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大力度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推开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申庄村村民陈志芳的院门,在两旁低矮土房的映衬下,贴有白色瓷砖的新房格外醒目。
44岁的陈志芳家有四口人,丈夫腿脚不灵便,赖以生存的只有退耕还林后剩下的2亩地。
今年,陈志芳家被原州区列为危房危窑改造救助户。想着政府能够提供12000元的建房补贴,陈志芳狠下心向亲戚们借了3万块,再从当地的银行贷了1万元,终于将房子建起来了。
在新房中,记者看到三间房间打通而建,房子里摆放着一台19英寸的彩电,一台洗衣机,房间还吊了顶,看起来十分漂亮。
“开春了我们就会搬进去住。以后儿子娶媳妇也不愁了。”说起这些,陈志芳露出了笑脸。
据彭堡镇分管民政的官员苏胜军介绍,仅彭堡镇,两年来有122户家庭享受到政府的建房补贴,搬进了新房。三年来,宁夏共有3.9万户、19.5万人从危窑危房改造工程中受益。
今年6月,宁夏又启动了危窑危房改造二期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帮助10万户、46万名贫困农民完成危窑危房改造,全部消除农村困难群众危窑危房。
危窑危房改造只是宁夏这个中国最大的穆斯林聚居区腾飞计划的一部分。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前夕,中国国务院第23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宁夏的未来谋划了蓝图。到2012年,宁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明显提升,基本解决城乡饮水安全问题,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5%,耕地资源得到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和谐社会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中国的西南边陲云南省拥有25个少数民族。全国22个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少数民族中,云南省有7个。中国扶持发展的6个特困少数民族中,有4个在云南。
“坚定不移地抓经济,切实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维护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稳定的关键。”云南省省委统战部部长黄毅告诉新华社记者,“政府尤其要帮助特少人口少数民族实现复兴。”
据介绍,中国政府在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设立了发展基金,首期投入11亿元,覆盖92个建设项目。
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1日迎来了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50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在社会经济各方面均取得了重大发展。1958年自治区成立时生产总值只有146亿元。2007年广西生产总值超5900亿元,分别比1958年、1978年增长41.8倍、14.1倍 。
2008年1月16日,中国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再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5月2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钦州保税港区,让北部湾经济区更加红火。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11日在南宁表示,中央将研究制定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政策,广西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
不久前中国确定的未来两年4万亿和年内1000亿元的扩大内需的投资安排,也给多民族聚居的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内获得了其中的33.2亿元投资,其中农林水牧6.62亿元,交通能源14.8亿元,社会发展5.9亿元,节能减排7250万元,廉租房、污水处理等方面4.86亿元,区内不少原定“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的项目,得以提前到“十一五”期间开工。
近几年,中国国务院相继出台了针对新疆、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政策性文件,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表示,这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将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在中国一系列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下,前三季度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势头,新疆、宁夏、广西和内蒙古的区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都超过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9.9%的增速。西藏今年也克服拉萨“3?14”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前三季度全自治区生产总值完成275亿元,同比增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