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形成的范例-哈氏宗族简介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史料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中华民族形成的范例-哈氏宗族简介

来源: 时间:2009-01-10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中华民族形成的范例-哈氏宗族简介

 
  公元1452年,农历2月20日,也先部下平章哈剌,即鞑官哈喇卜丁和弟弟哈喇卜达(一说是:哈三、哈散、哈喇卜撒),由瓦剌入仕中原。
  三弟哈喇卜渊,于1450年正月,在瓦剌攻大同的战役中,被俘战殁。
  明实录有载:景泰、天顺、成化年间,哈喇卜丁累升为都指挥使(从二品),哈喇卜达为指挥使(正三品),隶南京锦衣卫,带俸。
  公元1469年,农历3月6日,哈喇卜丁老疾,子哈兴袭职,为指挥使,(正三品)带俸,按明代的卫所制度,指挥使是当时卫所的最高武官。
  哈兴出任河间卫指挥使后,将家由南京搬迁到河间,形成河间哈氏宗族。
  从此哈氏宗族分为河间哈、南京哈,两大族群。
  公元1470年农历6月6日,哈喇卜达卒,子哈忠袭职,隶南京锦衣卫带俸为鞑官指挥使(正三品)。
  明嘉靖年间,倭寇掠扰南京及周边地区,持续多年,烧杀之惨烈,抗倭斗争之艰辛,《明世宗实录》的记载历历在目,人民饱受倭患之苦,纷纷自发的组织起来,参加抗击倭寇的斗争。
  谭纶(1520-1577),抗倭名将,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倭寇逼近南京城下,官员惊慌失措,将士“怯懦不前”。
  谭纶曾请命在南京募壮士五百,击退倭贼。
  应征的南京哈氏族群,开赴东南沿海。
  谭纶、俞大猷、戚继光等,带领各路军民,历经10年,取得了抗倭胜利。
  因此南京的部分哈氏族群,根据当时的政策,留居到福建泉州的崇武地区。
  那里的哈氏族群,现在还有二百多人,已经改为汉族了。
  那里还保存着《明 “哈公” 祖墓》及两座墓碑,经考证,应该是哈喇卜达,第四代以后子孙的墓地,哈喇卜达的后裔,清代武状元哈攀龙,任福建莆田副将期间,曾多次到泉州崇武祭祖。
  福建泉州崇武地区的哈氏族群,现在还记得这段历史。
  献县哈氏族群,由福建或南京迁来,清初又分出一支到肃宁。
  清光绪十八年(1892),甘肃的哈锐,会试为进士,朝考入翰林。
  哈锐(1862—1932),字蜕庵,回民,其先祖于康熙初年由福建迁居天水。
  在考证中,至今尚未发现,福建有另支哈姓族群,哈锐也只能由此迁居。
  明代,哈氏宗族,生活在河间、南京、献县、福建等地。
  有的族群分支,有意识改变自己先辈移居直隶献县的时间和经过。
  将朱隸发动(夺取他侄子皇权)的靖难之役后,由南京水西门,迁居到直隶(今河北沧州运河两岸地区)的八大姓氏回回将领及其家属、混为一谈。
  将族群迁居的原因,与朱隸出征漠北(蒙古),俗称“扫北”,混为一谈。
  他们迁居到献县的时间应该在明代嘉靖35年前后。
  清代,以哈元生(1681-1738)为代表的哈氏宗族将领,在“改土归流”中崛起,哈氏族群经历了明代后期的低潮,又重新融入社会和国家的舞台,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这块土地,为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为西南地区的长治久安,贡献了族群自己的力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哈氏宗族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以哈元生、哈攀龙、哈国兴为代表的哈氏宗族近百位各级武官,被派遣到全国各地任职,绝大部分离开河间后,滞留或移居外地。
  云南昭通地区的回族“合”姓,原姓哈,是清初哈元生将军的后裔。
  出生在湖北汉阳的哈汉章将军家族,就是清王朝认定的哈元生将军的后裔。
  由安徽移居上海的哈世灵先生自述:父亲告诉我们是河间人,哈元廷的后代,哈元廷的哥哥叫哈元交,清朝乾隆年间来安徽太和。先祖定下:
  “世、鸿、尊、尚、国、必、成、九、继、元、仁、贤、崇、正、大、敬、孝、定、光、先”,二十字为行辈论次。
  清代同治年间,西北发生了陕西回民起义,也称“同治回乱”,当然这是不同历史或民族观的不同说法,史学界至今尚无统一的定论。
  我们不去探讨和争论这段历史的是非曲直,可以肯定的是:西北地区的哈氏族群也参与了这段历史,而且,对立双方中,都有哈氏族群的人,致使哈姓族群的分布由西北的陕甘宁,延伸到新疆和中亚各国。
  有一支哈姓族群,当年逃到新疆伊宁县皇宫村,他们的后人,哈月林先生,撰文叙述了清同治年间被迫迁徙到新疆的经过。
  以哈氏宗族的将领为荣,念念不忘自己是哈氏宗族的一部分。
  “生活在中亚的东干族里也有哈姓:“19世纪下半叶,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由白彦虎等率甘、陕、新疆的回族进入俄境内的后裔。
  东干族巳不使用穆,白、马、沙、黑,哈等单字姓,而是使用父子联名制,子名在前,父名在后。”   (摘自:《回族研究》1993年第4期 回族姓氏)
  清末至民国期间,河间地区自然灾害、战争等天灾人祸频发,贫困潦倒的族胞,背井离乡到外地谋生,致使族群移居。
  移居到外地的人数,多于原籍,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沈阳、本溪、丹东、长春、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西北等地。
哈喇卜丁的墓地在河间西郊,墓碑1994年重建。
  哈喇卜达在南京锦衣卫任职,卒后葬在河间果子洼,墓地已无。
  哈喇卜丁有六个儿子:哈兴、哈钦、哈聪、哈明、哈鑑、哈钺,称为六门。
  河间有份老家谱,(1452-1760-1790),记载着自哈喇卜丁起,13--15代左右族群谱系,即明景泰年间到清乾隆、嘉庆年间。
  经明清史考证,发现抄录的老家谱中,存在着错误和杜撰问题。例如:
  一、错误有:三门七世,哈义勇,武庠生、路安府参将,癸未进士。
    查证后:三门八世,哈义勇,(1676-1760以后),武庠生、路安府参将。
    康熙51年(1712年),壬辰科武进士第三名探花。
    (壬辰科:状元:李显光、榜眼:杨炳、探花:哈义勇) 
  二、杜撰有:一门三世,哈廷良,状元及第泰字协副将。
    查证后:哈廷良是哈喇卜丁的后人,一门四世,生活在明朝后期。
    武状元哈廷梁(1719-1789),哈喇卜达的后人,河北省献县人。
    乾隆17年(1752年)壬申恩科武举殿试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武状元。
    乾隆27年(1762年)任四川普安营参将。
    乾隆30年(1765年)任四川泰宁营化林协副将。
    (壬申恩科:状元:哈廷梁、榜眼:林建鼎、探花:马王泉)
  三、遗漏有:哈国龙,三门九世,连镇汛千总,后推守备。
    查证后:哈国龙,三门十世。
    乾隆四年(1739年)已未科武进士榜眼,授二等侍卫,全州参将。
    (已未科:状元:朱秋魁、榜眼:哈国龙、探花:罗英笏)
                             (摘自:中国历代武状元)
  哈喇卜达的子孙主要生活在南京、肃宁、献县、福建等地。
  武状元哈攀龙和它儿子哈国兴是哈喇卜达的子孙!
  哈廷梁是武状元哈攀龙的族弟。
  乾隆十七年哈攀龙的奏折中说:“...一甲第一名哈廷梁,亦系臣之族弟”。
       (摘自:台湾故宫博物院编,《乾隆朝奏折》第4辑474页。)
  
  例如:北京“风筝哈”是武状元哈廷梁的子孙。
  “风筝哈”是回族,祖籍河北河间县,其祖辈是考武状元时进的北京,后来中过武状元的哈氏家道中落...”。
  (摘自:人民日报2006.3.8、北京晚报、CCTV10《百变风筝哈》2008.3。)
  河间哈氏内“风筝哈、正兴斋哈、馆驿哈、戒酒居哈...等”,据了解都是根据祖上的职业特点而得名。
  哈喇卜丁和哈喇卜达是亲兄弟,20几代后人,各分支族群,现在没有什么联系,调查哈氏宗族历史和家谱时,互有排他。
  族群后人在全国各地成功者甚多,各行各业都有出类拔萃者,政府、军队里也有哈氏的高级干部,学术界也有中科院院士!
  海外也有哈氏族群,台湾、美国,生活者民国将领哈汉章将军的后人。
  哈汉章将军,清王朝认定的哈元生将军的后人,官派第二期留日士官生,民国北京政府的中将,将军府将军,历史上哈氏族群唯一的新军将领,1926年脱离军政界回家寓居,建国后曾在北海公园文史馆工作,1953年病逝,卒于北京。
  祖籍哈氏的人们,仍从事农业生产和作小买卖为生,整体的文化素质较低,经济基础差,观念较封闭,影响了族群的发展。
  历史学家白寿彝、马寿千、李松茂编著的“中国回族民族史”,第332页,将哈国兴(哈攀龙之子),哈攀凤(传说是哈攀龙之弟),误写成武进士。
  哈国兴(1732-1773)是将门之子,继承大业,但不是科举出身。
  因哈攀龙的影响,家乡盛传哈攀凤也是武状元,但史上无据,所有清史记载的武举恩科会考,均不见哈攀凤的名字。
  “中国回族民族史”第332页,哈攀凤参加武举的年代,与武状元哈廷梁相同,有可能传说的哈攀凤与哈廷梁是同一个人。
  献县、肃宁,瀛州镇(河间县),历史上均属于河间府管辖,所以哈氏宗族统称为河间人。
  河间哈氏的家谱于光绪年间修订,后保管不善,遗失!
  河间哈氏有三位族胞无偿自发地,对哈氏家谱进行了抢救性的搜集和登录。
  他们续写家谱,上溯到清同治、光绪年间,6-8代人。
  移居外地的哈氏族群,大多数没有办法续写。
  总体来说,哈喇卜丁族群的家谱,因缺少3-4代,即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无法整体衔接起来,查不清现在的河间哈氏各家出于哪支哪门。
  有的哈氏族胞整支移居它地,失去联系或改宗。
  有一支早年移居烟台蓬莱的哈姓,已经改为汉族,后人们还知道以前的宗教信仰,源于河间哈氏宗族。
  他们的宗谱: 万、年、基、本、恒、大、道、实、学、清。
  哈喇卜达的后裔,肃宁的哈姓家谱从哈攀龙记起:
  攀、国、文、纪、广、立、福、吉、明、登、金、殿、胞、战、英、旗。
  其中“攀”指:哈攀龙,“国”:指哈攀龙之子:哈国兴等,“文”指哈国兴之子:哈文虎、哈文彪等。
  历史上记载:哈攀龙的曾祖父:哈先闻,祖父:哈云、父亲:哈世荣。
  哈喇卜达的后裔,献县的哈姓家谱从哈庭梁的父亲记起:
  天、庭、国、富、兆、启、福、元、增、光、恩、普、荣、耀、万、年。
  考证哈氏宗族的代数:
  哈攀龙(1710-1760),之后已经15代。
  哈庭梁(1719—1789),之后已经14代。
  哈喇卜丁后裔第八代,哈元生(1681-1738)。
  哈攀龙与哈庭梁为族弟,与哈元生是同代或下一代人。
  他们之后应该在15代左右。
  河间哈氏本地族胞,应该在23代左右!
  移居外地的哈氏族胞,应该在20-22代左右!
  
  哈氏六世祖哈腾芳(郡庠生),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撰写的间“哈氏宗族内迁经过”一文,有些内容与明史资料记载的史实不符,其原因待考。
  
  元后明时期,蒙古分裂为:鞑靼部,兀良哈部,瓦剌部.
  瓦剌部即后来的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部。
  公元1368年-1456年,西域哈剌鲁人的哈拉部落,归属了瓦剌。
  “哈喇卜丁”的意为“哈拉部落”的“丁”。
  “丁”表示始祖是瓦剌的军事将领,哈拉部落的“首领”。
  公元10 - 15世纪,西域各族人,“凡名末有丁字者,皆摩诃末,穆罕默德信徒男子之美称”。
  “丁”音(Din)“迪尼”,按汉语发音可读或译为“丁”。
  “迪尼”为阿拉伯文“宗教的信仰”的意思。如:
  “安拉·迪尼”,(旧译为阿老丁),意为“真主的宗教”;
  “舍木颂·迪尼”,(旧译为赡思丁),意为“宗教的太阳”;
  “纳速刺·迪尼”,(旧译为纳速刺丁),意为“胜利的宗教”等。
  那时期回回人名末带丁的相当多,如职马禄丁、札刺儿丁等。
  这些人都是社会贤士,达官贵显,军事将领、学者专家、各界名流。
  始祖不是明代哈密的“哈剌灰人”,即瓦剌回回。
  公元1506-1521年,哈剌灰人才整体皈依了伊斯兰教,始祖于公元1457年定居中原以前已经是“摩诃末” 虔诚的穆斯林。
  始祖不是畏兀儿人,即现在的维吾尔人。
  畏兀儿人是回鹘人,也称回纥人,突厥铁勒部高车人,元、明时期居住在新疆的东部地区,信奉佛教,皈依伊斯兰教晚于哈剌灰人。
  明代正统14年(1449年)农历8月,明朝皇帝率领50万军队御驾亲征,在河北怀来“土木之役”中,被漠西蒙古瓦剌军队战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史称“土木之变”。
  后经双方和谈,于第二年,景泰元年1450年农历8月,明英宗被释放,并派500骑,在严密的安全保卫下,护送回京师。
  史载护送队伍由瓦剌的70家首领负责,在明英宗周围派了20名壮勇,围他而行,不离左右,即使明王朝派遣的使臣杨善也不得靠近,一直护送到京师紫禁城的南宫,方入馆驿休息。
    护送队伍70家首领中,有23家首领定居中原,没有返回瓦剌,其中包括哈剌部落的首领哈剌兄弟,成为河间哈氏宗族的始祖。
  
  公元1450年 8月,始祖奉伯颜帖木儿之命,护送明英宗朱祁镇返回北京。
  公元1454年,瓦剌部首领也先被刺杀身亡,蒙古再度分裂。
  公元1456年,东迁的哈萨克人建立哈萨克汗国,占领了巴尔喀什湖地区,始祖无法再返回家乡。
  公元1452年,农历2月20日,也先部下哈喇卜丁、二弟哈喇卜达(一说是哈喇卜撒),由瓦剌入仕中原。
  公元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御赐定居中原。
  明代景泰、天顺、成化年间,哈喇卜丁累升为都指挥使(从二品),隶南京锦衣卫,带俸。
  公元1469年,农历3月6日,哈喇卜丁老疾,子哈兴袭职,为指挥使,(正三品)带俸,按明代的卫所制度,指挥使是当时卫所的最高武官。
  哈兴出任河间卫指挥使后,将家由南京搬迁到河间,形成河间哈氏宗族。
  哈喇卜丁逝世的确切日期在明实录中没有查到,但是有如下记载:
  弘治三年(1490)十一月 乙未(17日),河间德州已有署都指挥,薛瑛等专官尔不必预。 (署:代理)                  (《明孝宗实录》卷045)
  上述记载说明公元1490年,农历11月17日,河间卫已有人代理,指挥使哈兴不在岗位。
  弘治四年(1491)十二月 丁卯(25日),鞑官都指挥病故者十四员,赐祭及棺木如例。                                 (《明孝宗实录》卷058)
  按明朝惯例,武官需要都督以上职务者病故者赐祭。
  公元1491年,农历12月25日,明廷特批鞑官都指挥病故者赐祭。
  明孝宗实录卷058的记载,为哈喇卜丁赐祭提供了依据,同时也说明他是在
  这一时期病故的,祖上传说:明王朝赐田40多亩,以田养墓地。
  他的墓地在河间西郊,碑文记述:“西北沙漠山后人氏,信仰伊斯兰教”。
  西北指元明时期的西域地区,沙漠指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山后指天山北麓、游牧于额尔齐斯河流域的阿勒泰、斋桑湖地区。
  公元1864年~1866年,迁徙到我国境内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以南、萨吾尔山以北、额尔齐斯河流域游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第186团场。
  始祖入仕中原后,他的子孙成为中国回族的组成部分,而他的家乡和部落成为哈萨克民族的组成部分。
  “哈拉不丁”部落融入哈萨克,哈萨克人的氏族部落观念保留至今,部落制度已经取消近百年,但每个哈萨克人都能牢记自己的氏族部落,至少要记住七代祖先的名字,严禁本部落的人通婚,因此“哈拉不丁”部落的人还在。
  始祖是明代漠西蒙古瓦剌部,游牧于阿勒泰-斋桑湖,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哈剌部落人,明史文献中称:迤西人、金山人、金山鞑靼人、瓦剌人、蒙古人、山后人等。
  《清史稿》卷三百十一,列传九十八,哈攀龙传中写到:
  “哈攀龙,直隶河间人,其先出回部”。
  清代的回疆简介: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清代两地统一后,称其北部为回部、南部为准部,合称回疆。
  清代时所谓的“回疆”自古是多民族聚居区,包括很多民族的前身在内,如:回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汉族、蒙古族等。
公元1452年,农历2月20日,也先部下哈喇卜丁和弟弟哈喇卜达(一说为哈喇卜撒),由瓦剌入仕中原。
  在明史等文献上分别记载为:哈只、哈散、哈三等。
  曾到麦加朝圣的人,为“哈只”或“哈吉”,阿文音译,意为朝觐者。
  哈散、哈三、哈桑是伊斯兰教同一个经名,只是中文写法不同。
  哈喇卜达不是他的名字,意思是“哈拉部落”的“达”。
  明代泛指蒙古官员为“鞑官”,称蒙古人为“鞑子”。
  哈喇卜达可以意译为哈剌部落的“鞑官”。
  哈喇卜达在南京锦衣卫任职,卒后葬在河间果子洼,墓地已无。
  
  元后明时期,蒙古分裂为:鞑靼部,兀良哈部,瓦剌部.
  瓦剌部即后来的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部。
  公元1368年-1456年,西域哈剌鲁人的哈拉部落,归属了瓦剌。
  始祖到中原定居后,部落改称“哈拉不丁”部落,住牧于巴尔喀什湖东北的斋桑湖南部地区。
  公元1864年~1866年,迁徙到我国境内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以南、萨吾尔山以北、额尔齐斯河流域游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第186团场。
  “哈拉不丁”部落融入哈萨克,哈萨克人的氏族部落观念保留至今,部落制度已经取消近百年,但每个哈萨克人都能牢记自己的氏族部落,至少要记住七代祖先的名字,严禁本部落的人通婚,因此“哈拉不丁”部落的人还在。
  哈喇卜丁墓碑上写到:“西北沙漠山后人氏”,西北指元明时代的西域地区,沙漠指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山后指天山北麓、萨吾尔山以西,斋桑湖地区。
  公元1450年 8月,始祖哈喇卜丁和弟弟哈喇卜达,奉伯颜帖木儿之命,护送明英宗朱祁镇返回北京。
  公元1454年,瓦剌部首领也先被刺杀身亡,蒙古再度分裂。
  公元1456年,东迁的哈萨克人建立哈萨克汗国,占领了巴尔喀什湖地区,始祖无法再返回家乡。
  公元1452年,农历2月20日,也先部下哈喇卜丁、二弟哈喇卜达(一说是哈喇卜撒),由瓦剌入仕中原。
  公元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御赐定居中原。
      《明英宗实录》记载的河间哈氏始祖定居经过
  
   公元1452年,农历2月20日,哈喇卜丁、哈喇卜达兄弟,俱以“哈只”的名字,入仕中原,隶南京锦衣卫,下面是《明英宗实录》记载的原文。
  景泰三年(1452年)二月,甲申,(20日),瓦剌也先部下指挥同知哈只、副千户哈只、(副千户)马黑麻、剌打、希儿等五人。
  命哈只及哈只、马黑麻,俱为旧职藩,剌打、希儿等俱授头目,并隶南京锦衣卫,赐钞币衣服房屋器皿等物。                (《明英宗实录》卷213)
         
         《明宪宗实录》记载哈喇卜达升职

  成化六年(1470)二月,丙寅(17日),升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佥事,朗六十为署都指挥同知。带俸指挥同知史,哈三为指挥使、王伦为署指挥使。羽林前卫指挥同知康兴署指挥使。金吾卫指挥佥事,张钦等为署指挥同知。
  俱以从征建州并荆襄等处有功,所司误列衔名,乱其等级,至是乃改授之。
                                            (《明宪宗实录》卷076)
  该记录记载了南京锦衣卫带俸鞑官,哈喇卜达,曾征战过建州或荆襄有功,经分析可能是荆襄地区,于公元1470年农历2月17日升职为指挥使。
        
        《明宪宗实录》记载哈喇卜达子哈忠袭职
   
  成化六年(1470)六月,癸丑(6日),命故南京锦衣卫带俸鞑官指挥使(正三品),哈三,哈子哈忠袭职。                  (《明宪宗实录》卷080)
  该记录记载了哈喇卜达,卒于公元1470年农历6月6日,子哈忠袭职。
  当时入仕中原的瓦剌武官,《明实录》上记载为“鞑官”。
  女真人入仕中原的武官,《明实录》上记载为“女直”。
  《明实录》上还有位女真人叫“哈三哈”,此人已经查证到出处,经历29年后,女真人“哈三哈”已由指挥使,(正三品),累升至都指挥使(正二品)。
  景泰四年(1454)八月,辛亥,屯河卫指挥使,哈三哈,先为鞑贼所虏,至是挈家来归,仍授原职,送南京锦衣卫带俸。   (《明英宗实录》卷232)
  成化十九年(1483)十一月,辛亥,(22日),泰宁等卫遣头目昂克土干等,海西者帖列山等卫,野人女真都指挥使,三哈等来朝贡马,赐宴并衣服彩段等物有差。                                      (《明宪宗实录》卷246)
  《明宪宗实录》有关于武官哈振的记载:
  
  成化二十二年(1486)二月,甲辰,(28日),甘肃守备,平凉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哈振,分守西宁。                  (《明宪宗实录》卷275)
  成化二十二年(1486)十一月,乙卯,(14日),停协守荘浪兼守西宁都指挥哈振俸三月,坐杀番贼,擅自朵首,故也。
                      (《明宪宗实录》卷284)
  成化二十三年(1487)十月,癸巳,(12日),罢分守荘浪左参将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田广,甘肃游击将军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使吴玉,分守西宁陕西都司都指挥佥事哈震。                              (《明孝宗实录》卷005)
  
    哈喇卜丁后人的明时期家谱中,没有哈振的名字,现在没有哈喇卜达后人那时期的家谱,不能认定哈振谱系,待考。
  根据年代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很可能是哈喇卜达的后人。
  公元1470年农历6月6日,哈喇卜达卒,子哈忠袭职,16年后,哈振,分守西宁。
  
  始祖是明代漠西蒙古瓦剌部,游牧于阿勒泰-斋桑湖,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哈剌部落人,明史文献中称:迤西人、金山鞑靼人、瓦剌人、蒙古人、山后人等。
  《清史稿》卷三百十一,列传九十八,哈攀龙传中写到:
  “哈攀龙,直隶河间人,其先出回部”。
  清代的回疆简介: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清代两地统一后,称其北部为回部、南部为准部,合称回疆。
  清代时所谓的“回疆”自古是多民族聚居区,包括很多民族的前身在内,如:回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汉族、蒙古族等。
始祖入仕中原的年代和起因
  
  明代正统14年(1449年)农历8月,明朝皇帝率领50万军队御驾亲征,在河北怀来“土木之役”中,被漠西蒙古瓦剌军队战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史称“土木之变”。
  后经双方和谈,于第二年,景泰元年1450年农历8月,明英宗被释放,并派500骑,在严密的安全保卫下,护送回京师。
  史载护送队伍由瓦剌的70家首领负责,在明英宗周围派了20名壮勇,围他而行,不离左右,即使明王朝派遣的使臣杨善也不得靠近,一直护送到京师紫禁城的南宫,方入馆驿休息。
    护送队伍70家首领中,有23家首领定居中原,没有返回瓦剌,其中包括哈剌部落的首领哈剌兄弟,成为河间哈氏宗族的始祖。
  沧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的发表的《沧州回族渊源及发展》一文中写道:
  沧州回族的迁入,大致可分为六种原因。
  1.战争
  即通过对外战争,使中亚地区波斯、突厥人进入京都诸路(含沧州);通过国内战争,使外地回族将士落足沧州。
  2.经商
  沧州优越的经商条件与回族善于经商的特点,决定了沧州是四方回族商人理想的落足之地。
  3.官居
  即出任官职或随龙保驾携眷落户。
  4.移民
  其中可分三种情况,一是奉旨迁来占产立庄;二是随迁仆从百姓;三是被发流罪。
  5.逃生
  即逃荒、避难而来。
  6.投亲
  即因种种原因投亲靠友而来。
  
  摘自:沧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的《沧州回族渊源及发展》一文。
  发表在“宁夏社会科学“1994年 第5期。
  
  摘录注释:
  沧州地区,明清时期称沧县,那时期,瀛州(河间县)、沧州、献县、肃宁,隶属河间府管辖,明清的历史文献中统称为河间,这一地区的人,统称为河间人。
  现代沧州已经成为地区,河间、献县、肃宁,属于沧州地区管辖的县级市或县。
  文中第三种迁入沧州地区的“官居“即出任官职或随龙保驾携眷落户。
  指的是:河间哈氏宗族的始祖入仕中原,到河间定居的历史。
  在我国明朝,皇帝被俘,后被护送回来,只有明英宗朱祁镇。
  事情发生在公元1450年农历8月。
    指的是哈剌兄弟护驾明英宗朱祁镇返回北京的历史,即哈氏宗族由西域定居中原的历史。

               “金山人”
  
  在考证哈氏宗族的历史中,遇到祖籍以外,散居各地的哈氏族群,有不少族群的先人或当代人,起名“哈金山”,并解释说:祖上是“金山人”。
  历史上的“金山”即今阿尔泰山。
  《明实录》和其它历史文献中,有“金山人”和“金山鞑靼人”的提法。
  据明王朝宫廷文献《明实录》和其他明史文献记载,对漠西蒙古瓦剌管辖的阿尔泰山一带,今哈萨克斯坦的斋桑湖地区、我国新疆天山以北的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流域,驻牧的游牧部落称“迤西人”或“金山鞑靼人”。
  额尔齐斯河也称“黑额尔齐斯河”,“黑”在突厥语中为“哈喇”。
  因此,游牧在这一地区的部落也称“哈剌部落”。
  他们早在公元10世纪左右,“哈剌汗国”时期,先后接受了伊斯兰教。
  “哈剌汗国”后期,改称为“哈剌鲁人”。
  公元1211年自愿降服了成吉思汗,参加了蒙古人的西征和灭西夏、南宋的战争,成为蒙元帝国的组成部分,这个时期已经改名为“哈剌鲁人”。
  “哈剌鲁人”即我国唐代突厥诸族一部的“葛逻录人”。
  公元756年,迁徙到巴尔喀什湖地区,达700年。
  公元1456年,哈萨克人东迁,巴尔喀什湖地区的“哈剌鲁人”融入哈族。
  信仰伊斯兰教的“金山鞑靼人”并不是漠西蒙古人,即卫拉特人,在卫拉特人的族谱里没有“哈喇部落”,卫拉特人在明中期后,部分皈依伊斯兰教时,称“哈喇灰人”,比“哈剌部落”皈依伊斯兰教晚几个世纪。
  汉族的习惯要有个姓氏,张、王、李、赵...等。
  游牧民族没有姓氏,到中原定居的“迤西金山鞑靼人”,起汉名,贯以姓氏,还姓和自己族源有渊源的哈姓者,从现在已经查证的资料来看,明中期以后,只有哈剌兄弟二人入仕中原后,他们的后代姓“哈”。
  因此起名“哈金山”者,应该是哈剌兄弟的后代。
  因为清代光绪年间续写的家谱在已经遗失,经目前而言,很难查清隶属那支那代,待各地的资料逐渐完整后,可能会有人们期望的结果!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