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饮食在中国的发展(唐朝——清朝)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学术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清真饮食在中国的发展(唐朝——清朝)

来源:济南穆斯林 时间:2009-05-01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一、清真饮食的传入阶段

  伊斯兰教自唐初传入中国,清真饮食业就随着穆斯林的足迹到了中国,一直伴随着穆斯林的生活习俗。在唐宋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初期,无论是伊斯兰教还是穆斯林还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称呼,伊斯兰教被称为“大食法”,穆斯林更多地被归于“蕃客”这个群体。中国文献中关于伊斯兰教的最早纪录是杜环的《经行记》,记载:“其大食法,不食猪、狗、驴、马等肉。”《唐会要》记载:“日五拜天神,不饮酒举乐……惟食驼马,不食豕肉。”这都是中国人对清真饮食最原始的认识,虽是寥寥几字,但已概括出了清真饮食的主要特征。唐末刘恂《岭表录异》卷中记载:“恂曾于番酋家,食本国将来者(波斯枣)饵之,乃火烁水蒸之味也。”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顷年在广州蕃坊,献食多用糖蜜、脑麝、有鱼俎,岁甘草而腥臭自若也。”这些都是中国史书上关于早期中国穆斯林最早的饮食记载。在唐朝,我国称西域的少数民族为“胡”,其中也包括一些穆斯林,那么定居长安的“胡客”、“胡商”等自然也有穆斯林,史载:“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唐僧慧琳说:“毕罗、烧饼、胡饼等皆为胡食。盖西域胡人传入”。这些“胡食”肯定有中国最早的清真食品了。7世纪中期波斯为阿拉伯征服,波斯地区开始伊斯兰化,此后来到中国的波斯人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穆斯林了,遍布长安的“波斯店”、“波斯邸”中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清真饭店。

  北宋时期,朱彧所著的《萍洲可谈》写道:“蕃人衣装与华异,饮食与华同……至今蕃人但不食猪肉而已。若鱼鳖之类不问生死皆食。”从他的误记穆斯林“不问生死皆食”可见,说明当时清真饮食还不为人们太熟悉。南宋岳珂写的《桯史》中记载广州一家蒲姓穆斯林的饮食习俗:“旦辄会食,不置匕箸,用金银为巨槽,合鮭炙、粱米为一,洒以蔷露,散以冰脑。坐者皆置右手于褥下不用,曰‘此为触手,惟以溷而已’。群以左手揑取,饱而之复之于堂以谢。”这些都是记载的宋代穆斯林饮食的情况,包括食物、餐具、姿势等。

  二、清真饮食的载体民族形成阶段

  元代是回族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国穆斯林有了个固定的身份名称——回回,是色目人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穆斯林——回回,一直恪守着清真饮食习俗,“居,中土也。服食,中土也。而惟其国俗是泥也”。“国俗严奉尊信,虽迁殊域,传子弟,累世犹不敢易焉”。

  这一时期,清真饮食有了大发展,回回开始成为一个民族,清真饮食成为一个民族的习俗,变得更为普遍。随着中国穆斯林(回回)人数的增加,专供回回使用的菜肴、食品迅速的发展起来。元代回回使用的粮食以米、面粉、豆为主,副食以牛羊肉为主,配以其他富有特色的佐料,加上精巧的烹饪技艺,逐渐形成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的新门类——回回茶饭。“回回茶饭中,自用西域香料,与中国不同。”即将香料加入菜肴中,从而形成回回茶饭的重要特色。这些香料主要是来自西亚、中亚的马思达吉(即回回香料,为乳香树所产的树胶)、咱夫兰(蕃红花,由蕃红花的桔黄色柱头和一部分心茎制成)、回回葱(蒜葱、胡葱)、回回豆(又名回鹘豆、胡豆,即豌豆)等。

  这时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部清真饮食的著作,大约成书于中统、至元年间(1260——1296年)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该书庚集《饮食类》中有《回回食品》一章,记载了十二种清真食品,有秃秃麻失、河西肺、卷饼、糕糜、酸汤、设克儿匹剌、八耳塔、哈耳尾、古剌赤、海螺厮、即你匹牙、哈里撒等。除河西肺、卷饼、糕糜、酸汤外,多为阿拉伯语音译。从所记载的制作方法来看,多为甜食,往往将各种果仁(如松仁、桃仁、胡桃仁、榛仁等)加入食品中,较多地保留西域阿拉伯国家菜肴小吃的特色。元代著名色目人、太医院的忽思惠所著的《饮膳正要》,共分三卷,第一卷主要是菜肴和小吃部分,收录了很多牛羊肉菜品,其中考证出来的清真食品近十种,“秃秃麻食”是一种流传至今的著名清真名吃。作者把清真饮食和药膳之学结合起来,解释清真饮食如何促进人的健康。收集记载了各种食物奇珍异馔、汤膏煎造达二百三十八方,日用谷肉果蔬二百三十余种,介绍了各种事物的性质、烹饪及饮食卫生要求,所载汤方及食物大多具有补益和治疗作用。如提到马思达吉汤补益、温中、顺气;八儿不汤补中下气、宽胸膈;回回豆子主消渴;回回葱温中、消谷、下气杀虫;回回青解诸药毒等等,清真饮食和中医养生理论的结合,说明了清真饮食已经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随着回回人的人数、地位、势力、影响的增大,在元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清真饮食的记载,如元代戏曲作家杨显之在杂剧《郑孔目风雪酷寒亭》第三折提到回回马哈麻沙家中日常所食有“答饼秃秃麻茶”。

  三、清真饮食的发展成熟阶段

  至明代,回回的清真饮食习惯已最终形成和基本定型。清真饮食也走进了宫廷御膳房,进入主流饮食文化。伊斯兰教自唐朝传入中国,清真饮食一直只是在社会上穆斯林中流传,到了明朝开始在皇宫内设清真御膳房。这是因为明朝开国时有大量的回回功臣,如常遇春、胡大海、冯胜、沐英、丁德兴、郑和等人,在皇室的警卫部队——锦衣卫中也有很多回回人,与西域及南洋等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增多,宫廷大宴势必得为照顾他们专设清真宴席。阿里·阿克巴尔在《中国纪行》中记载:“冬来庆贺新年时,百官入宫朝贺……各国使节亦须入宫朝贺,来朝使节均被留宴。供应伊斯兰国家使节之御膳,由清真御膳房供应之;其他使节则由非清真御膳房供应之。”很多民间穆斯林厨师也被请入宫中主厨。在北京牛街已世代居住了七八代的回族老人梁德山师傅,其家世代执厨,上溯其祖于明永乐年间,因善治膳,得到明成祖的嘉奖,赐号“大顺堂梁”。这也是民间清真菜进入明皇室御膳的佐证。

  这时,“清真”一词已开始成为伊斯兰教的代名词,清真饮食的民族载体全部形成,当代信仰伊斯兰教的的十个民族此时都已形成。在《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等著作中也出现了清真饮食的理论。王岱舆在其著作《正教真诠》中提出了饮食平衡论,“当食而不食,有违造化之恩;不当食而食,又属己私之用。饮食之条,无可较量乎。所以正教饮食不拘荤素”;“夫正教之道,不偏不倚,随处而安,值素亦不思荤,非不食荤也;值荤亦不必素,非不食素也,听命自然,略无冀慕而自专也。”他还反对传统中医的“素食论”,提出“血气论”:“凡飞行之物,皆本水土火风而成,其血气击比四行所化,彼之觉性与血气,即如灯光与油烛,故禽兽无知,其好食好眠,贪而不厌,任性乱行,毫无礼仪,莫不恃此血气之用,人为万物之灵,首立纲常,以正心诚意修身为本,其立身之道,莫要于衣食,少有缺乏,则身不能立,而道亦不修,是以衣必取其清洁,食必则其善良,宰牲去其血气,特为净其恶源之本。若自死之物,气息虽无,血气透肉,且无名证,故不食耳。”对伊斯兰教的饮食禁忌也做了解释,论证其合理性“可食者,如畜养之类,牛羊鸡鹅是也;山野之类,獐子兔鹿是也;水潜之类,鱼虾是也;飞翔之类,天鹅野鸭是也”;盖其性情善良,而性情较恶的“惯于刁抢者”、“性之惨酷者”、“形异于常者”、“秽污不堪者”、“乱群而生者”、“半途而化者”皆不可食,否则会乱人本性;另外,酒也是乱人本性之物,故不可饮用。

  明代记载回回菜肴的书籍有黄一生撰写的《事物紺珠》等。而且在明代的历史和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对清真饮食的记载和描述,徐霞客曾在云南昆明回民马云容家做客,“留至其家,各鸡为饷,肴多烹牛羊脯而出,甚清洁。其家乃教门,举家用牛”。明代戏曲家朱有敦在杂剧《诚斋乐府·豹子和尚自还俗》中也提到:“马回回烧饼十分大,黄蛮子菜烂味精奇。”此时的清真饮食也走进宫廷,为皇室喜爱,史载:明武宗时期“能造西域食饵,有宠”。此时也出现成规模的清真食品业,著名的中华清真老字号,山西太原的清和元饭店,就是在明末崇祯元年(1628年)开办的。明末北京、南京等地回回从事屠宰业的人数较多,如北京的牛行多设于牛街,明代牛街以宰牛为业的达万人左右。“凡以屠宰为业,原不出清真法律,虽汉人亦有。此类无非下愚,乌足为据”。据清代《冈志》记载:“牛街”西街每日午后宰牛、羊数百,倚仗牛羊为主,“凡十余行,无虑数千家,莫不饱食暖衣,仰街牛羊”。大学者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也说:“而今之回子终日杀牛为膳”。在回民聚居的地方,回民垄断了当地的牛羊屠宰业,嘉庆十年(1805年)十二月,御史花良阿曾上奏折有:“西城居住回民甚多,贩卖牛肉为生者不少”的字样。

  在清代,清真饮食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清初回族伊斯兰学者刘智在《天方典礼·饮食篇》中全面地总结了回族的饮食习惯,对伊斯兰教禁忌之物做了详细的阐述,回族的清真饮食观也进一步发展。

  这时的清真饮食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出现了成系统的清真菜系。这一时期清真饮食发展的最高典范是在宫廷中出现了全羊席,成为宫廷宴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雍正时期,雍正皇帝曾命光禄寺置办清真席宴请回族提督哈元生。乾隆时期平定新疆,与新疆的人员往来增多,乾隆还娶了一位穆斯林妃子——即香妃。中原的回族人也有很多通过科举入仕,“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出现很多战功显赫的深为朝廷倚重的将领。为招待这些穆斯林人员,势必要求宫廷御厨们研发清真宴席。史载乾隆极其宠爱容妃——即香妃,乾隆三十年,在其第四次南巡时携带香妃及其兄图尔都。一路上,乾隆对香妃格外恩赏,前后赐给她80多种口味适宜的清真饭菜,其中就有名贵的奶酥油野鸭子、清炖羊肉、羊池士等。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五日,皇帝在圆明园奉三无私殿设宴会餐,容妃已入主了西边头桌的首位,到同年十二月乾清宫大宴,容妃又升格到了东边坐桌的第二位。以如此宠爱之地位,在如此大规模的宴席上势必安排清真宴席,这一切都促进了清真饮食的发展。乾隆时期著名学者袁枚在其《随园食单》中记载:“全羊法有七十二种,可吃者不过十八九种而已。此屠龙之伎,家厨难学,一盘一碗,虽全是羊肉,而味各不同”《清稗类钞》记载:“清江庖人善治羊,如设盛筵,可用羊之全体为之、蒸之、烹之、炮之、炒之、爆之、烤之、熏之、炸之。汤也、羹也、膏也、甜也、咸也、辣也、椒盐也。所盛之器,或以碗,或以盘,或以碟,无往而不见羊也。多至七八十品,品味各异。吃称一百有八品者,张大之辞也。中有纯以鸡鸭为之者,即非回教中人,亦优为主,谓之全羊席。同光间有之”。这段文字较翔实地记载了全羊席的烹制方法,菜品形状和品味以及盛菜器皿,并注明全羊席流行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徐珂的记载与袁枚相比较,菜品总数由72种增加到108种,实际制作的也有由近20种增加到近80种,表明了全羊席发展、完善的过程。全羊席从头至尾,在所有的菜名中不露一个“羊”字,而以优美生动、形象的别名代之。“食羊不见羊,食羊不觉羊”。其菜品取料极精细、冠名优美、席面丰富、豪华,烹饪技法已炉火纯青。且仪式庄重、程式严谨、菜肴精致、配膳合理。

  乾隆到光绪年间,天津各清真饭馆所承制的主要菜品已达300多种。各地出现大量的回回经营的面食馆、小吃店、酱肉铺,甚至一些较大的饭店,有的发展成为中华老字号。如开办于清初的安徽安庆方顺兴宴席馆、开办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北京烧肉宛,开办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的北京马家烧麦馆、西安的辇止坡老童家羊肉店,开办于嘉庆年间的辽宁沈阳马家烧麦馆、河北保定马家老鸡铺,开办于道光二十年(1840)的南京马祥兴,开办于咸丰三年(1853年)的天津鸿宾楼;开办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的西安老孙家羊肉泡馍馆,开办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的北京东来顺饭庄等。

  参考文献:

  1]【唐】杜佑.通典·边防九;唐会要卷一百。

  2]【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一百零四,引唐人房千里的《投荒录》,又名《投荒杂录》。

  3]【北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二。

  4]【南宋】岳珂.呈史.卷十一,番禺海獠。

  5]【元】许有壬.至正集.卷五三,西域使者哈只哈心碑。

  6]吴鉴.重立清真寺碑,载《泉州伊斯兰教石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P.9.

  7]马愈.马氏日抄.丛书集成初编本。

  8]【明】王岱舆著.余振贵点校.正教真诠.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P.122123.

  9]【明】王岱舆著.余振贵点校.希真正答.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P.277.

  10]【明】王岱舆著.余振贵点校.正教真诠.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P.1123.

  11]大明武宗毅皇帝,卷六七.

  12]【明】王岱舆著.余振贵点校.希真正答.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P.298.

  13]徐珂编.清稗类钞.第十三册.饮食类·全羊类.北京:中华书局,民国五年,1986.P.6267.

  14]白剑波.中国清真饮食的起源与发展.转自《清真饮食文化》.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P.73.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