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驻华大使馆文化处与中国文化部亚非处共同举办了中国著名作家、中国前文化部长王蒙先生的《伊朗印象》首发式。首发仪式于2007年11月28日在伊朗驻华大使馆举行,许多作家、记者、伊朗学专家和中国文化部的代表参加了首发式。
在首发式上,伊朗驻华使馆文化参赞穆罕默德·贾瓦德·阿高杰里发言指出: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一是宣布中国著名作家王蒙先生的佳作《伊朗印象》一书正式出版发行,二是感谢王蒙先生为此书付出的心血和不懈努力。在中国作协和文学界,他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在文学艺术手法上的创新与内容上的别出新意,征服了其他作家和研究者,他生动流畅的笔触得到读者的青睐。
王蒙先生的文学创作以小说为主,在过去五十多年,共发表长篇小说八部,中、短、微型小说十余部,评论集十余部,散文集十余部,古典文学研究三部,旧诗集一卷,新诗集二卷,1986年出版《王蒙选集》四卷,并有取自英语和维吾尔族语译文。1993年出版《王蒙文集》10卷,2003年出版《王蒙文存》23卷。2003年以后,他连续发表了《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青狐》、《王蒙与他笔下的新疆》、《王蒙新世纪讲稿》、《王蒙活说红楼梦》、《尴尬风流》、王蒙自传《半生多事》等重要作品。《伊朗印象》经典巨作的出版,更加丰富了他的文学创作宝库。我们伊朗人看到中国最著名的作家撰写出伊朗书籍,感到无比自豪。
令人欣慰的是,在伊中两国文明发展史上,两个文明古国的作家和学者们在各个领域撰写了许多书籍和文章,每位作家的作品都为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关系创造了环境。毋庸置疑,《伊朗印象》这部书,同样将为加强伊中两国的友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中国人民,特别是为中国青年一代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伊朗伊斯兰文化与文明将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各位朋友,可以大胆地说,每一位去过伊朗的人,都认为伊朗是一个文化灿烂、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的文明国度,那里有幽美的景观和迷人的古迹。毫无疑问,伊朗灿烂的文化,历史传统,深深地震撼了这位著名作者的心灵,他回国后,开始着手创作他的《伊朗印象》。许多人去过很多国家,但都是走马观花,没有留下印象,更没有留下著作。而王蒙先生在访问伊朗后,用犀利的笔锋记录了他对伊朗的深刻印象,创作了一部《伊朗印象》佳作。这部著作言简意赅,内容丰富,真实而又公正地反映了他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所见所闻。客观公正地看待事物是每位作家的职责和使命,在此方面,王蒙先生做得更加突出,这也是他荣获日本创价学会和平与文化奖的关键所在。
各位来宾,如果我们仔细阅读《伊朗印象》的第113页,就可以看到王蒙先生那敏锐深邃的洞察力,他从伊朗短暂的访问中,感悟到了伊朗伊斯兰文化的深厚底蕴,每一位读者,从他的作品中都能够学到如何去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如果与其他民族交往,如何去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这里有一种多位一体的尊崇和珍爱。伊斯兰是至高无上的信仰,在这样一个信仰的光辉照耀之下,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天地。”
尊敬的作家们,现在,伊朗已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无论是古老的波斯文明,还是现代的伊朗伊斯兰革命,都体现了伊朗人民不畏强暴、求索进取、力图发展的顽强拼搏精神,正如作者所说“应该正视,应该理解,应该交流,应该相互学习”,而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抱着公正、客观的态度去了解和认识对方,不能有任何主观意识的其他目的,这一点在王蒙先生的《伊朗印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我们希望王蒙先生再次访伊,同时也希望中国其他作家访问伊朗,从各个角度,介绍美丽的伊朗,使中国人民更全面地了解我们的国家。西外,也希望伊朗作家访问中国,著书立说,向伊朗人民介绍地大物博的中国,祝伊中两国文化交流日益发展!
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于兴义先生在发言中,代表中国文化部对《伊朗印象》一书的成功发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感谢伊朗大使馆对该书的出版工作给予的支持。她说,中伊两国都市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友谊和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两国建交三十年来,在双方领导人的共同推动下,中伊文化交流呈现出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良好态势。王蒙先生2006年的访伊之旅,为中伊文化交流与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说,《伊朗印象》这部作品是王蒙先生对伊朗之行所见、所闻、所感的总结和提炼,为中国民众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伊朗。该书的出版是中伊两国文化交流史的重要事件,它进一步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加深了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他希望中国媒体和读者能够关注《伊朗印象》,从中了解和发现真实的伊朗历史、文化和现状,也期待双方继续以此为契机,推动中伊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中国山东友谊出版社副社长丁建元先生在简短的讲话中表示:王蒙先生用犀利的笔锋所著的《伊朗印象》一书将成为加强中伊两国关系的重要桥梁。
伊朗驻华大使曼苏里阁发表讲话指出:下今天我们很高兴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举行《伊朗印象》首发仪式,这是一部笔锋犀利的著名作家对一个既有悠久历史,又不失现代发展风貌,其人民勤劳勇敢的国家而著写的巨著。
当今世界,为了建立和平与稳定发展,需要各族人民之间加深了解与认识,学者、思想家和作家的友好交往对各民族之间如何相互了解与认识,对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关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现今,正处于历史敏感时期的伊中两国人民为在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全面发展做出努力。两国人民可以通过交流经验、交流新的成果,加速发展。伊中两国有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两个拥有古老文明和灿烂文化的人民,很早以前就着联系。两国通过丝绸之路建立了经济、文化关系。两国文化都谴责任何侵略行为,都主张保护自身传统价值。在历史上,两国人民英勇抵抗了侵略者。鉴于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便是被侵略、被侵占,两国人民独用自己的文化战胜了侵略者的文化。
假如说过去因没有便利的交通和通讯,导致各民族之间缺乏了解与认识,那么当今通讯及交通发达的时代,由强权控制的媒体都为强权者的利益说话,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宣传一个民族。
在通讯发达的时代,友好交往不但不能减少,而且有必要加强交往。伊朗和中国,在这一历史发展时期,积累了类似的经验。两国在发展科技的同时,更加注重道德价值观,注重东方的理念观。尊重其他民族,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主张保护世界多文化是伊中两国人民共同的特点。
去年,王蒙先生应伊朗伊斯兰文化联络组织的邀请去伊朗访问,他的伊朗之行收获颇丰,王蒙先生在短暂的时间,还在伊朗大学和科研机构发表讲话,向伊朗人民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和文明,并与伊朗作家进行座谈,起草了城里一种作家协会的谅解备忘录,他与几十位伊朗文化界知名人士的座谈中介绍了中国社会的文化氛围。
他的伊朗之旅可以视为是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将为两国作家和思想家建立联系提供便利。他用自己高超的写作能力记录了在伊朗的所见所闻,这部书籍图文并茂,清晰地解析了伊朗的点点滴滴,把美好的伊朗之旅永远留给了人们,和人们共同分享着他的伊朗之旅。
王蒙先生曾向中国社会推出了诸多珍贵文学作品,由许多作品已经翻译成其他文字,让世界各地的文化友人受益。《伊朗印象》一书将为加强两国文化交流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王蒙先生从伊朗回国后,我们见了面。他认为伊朗之旅将使自己永远的回忆,他认为伊朗人民朴实、真诚、友好。伊朗精美的艺术品和博物馆中的珍贵文物,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访伊期间,他亲临伊朗市场、街道、公园、电影院,深入伊朗民间。他著述的《伊朗印象》将为中国人民全面了解伊朗伊斯兰打开一扇明亮的窗口。
我对王蒙先生,不辞旅途辛苦,回国立即着手创作这部作品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王蒙先生最后发言说,“伊朗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同时又颇具神秘色彩。中伊两国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从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一直延续至今。伊朗是友好、和平之国,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相信,伊朗的美景、历史和文化,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了解。当然,我眼里并不只是追求中国读者,我还希望这本书能广泛发行,让欧洲人、美国人都能更公正、全面的了解伊朗。会议最后,伊朗大使向王蒙先生赠送了礼品,并播映了伊朗文化遗产与旅游局拍摄的伊朗旅游景点纪录片。
伊朗贾姆杰姆电视台记者还采访了出席首发式的知名文化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