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民族性格特征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民族风情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回族的民族性格特征

来源: 时间:2009-01-1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一、回族来源几说
关于回族的来源,是涉足回族史领域首先遇到的问题,也是回族族称的相关所在,历来论者颇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巴种观点曾经流传。至于其中有将族称与族源分别论述、有将二者混合为一的,各人自会分辨,不再一一区别。具体为:
1.回国人说。此说最为流行,认为回族主源为13世纪随西征蒙古军东来的中亚、西亚回回人,影响较大。白寿彝、林干等人均持此说,这也被认为是明代以后“回国教”观念形成的根源。
2.回绝、回鹘。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最早持此说。屠寄《蒙兀儿史记》进而言“回回”为“回绝之音讹”。清代及其后的魏源、洪钧、丁谦、陈垣、岑仲勉等均沿续并肯定了这一观点。但大多又为指证“回回”这词源,对其族源不一而足。
3.突厥说。徐珂《清稗类钞》、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等持此说。其以流溯源之片面性不言而喻。
4.阿拉伯说。李光廷《汉西域图考》持此说。回族民间亦有类似朴素说法,甚有“回回”为唐代阿拉伯人“去了又回”和冻来平叛阿拉伯士兵因想家而念叨“回(家)”。“回(家)”这传说。
5.波斯说。冯承钧《景教碑考》引王旭语而持此说。其以点概全之误亦很明显。
6.九姓胡说。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持此说。后人多以其为误证。当代学人高郜先先生徊回源流考论》独钟情于此说。并为此披波溯源,一探幽证左,独辟度径,可为一家之言”
7.大食蕃客说。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持此说;教内学人多有持赞同态者,其将民族上限绵延的做法可以理解。
8.汉回同源说。周开庆《西北剪影》及国民党内要员多持此说。“这是国民党政府不承认回族为一单独民族成份之谬误的流传。
以上8种来源说,高嵩先生在其专著《回回族源考论》①中有详细的评价,此不细述。而关于回族来源近几年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回族是以元代前后进人中国的中亚、西亚各族人为主体,汇合了唐宋时进人中国经商、传教、求学等而定居的一部分阿拉伯、波斯人后裔、并融合了中国境内各民族(主要是汉族)成份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民族。至于其族称之演变,可以令人信服的说法是,“回回”一词,是从唐宋时期的回给、回鹘音转而来,元代回回,主要用以称呼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西亚诸民族,但有时又泛指一切西域人或色目人,要作具体分析;明代回回,既有“穆斯林”之义,又有“回民”之义,要加以区别”清代至民国的“回回”,已有明确的民族意义的划分,并有将国内各信仰伊斯兰教民族不准确地区分为“缠回”、“撒拉回”、“番回”、“汉回”等的做法,”“回回”一词所蕴含之民族与宗教意义开始混淆,因而又普遍有“回教”、“回部”的称呼;新中国成立后才明确将回族加以确认,“回回”专指这一民族而言。
二由“回”字释义购的几个象征意义看民族性格特征
回族一经形成,便以其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光耀史籍,留下许多感人的佳话。由于多源的民族构成与多彩的民族文化,塑造了回族丰富的民族个性,要全面概括这种个性显然是比较困难的,前人也曾尝试从各种角度,诸如革命史、团结史、交流史、文化史、经济史等等论及于此。这里仅以族称为限,望文主义,阐发回族比较典型的民族性格特征。
(1).《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之“回”释义。(1)《辞源》之“回”字有9种辞释。分别为(1)环绕,旋转《诗·大雅·云汉》“悼彼云汉,昭回于天,”(2)掉转。《楚辞》屈原《离骚》:“回联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3)返回。唐刘禹锡《刘宾客集》二四.《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尖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4)违背。《诗·大雅·常武入“徐方不回,王日还归。”(5)邪僻。《诗·小雅·鼓钟》“淑人君子,其德不回”。(6)量词。一次叫一回、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二六《上白帝城》诗。“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7)章回小说一章叫作一回。(8)伊斯兰教旧称回教、(9)姓。见《广韵》,《明史》有回满住。其词组中“回回”与回族无涉,唯有“回教”、“回国历”之词与回族相关③。
(2)《辞海》中“回回”条之④解释为“民族名、古国名或信仰伊斯兰教的人。〔1〕在宋人的《梦溪笔谈》和《黑鞭事略》中,指的是回骼;在《癸辛杂识》和《辽史》。中,指的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和国家。〔2〕在《元史》和《元典章》中,主要是指伊斯兰教和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如回回法、一回回寺、回国令史、回国人等八幻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主要指回族即回回民族,如回回人(简称国人或回民)。有时指伊斯兰教一,如回”回教门、回回教(简称回教)。清代又对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少数民族多加称为‘回’,如称新疆维吾尔等族为“‘缠回’,称甘肃东乡族为‘东乡回’,称青海撒拉族为‘撒拉回’,并把新疆称为‘回疆’、‘回部’等”④。
(3)《汉语大字典》中“回”字之(14)释义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河南、河北、青海、山东、云南、安徽、新疆和辽宁。《正字通·口部》:“回,回回,西域大食国种也,陈、隋间人中国”《清会典事例·户部·屯田·新疆屯田》:“所裁屯兵熟地三千亩,拨给回民耕种,免其交粮,俾回民生计益臻宽饶。”⑤
(1)此“回”字形同古代铜钱。可用以比附回族的商业民族源头及其擅长经商的民族性格特征。
众所周知,回族最古的民族源头与其先民阿拉伯、波斯等穆斯林商人的远赴中国经商有关。大量穆斯林商人.旅行者、宗教人士的东来,带来的不仅是中国伊斯兰文化的渊源及中国人对它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回回民族后来形成的契机及其商业理念与传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宋东南沿海及内地一些城市商业文化的开创,离不开这些东来穆斯林善客的功劳。值得一提的还有,近年一些研究者提出,从唐开元以后至明代中期,我国东南沿海商业城市的崛起以及明代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都与穆斯林商人有关,是东来的穆斯林商人带来的商业文化与城市消费观念刺激了城市大众的传统生活方式与社会行为,并带动起相关的手工业及其它相关产业,因而扩大了城市经营的范围、提高了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产生了特殊的城市地主阶层。从而推动了一些工商业城市的持续繁荣。如果这一结论得到肯定,则这时的穆斯林蕃客的贡献已不再局限于一般而言的增加国库税收 推动商贸交流等领。
正因为有了善于经商的传统、所以唐宋时定居中国的穆斯林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各地文人记其生活多以侈华而形容。另外,由于善于经营,所以在蒙古兴起前,穆斯林商人在北部草原、南部渔疆、东西部交通要道不约而同受到重用,许多人在蒙古统一中国后把持经济要害,在政治上享有很高地位的同时,在经济上也享有特权,无独有偶,蒙语“回回”的汉写词“撤尔塔黑台”之原意即为“商人一,虽说回族擅商不一定与此有关,但至少可以肯定,在元代统治者的心目中,回国人多出精明能于的商人。
此外,由于从上而下较好的经济环境、政治地位,所以元初大部分处在征服与奴役阴影中的广大穆斯林群众能迅速振作起来,重新投人欣欣向荣的开拓垦殖、建设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环境、参与创造中华文明的道路。这也是造就回回民族作为“个新的人文共同体迅速形成的内在精神动力。所以说元代回族先民历史是一个奋发进取、充满向上趋势的朝气蓬勃的历史。又正是因为独特的商业文化传统,所以在明代东南沿海对外商贸断绝的情况下,回族商人转而对内开拓贸易领域,在促进东南沿海工商业城市繁荣的同时,在西北广大内陆,也把这种商业经济发展成一定气候。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早期回国先民的商业活动,为西北地区带来了一个新的民族成分。元明清以来的西北回族商业活动,促使了西北地区商业经济的发展,这对于加强西北地区与内地及沿海的经济联系、从经济基础上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近代以来西北回族的商业活动深人到西北蒙古、藏族及新疆南北边疆地区,从客观上密切了西北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酉北地区兰州、西宁、银川、西安、乌鲁木齐、张掖、酒泉等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历史上西北回族的商业经济活动有密切关系。临夏 夏河、吴忠、同心、宝丰、石嘴山、三营、平凉、张家川等西北重要集贸市场的形成,则是西北回族社会商业经济的直接结果。”⑦在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今天,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了,许多地方甚至把大力发展回族聚居的地区商品经济写进了2010年政府发展规划纲要。
(2)此“回”字形状还形象地揭示了回族性格特征中“一刚”、“一柔”两个突出特点。正如马经先生在《略述云南四位回族代表人物的政治思想》③中所说的那样:“所谓刚;包涵智慧、勇气、诚信、忠义这样一些品性强,主要指强权,即统治阶级或者统治民族中的强霸政治、高压政策等。所谓柔,意思是宽仁、忍让、和平、友爱等。弱指的是弱小民族或者弱小国家,也包括处在困难境地的社会底层。”“刚而敌强,柔而友弱”的思想观念及其行为,充分体现了回族及其文化形成过程中塑造出的民族特性。“刚”是因为既包含了伊斯兰文化中的强韧、冒险、勇决、坦然面对生死等特征,又包含了儒家文化中的信、义、诚等道德,因而表现在具体行为中才会果敢、无畏、慷慨赴义不容辞,“柔”是因为回族先民经历了开放的东西方文化大交流的历史背景,加之有国破家亡、万里远徙的切肤之痛,又处在重建家园、宽容友好。和平共处的立足环境,经历了再生的艰难过程,故而具有宽容的胸怀;友好的态度以及对和平的真心渴望。这才有回族人外圆内方、外柔内刚的显著性格特征,如同锦里藏针,宽松柔和相安无事,相反遇压愈烈.反抗愈强。这从回族历史人物、回族群众为人处事中处处体现出来,不—一列举。
3。“回”.此“回”字如同两个城廓的围成,它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回回民族形成时主要的分布格局与所处的文化环境。从人口分布上来讲,虽然回族先民在元代进人中国后。因征战、驻屯、劳役等原因有小的聚居,主要在水陆要津及交通沿线成点状布局。但从大的范围来看,还是处在汉民族的包围之中.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在汉族文化的汪洋大海中如同一个个孤悬的“小岛”,虽然奇特但要生存离不开与汉文化交流的一叶“扁舟”。这一个个文化“小岛”,要想加强、保持“岛”与“岛”之间不间断的联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每个“岛”与周围“海洋”的联系,换句话说,即回汉之间的文化交流.非如此,没有前途。这样,对回族来说,其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难免受汉族大文化的浸润,这也就形成回族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也即是回国民族的一个显著特征,即与汉文化、汉民族有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这也可看作是回汉民族关系的一个主流特征。回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明代的同化政策加速了这种融合与交流,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实际上,回族中的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这一点,近几年的研究更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回族文化在明代的定型与巩固也客观地印证了这一点。这也是我们深刻理解回族文化当代发展轨迹时所必须明确的。
4这两个同心圆代表了回族对内、对外的两种凝聚力,其“圆心“始终不离中华热土这一立足根本。历史上的回回民族以具有较强的民族凝聚力而倍受注目,无论是说“行资居送,千里不持粮”,还是说“天下回回是一家”、“同类亲厚”、“回回见面三分亲”、“回回心齐”,都表明了这种强烈的抱团意识,心理情感的一致内向性。这一现象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社会原因。回族先民以外来民族身份客居中原,除开宗教信仰、文化背景、政治命运等共同因素外。心理感受的一致性是其走向一个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因素,辗转千里、历经艰辛,进人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与内部成员间互相寻找依靠是自然的心理反映,因而能够凝结成一个个坚固的群体,这一个个坚固群体就构成了回回民族的强大内部凝聚力,伊斯兰教的共同信仰、汉语的通用并保留一些外来词汇、风俗习惯与思维方式的趋同、经济生活的大致定型等等,义加强了这种凝聚力,使之成为民族经历艰难险阻的内在支柱,在民族发展中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成为民族性格的特征之一保留至今。
同时,由于回族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诞生、成长,回族又是在中国大地上孕育生成,因而中华文明中先天的向心力又对回族文化施加了巨大的影响;更由于回族广泛分布于汉族人民中,与汉族人民与生俱来的亲缘关系贯穿于民族形成的始终,回族文化中对汉族文化的吸收、消融体现在文化要素的各个方面共同的政治、经济命运、相似的文化认同心理、广泛的社会交往与联系,促成了回族对外部大环境的依赖性,因而构成了其中与中国主体社会相一致的中华民族大凝聚力,这在祖国利益受到侵犯时回族人民的强烈反映中生动地体现出来。
因而这种对内、对外的两个凝聚力组成了回族民族精神中的两个层次;外部象征国家,体现了回族民族精神中的国家性,在今天表现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基础上的共同进步;内部象征民族。体现了民族精神中的民族性,在今天表现为积极开拓进取,振兴民族经济、文化,为社会繁荣而多做贡献。争取以新的姿态步人21世纪。
三、由“回”字喻意释民族性格特征的深层内涵
回族为外界所特别予以关注的某些典型性格特征,与回族源于伊斯兰教的一些传统伦理道德观有很大的关系,这里仅择其中与“回”、字有关的一些地方加以阐释。
《古兰经》中多次提到“真主使他所意欲者享受宽裕的给养或窘迫的给养。他们因今世的生活而欢喜,然而今世的生活比起后世的生活来,只是一种(暂时)的享受。”(13:26)
王岱舆在《正教其诠》中解释“回”字说:“益回者,归也。由尘世而归于真一、若镜之回光”.“夫回光有二:日‘身回’、曰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