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财经杂志在指尖轻松跳动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人物访谈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让财经杂志在指尖轻松跳动

来源:慧聪传媒资讯频道 时间:2009-02-12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人物介绍:

  张莺,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新媒体部主管,《第一营销》杂志主编。

  杂志介绍:

  销售与市场的电子杂志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互动杂志。在内容上,我们将专业内容整合成为网络富媒体形式,一改财经杂志以往过于严肃和刻板的传统面貌,运用音频、视频、动画、漫画、图片等各种多媒体表现形式,使杂志变得更易读、更好看;而且,P2P技术为杂志提供了实时阅读追踪系统,不仅让读者与编辑之间有所互动,更是让读者与读者之间增进了沟通。

  其中,《营销》(2007年12月正式更名为《第一营销》),是于2006年2月(2006年12月之前是双周刊)正式推出的月刊杂志,旨在为中高层营销职业经理人提供前瞻、前沿、前卫的营销理念。《第一营销》传承《销售与市场》一贯专业严谨的办刊精神,并结合网络阅读习惯及特性,在内容上更侧重于关注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关注新营销方式,关注新锐营销群体,以独特的视角解析当下热点营销话题。目前当月下载总量超过80万人次,并被各大发行平台列为精品电子杂志。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世界的不断融合带领人们奔向信息传播多维感官时代,电子杂志如何将“东家”多年来建立的美好声誉传承至新媒体的沃土?《第一营销》如何突破以往单向的传播维度?颠覆传统媒体的叙述方式,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互动杂志?如何在纷繁的网络世界中找到传统媒体的发展之地?我们采访到《第一营销》主编张莺女士。

  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互动杂志

  销售与市场推出的第一本月刊电子杂志——《营销》(2007年12月正式更名为《第一营销》),他们目的非常简单,旨在为中高层营销职业经理人提供前瞻、前沿、前卫的营销理念。《第一营销》传承《销售与市场》一贯专业严谨的办刊精神,并结合网络阅读习惯及特性,在内容上更侧重于关注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关注新营销方式,关注新锐营销群体,以独特的视角解析当下热点营销话题。目前《第一营销》的当月下载总量超过80万人次,并被各大发行平台列为精品电子杂志。

  《第一营销》在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互动杂志也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程。栏目上的大变动就有三次。最初的时候,《第一营销》仅仅将平面媒体的信息转化为网络媒体信息,将很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设计上,但是创作团队发现,这种转化仅仅是形式上的转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互动杂志。后来,《第一营销》杂志就更广泛地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包括细化内容部分,建立直播间,加大内容的制作,从返回的数据信息显示,很多人对案例很感兴趣,对名人采访很感兴趣,那么在内容上,《第一营销》就加大这一部分的内容。

  平面媒体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因为平面媒体的读者都是泛读者,都是隐性的读者,很多人买杂志,但杂志社却不知道他们的喜好是什么,因为没有互动,没有沟通,但电子杂志正是利用了网络技术很好地规避了这种缺点。创作团队一直非常重视与读者互动,以后也将在此方面继续优化,坚持走下去,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互动杂志。

  让沉闷的财经杂志在指尖轻松跳动

  1、杂志风格——设计轻松却不失厚重

  很多人在阅读《第一营销》后都会有一种感觉,它似乎摆脱了财经类杂志一贯的严肃和刻板的面貌,增进如真人漫画故事、互动情景剧、实时调查与自测等更为鲜活、时尚的内容,让我们在轻松阅读中完成了一次营销方法的旅程。

  张主编提到“整合”不是照搬,也不是简单的变通,《第一营销》这本电子杂志会根据网络的阅读特性与行业侧重,结合各刊杂志定位策划内容进行创作,有些内容是销售与市场的经典文章,有些是作者自荐的原创文章等等。所以电子杂志应该是基于销售与市场庞大的内容资源产生的一个网络产品,并不是平面杂志的一个扫描版,但却因为创作的定位和操作的专业而不失杂志的内容厚重。

  2、内容细分——更贴心的读者群

  杂志社根据读者群层级的不同,进行了内容细分。《第一营销》较销售与市场另一本《INMART》电子杂志,更适合中高层营销经理人。而《INMART》则是为刚入营销领域的年轻人量身打造的大众化工作手册,更侧重于实用的营销技巧和方法。张莺提到,2008年将是电子杂志关键的一年,也可以说是博攻的一年,杂志社还将会针对不同的行业或领域关注的差异进行细分,形成一个营销管理类电子杂志集群。在原来两本电子杂志的基本上,出版更多的电子杂志和电子书。不管是用于培训,还是分享,还是个人学习,都可以在销售与市场上找到适合自己的电子读物,张莺在采访中几次强调了这一点。

  她说,营销不是科学,而是一种工作方式,我们提供的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方式。

  3、你就是《第一营销》的创作者

  《第一营销》电子杂志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实时阅读追踪系统,这样不仅让读者与编辑之间有所互动,更是让读者与读者之间增进了沟通。让读者的感受、体会真正融入电子杂志,使电子杂志成相互沟通的平台,共同的创造物。读者参与的方式非常多,一是可以发MAIL,二是可以直接在电子杂志参与评论,并能即时更新。或者将自己的营销故事拍成视频发到杂志社,甚至,每个月的封面人物也是来自一线的营销人,众多的互动方式让每个营销人都能参与其中,可能这是他们创办这本杂志的初衷之一。

  创造web3.0时代个性化服务的辉煌

  张莺说,他们这个部门在杂志社几乎象个异类,只要新的媒体方式,他们都在尝试,也许这是现在所有平面媒体努力的方向。除出版电子杂志外,他们充分利用手机平台,开展与目标受众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比如做了2年的手机报和今年他们重点推介的FREEWAP。这种勇于创新和探索的精神可能正是平面媒体能否走出瓶颈的前提。

  尽管电子杂志的赢利模式受到很多人的质疑,但张莺表示,相信将专业内容及精良制作这两个要素坚持下去最终会给赢利模式带来一线希望,因为内容空乏仍然是现在电子杂志的短板。她说,尽管我们目前在赢利上还没有太多作为,但任何一个新的媒体形式都要有一个从接受到认可乃至习惯的阶段,我们在等待广告主认可喷发的时刻。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互联网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大门户时代(Web1.0)一下子到了互动时代。在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之后,电子杂志再次引起了资本的注意,在最近两年时间里,大大小小的电子杂志公司层出不穷。但无论怎么变化,基本上都延续了希网和索易的模式,或者两者的结合体。相比从前,电子杂志最大的进步,无非体现在制作更加精美;发送方式不再局限于以前的邮件,加入了大量音视频内容。而对于电子杂志的根本瓶颈的突破,即赢利模式的创新,始终没有出现。现阶段,互联网正在大步迈进WEB3.0时代,如果说1.0是精英文化,开创了聚众时代;2.0是草根文化,开创了分众时代;而3.0就是个性文化,将开创一个全新的个性时代。无论是精英还是草根,在溶入3.0的时代,都将拥有自己个性的特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性格、知识等组合单元,构建出一个个性化的信息平台。而web3.0的出现,更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和用户行为习惯,故它同时也改变了网络营销模式,使得网络营销再次重新定义,《第一营销》杂志将致力于提供基于用户偏好的个性化聚合服务,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服务。

  新媒体,新事物,新品牌,扩大品牌的传播力度和维持品牌的美誉度将是创作团队另一个工作重心。《第一营销》从06年3月启发刊至今已经23期,平均月下载量达到80万人次,平均阅读率30%,满意度85%,高居同类电子杂志前端……这一系列数据,他们还在不断更新中,我们期待他们能为我们带来更多轻松的财经读物。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