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我随妻去探望跑长途运输车的舅舅。刚进门,就听见舅妈在责怪舅舅又买了一本新地图,交通地图是司机跑长途时少不了的工具呀,舅妈说:“买地图我没意见,就是不该买这么勤!这不,去年年底才买的新地图,到现在还不到一年他又买了一本新的回来,家里的地图册都一大堆了,你说我能不怪他骂?”说着,舅妈从书房里抱出了一大叠各种交通地图给我们看,我粗略数了数,竟然有30多本。
等舅妈数落的差不多了,舅舅才不紧不慢地开始做解释,话语中似乎有些无奈。这几年他的地图确实换的勤了些,花的钱也多了些,但他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办法的事。舅舅是1983年开始当卡车驾驶员的,因为他经常跑长途,确实离不开交通地图,所以他的驾驶室里总有很多地方的交通地图册。他说,以往买一本地图册用上十年八年都没问题,而到改革开放以后就开始变了,地图的功能经常“失效”,往往是地图上注明的道路,而实际上却已经变了,只好每隔四五年换一本新版地图。到了80年代后期,交通地图的更新更快了,一般两三年就要换一本。尤其是进入了新世纪,竟然要一年换一本。舅舅说,最近一两年各地的道路、桥梁、街道加上一些新地名等变化更快、交通地图的内容更新也就更快,看来今后半年不换一次地图就不认路了。所以,这也难怪舅妈要常唠叨。
舅舅的一番解释,看似抱怨交通地图更新太快,其实从这件事能清楚地反映出各地交通建设发展之快。交通地图的更新实际上体现了交通建设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改革开放前,交通建设速度慢、规模小,难怪当时一本地图可以用上十年八年都没问题。现在,“要致富,先修路”,交通好了,路桥通了,才能促进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所以,无论国家与地方,在交通上的投入也逐年增多,路桥建设都采取高起点、大手笔、高规格且建设速度也不断加快,有了高速公路网,不少以往没有铁路的地方也修起了铁路;过江隧道、跨海大桥等先进的交通设施也逐年增多,而且将来还要修建更多的“高铁”、“磁悬浮列车”等更先进的交通设施。这不仅有力的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也大大地促进了百姓的生活。当然,正因为变化如此之快,交通地图更新能不随之加快吗?从这一点来说,许多驾驶员购买新版地图多花一些钱是值得的。舅舅和舅妈为常换地图而拌嘴,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的喜人成就啊。今后,交通地图的更新,还会更快更频繁呢。(胡晨 甘肃省敦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