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全国人大代表杨琴(右一)、夏热娃娜·阿布都克依木(左一)、斯汗·吐鲁达恒(右二)、拉依萨·阿列克桑德洛娜(左二)一起讨论解决基层法官短缺的建议。
“2008年,我过得忙忙碌碌。”来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杨琴穿着漂亮的宝蓝色回族民族服装,戴粉红色头巾,接受采访时应对从容。一年过去了,这位新代表由“生涩”走向成熟,没有改变的是她大大咧咧的性格和亮亮的嗓门。
杨琴是一位来自基层的代表,家在玛纳斯县包家店镇马家庄村。这一年,杨琴的生活从简单走向丰富,这丰富源自她通过自己努力,带动村里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杨琴参与促成村上几件大事
杨琴所在的村处于丘陵地带,过去饮用雪水和涝坝水,1994年引来了河坝水,但洪水期喝洪水,枯水期就得去拉水,由于资金困难,村民吃水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2008年8月,在疆的全国人大代表开展调研活动时,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任积东,宝钢集团副总经理、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峡,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党委书记、经理刘志和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泽四位代表与杨琴交流时得知了这一情况,都表示愿帮助解决吃水问题。
于是,杨琴筹集到了这四家企业每家10万元的款项,加上昌吉州人大常委会帮助筹来的20万元,村上建起了一座水塔,修建了4.5公里的自来水管道。同年12月1日,自来水接到了村民家里。这个村895口人有95%都用上了自来水。乡亲们开心地笑了,杨琴感到无比的快乐。
杨琴说,60万元的资金只用了一部分,余款将用作修建村级柏油路。
杨琴参与促成了村上的另两件大事:享受国家补助修建了6座保鲜库,与兵团农四师七十八团恒远加工厂签署“吊树干杏干”订购协议;倡导村民们大力发展林果业,村里种了160亩的红富士苹果树,成活率高达98%,让种苗站都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