艰苦的生存环境,沙特人就形成了相互帮助、慷慨待人的高尚操守。同时,扶弱济贫也是伊斯兰教对信徒的基本道德要求之一。今天,富足的沙特并没有独享石油带来的好处,每年都要向阿拉伯兄弟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援助,沙特还接纳了来自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万劳工,并且通过制定现代法规来保障他们的正当权益,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沙特的传统文化也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如沙特境内没有影剧院,但卫星电视、录像机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互联网发展十分迅猛,这些都对保持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严峻挑战。沙特文化新闻部设立了文化中心,专门负责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此外,沙特政府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对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宣传推介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们抵达利雅得的当晚,恰逢沙特第二十三届民族文化遗产节隆重开幕。虽然我们没有赶上开幕式,但沙特文化新闻部专门安排了半天时间,让我们有机会采访民族文化遗产节。一年一度的文化遗产节由沙特国民卫队组织,在离利雅得市约30公里的贾纳德丽亚民俗村举行。举办该节的目的,是要凸显伊斯兰教的历史作用和社会价值,挽救伊斯兰教所创造与推崇的传统习俗,将沙特民族文化遗产与现代化成就相结合,强化人们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了解、重视与保护。民俗村占地面积很大,内设沙特各地文化展示区,再现昔日社会的风貌。在手工作坊展示区,只见数十座低矮的泥坯平房连成一片,一些身着阿拉伯传统服饰的老人在示范制作日常生活用品或工艺品,如编草席、造猎具、做拖鞋、焊锡壶……遗产节期间还有民间歌舞表演、民族乐器演奏、古代商旅行进表演、赛骆驼、书展、诵读《古兰经》比赛等,内容丰富多彩,观众摩肩接踵,其热闹场面堪比春节期间中国北京的庙会。据统计,仅开幕次日,民俗村接待的观众就超过10万人。一位带着女儿来观看展览的男子对我们说:“这项活动很有意义,现在的年轻人不太知道传统文化了,这种生动有趣的活动能唤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把它们继承和发扬下去。” 

        沙特人深深懂得,只有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这是我们观摩沙特民族文化遗产节后得出的一个结论。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