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伊斯兰教的生态观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伊文精粹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浅析伊斯兰教的生态观

来源:《阿拉伯世界研究》 时间:2009-04-01 点击: 我来说两句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热点问题。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关涉到整个人类社会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工业革命兴起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强度和利用能力大大增加,在给人类带来充裕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灾难性的后果。人类过分强调资本的发展,忽视了在发展的同时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客观规律。此外,人口的过度增长也给土地和森林资源、能源、气候等带来不小的压力,进而造成了当今世界诸如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耗竭等全球性问题。进入21世纪,随着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凸现,人类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正不断加深。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所谓环保就是要保护自然环境,防止其受到破坏和污染,使之更适合于人类乃至自然界所有生物的生存,包括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在出现环境污染后做好综合治理等诸多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2007年6月3日,国务院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2010年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方案》指出,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真正把节能减排作为硬任务,使经济增长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中国的这一节能减排方案受到了联合国的赞誉,因为它对全球、尤其是包括众多伊斯兰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环保工作起到示范作用。[1]
  伊斯兰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文化体系传向世界各地后,与当地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许多国家的社会发展、政治结构、经济文化、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伊斯兰教的传播范围之广、对穆斯林影响程度之深已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伊斯兰教对穆斯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和约束,也对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思想。
  
  一、伊斯兰教的“真主创世”论
  
  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创造了世界,大自然是真主对人类的恩赐,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真主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古兰经》提到:“难道他们没有仰观天体吗?我是怎样建造它,点缀它,使它没有缺陷的?我曾展开大地,并将许多山岳投在上面,还使各种美丽的植物生长出来,为的是启发和教诲每个归依的仆人。”(50:6-8)(注:本文所引经文均出自马坚的汉译本《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天地万物,只是真主的。真主是周知万物的。”(4:126)“难道他们没有观察天地的主权和安拉创造的万物吗?”(7:185)“他是天地的创造者。”(6:101)
  《古兰经》还提到:“你们的主确是真主,他在六日内创造了天地。”(7:54)这里的“日”可指平常我们所说的一日,也可指一个阶段或一个时期。其他经文明确阐述安拉的一日对于人类也许是一千年,也许是五万年,也许更多。由此可见,经文中的“六日”是指六个阶段或时期。用现代人的常识理解《古兰经》对创世的记述,可归纳为这样一种概念:宇宙的一切物质最初集中在一起,后来遵从安拉的命令,这个物质团发生崩裂,从中心点向周围各方喷射出去,形成了现在弥漫四处的物块和气体,此种说法与现代宇宙原始“大爆炸”理论有相似之处。
  《古兰经》对人类的起源也有明确的阐述,认为人是真主创造的,是真主在一定的期限内创造天地万物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制了人类:“他精制他所创造的万物,他最初用泥土创造人。然后用贱水的精华创造他的子孙。然后使他健全,并将他的精神吹在他的身体中,又为你们创造耳目心灵。”(32:7-9)另外,在《古兰经》的描述中,不仅动物,甚至草木、星辰都是有感知、有生命的。“在大地上,行走的兽类和用两翼飞翔的鸟类,都跟你们一样,各有种族的。”(6:38)可见,“人类的这种‘被造’属性使人类滥用权力侵蚀自然的行为不被允许。这种生态观的本原是宗教的,是以安拉宇宙中心论为基础的,但这种宗教信仰所形成的善待自然、珍爱环境的思想与现代环保主义者的理论却是契合的。”[2]65
  总之,伊斯兰教信仰的根基是“认主独一”。信仰伊斯兰教,首先就要承认真主是独一无二的造化者、宇宙万物的掌管者,世界上的任何一种客观存在都是真主创造的,任何人不能随意剥夺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爱惜大自然就是敬畏真主的具体表现。
  
  二、关于人是真主的“代治者”论
  
  伊斯兰教认为:“天地万物的国权,只是真主的。”(5:17)人类只是真主委以重任、管理自然界的“代治者”——“他使你们为大地上的代治者。”(35:39) “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2:30)《古兰经》指出,人是万物之精华,是真主以最佳方式创造出来的:“我确已用混合的精液创造了人,并加以试验,将他创造成聪明的。”(76:2)此外,《古兰经》还明确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充分肯定并且赞美了人的价值和尊严。“我确已把人造成具有最美的形态。”(95:4)真主在创造了天地和动植物后,“他以形象赋予你们,而使你们的形象优美,他供给你们佳美的食品。”(40:64)真主为人类创造了和谐而完美的生活环境,还为人类提供了各种佳美的食物以供人维持生存和享用。他要求人们合理享受人生,不因信仰后世而否定今生,而要以奋斗今生作为进入后世的途径。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伊斯兰教的人文关怀理念,赋予人类以超越天地间万物的至尊地位,这是对人作为现实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肯定。正因为此,人类作为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一方面有权力享受这一恩赐,另一方面也有责任保护自然环境。穆斯林认为真主以特殊的方式创造了人类,并且恩赐给人类智慧和理性,真主是有意把人类造化成代理真主管理大地的“万物之灵”的,所以每个人都应当意识到自己的特殊使命。
  伊斯兰教提出了一些人类“代治”应遵循的原则,其要点是:第一,要接近自然,但不崇拜自然。根据伊斯兰教义,自然界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迹可循的,绝无神秘之处。因而人们不应对此心怀恐惧,盲目崇拜,而应仔细观察和探索自然,总结其中的规律,坚定自己的信仰;第二,要开发自然,但不滥用自然。伊斯兰教鼓励人们合理地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有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享受真主的恩赐;第三,要珍爱环境、善待生命。[3]

三、伊斯兰教的环保观


1.提倡合理开发的同时也要珍惜并保护自然
  伊斯兰教主张爱护生态环境,强调把开发自然与保护自然结合起来。对于自然资源,不但在匮乏时需要节约,在富余时也不能浪费。伊斯兰教认为,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此禁止穆斯林从事破坏环境的活动。在伊斯兰教看来,过度利用自然资源是一种浪费,而浪费这一行为在《古兰经》中是遭谴责的:“阿丹的子孙啊!每逢礼拜,你们必须穿着服饰。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过分,真主确是不喜欢过分者的。”(6:31)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否则终尝恶果的还是人类自己:“你们不要自投于灭亡。”(2:195)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应该珍惜人类的生存条件,努力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创造天地,是比再造人类更难的,但世人大半不知道。”(4:57)
  伊斯兰教在强调人类要爱护自然、保持与自然界和谐关系的前提下,主张把握自然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对自然界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为人类造福。《古兰经》认为,人类的智慧正是体现在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中。伊斯兰教主张既要改造自然,又要顺应自然,通过改造自然以使之适合人类需要;既不屈从于自然,又不破坏自然,以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为最终目标。
  2.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制衡
  伊斯兰教重视整体和谐,它认为真主创造了一个和谐而完美的世界,从日月星辰、高山大川、江河湖海,到空气、阳光、大地以及地球上的各种动植物,这些事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伊斯兰教认为,自然生态就是真主创造的一切客观存在,自然生态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人类只有通过探索,才能认识到这些客观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规范自身行为,从而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力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见,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整体概念、增强环保意识,对于建立人类与自然界的新型生态关系,维护正常的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在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问题上,伊斯兰教坚持人类与自然生态应该相互协调、互相依存的原则,主张用“人类与自然生态和睦相处、共存共荣”代替“人类是自然生态主宰”的观点。《古兰经》云:“他以大地为你们的席,以天空为你们的幕,并且从云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出许多果实,做你们的给养。”(2:22)“他创造了牲畜,你们可以其毛和皮御寒,可以其乳和肉充饥,还有许多益处。”(16:5)“我在大地上生产百谷,与葡萄和苜蓿,与榟橔和海枣,与茂密的园圃、水果和牧草,以供你们和你们的牲畜享受”(80:24-32)“他以大地为你们的安息之所,他为你们在大地上开辟许多道路,以便你们达到旅行的目的地。”(43:10)先知穆罕默德也认为:“我们的信士,凡是栽一棵树或播下种子,将来的果实被鸟、人或兽取来充饥,无不认为是施舍。”(注:本文所引《圣训》均出自《布哈里圣训实录全集》,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这段圣训是伊斯兰教主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最好佐证。
  伊斯兰文化整体和谐的生态观还表现在“乐园”所代表的理想生态境界上。伊斯兰教把“乐园”作为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最高理想境界。这里风光旖旎、绿树成荫、百花盛开,人与自然景物相得益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生态风景画,生动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环境亲密无间、和睦共存的动人景象。从这种乐园的自然美中,可以看到伊斯兰教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生态美的崇尚。[4]
  另外,自然环境与人类也存有相互制衡的关系。正如《古兰经》所述:“真主创造天地,并从云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产各种果实作为你们的给养;他为你们制服船舶,以便它们奉他的命令而航行海中;他为你们制服河流;他为你们制服日月,使其经常运行,他为你们制服昼夜。”(14:32-33)伊斯兰教不仅将爱护真主所创造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善功,而且还将之作为衡量人是否顺从主命的标准之一。它主张凡是敬畏真主者,必须爱护自然生态;破坏生态环境,就是对真主恩赐的亵渎,就意味着人真的自我毁灭。《古兰经》云:“凡你所享的福利,都是真主降赐的;凡你所遭的祸患,都是你自讨的。”(4:79) “行善者自受其益,作恶者自受其害。然后,你们要被召于你们的主。”(45:15) “灾害因众人所犯的罪恶而显现与大陆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们尝试自己行为的一点报酬,以便他们悔悟。”(30:41)
3.关于两世兼顾、可持续发展的论述
  《古兰经》把人生历程分为今世和后世两个阶段,认为今世是人生的旅途,是后世永恒生命的开端,后世是人生的归宿,两者互为因果,今世的作为在后世会得到应有的报偿。所以它要求人们要两世兼顾。《古兰经》明确指出:“不信后世者,确是偏离正路的。”(23:74)《圣训》又进一步明示:“现世是后世的农场。”
  伊斯兰教生态观既要求考虑今世,又要求着眼于将来,确保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人类相对于自然而言,其生命是短暂的,犹如无尽的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珠;而自然环境则需要无数代人去遵循其运行规律、共享其恩赐。伊斯兰教主张人类应该不断寻求自我发展与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点,达到人类与自然和睦相处、长期共存的境界。伊斯兰教对于自然生态的核心观点与当今全球所公认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念是一致的。这些观点正确引导着穆斯林,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要真正做到保护生态环境。
  伊斯兰教为穆斯林明确了一种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但近现代以来,由于人类对大自然掠夺性的开发和利用,仅数百年就使得世界资源匮乏、危机四伏,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呼吁要加强环保意识,维持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从伊斯兰教的观点来看,人类可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方式,合理开采和利用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各种资源,但却不能浪费和破坏这些宝贵的资源。不重视环保,就是轻视真主给予人类的恩惠,这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是在破坏后代的生存权利。毫无疑问,我们生存的世界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上所有的资源都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我们的后代与我们一样,也需要各种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正因为此,伊斯兰教始终主张人类要保护自己生存的地球以及地球上的各种资源。
  4.保护各种自然资源的基本主张
  自然环境的要素包括动植物、水、大气、阳光、土壤等。《古兰经》云:“他创造诸天,而不用你们所能见的支柱;他在大地上安置许多山岳,以免大地动摇,使你们不安;他在大地上散布各种动物。他从云中降下雨水,而在大地上滋生各种优良的植物。”(31:10)人类起初生活在纯自然的环境中,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但遗憾的是,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最主要的三大自然环境要素——水、空气和土壤由于人为因素而受到了破坏和污染,动植物资源也因此陷于大量匮乏的境地。在此情况下,伊斯兰教教义中对待自然资源的主张,对人类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动植物
  在伊斯兰教看来,人类应以公正、友善的态度对待天地万物,尤其要珍惜爱护同处于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古兰经》和《圣训》倡导人们要对一切自然之物存有仁爱之心,禁止人们无故宰杀幼畜、砍伐幼苗。伊斯兰教还专门规定在斋戒期间和禁地之内不准打猎。先知穆罕默德禁止人们滥伐树木,滥捕野生动物,且下令将麦加、麦地那和塔伊夫三城及其周边地区定为保护区,不允许人们砍伐树木、捕猎野生动物,并号召人们多植树,美化环境。[5]235后来,穆斯林法学家收集早期的圣训和规章,制定了包括保护动物、树木、水源等一系列法律,这些法律成为伊斯兰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伊斯兰教虽未禁止杀害动物,但严格限制盲目杀生。动物同人类一样,有生命、有感觉、有意识,也是真主的造化之物。《圣训》中多次提到穆斯林要尊重动物的权利和尊严,尤其对待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如骆驼和马等。先知穆罕默德曾说:“每一匹马的额头上都记录着它的功绩和福气,直到复活的那一日。”“家畜在自己的主人面前拥有六项权利,骑过后主人应当给它饲料、经过水源时应让它饮水、主人不得无缘无故地打它、不要让它驮超重的货物、不要让它走超出它能力范围的路和不要过久地骑它。”伊斯兰教允许穆斯林屠宰动物并且食其肉,但不允许虐待活着的动物。先知穆罕默德曾规定,屠宰时一定要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和恐惧,屠刀要锋利,动作要迅速,不要当着动物的面屠杀其同类。各种动物对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伊斯兰教教导穆斯林要善待自己的家畜,哪怕对于危险的动物也不要轻易伤害它。
  目前,地球上原始森林面积的不断缩小也是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表现之一。伊斯兰教提倡人类保护植物,一方面要求穆斯林多植树,另一方面要求穆斯林尽可能地避免砍伐树木。先知在《圣训》中鼓励穆斯林植树:“任何人植一棵树,并精心培育,使其成长、结果,必将在后世受到真主的赏赐。”他甚至告诉弟子们:“当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棵枣树苗,明知明天自己就要死亡,也要把这棵树种下去。”“谁砍掉一棵酸枣树,真主就让他进火狱。”
  (2)土地
  伊斯兰教教导人们要珍惜土地和土地上的一草一木。由于土地是人和其他生物所共有的,人类因而有责任保护它们。现代社会人类对土地破坏性的开发,对动植物斩尽杀绝,都有悖于伊斯兰教所持的基本态度。真主允许人类开发新的处女地,是因为地球上蕴藏的一切资源只有被人类开发才能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才能体现其价值。于是,伊斯兰国家根据《圣训》精神,对凡是开发新土地的人均给予优惠。正如先知穆罕默德所说:“谁把一片死亡的土地成活了起来,他开发了那里的荒地,他便获得了那里的恩赐。”伊斯兰国家的法律给予开荒的人所有权和使用权,但需要指出的是,合理有节地开发和利用土地绝不意味着肆意的掠夺和破坏。
  穆圣曾指出:“真主造化的大地,是我崇拜真主的清真寺,也是我净化身心的地方。”在穆圣时代,人类的生产文明已经很发达了。但穆圣还规定,必须在人类生活的区域之内留有自然生长的区域,即“喜玛”和“哈拉姆”,也就是所谓的“自然保护区”。具体而言,“喜玛”相当于现代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和原始森林区,区内的野生动物和植物品种因得到保护而不会有灭绝的危险;“哈拉姆”相当于公共保护区,区内按条例实行集体管理,允许公众使用,但不允许私人占有或过分开采和滥用。[6]
  (3)空气
  时值今日,环保学家们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的问题。世界各地的工厂废气和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不但严重污染了环境,而且导致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古兰经》指出:“我把天造成安全的穹隆,而他们忽视其中的迹象。”(21:32)天空在《古兰经》不同的章节中具有不同的涵义,就环境而言,是指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它犹如大地的盔甲,阻挡了每天数百万颗陨石对地球的袭击,同时也拦截了部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如果缺少这层屏障,人类和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将面临灭顶之灾。因此,伊斯兰教认为,大气层也是真主赐予人类的重要恩惠之一。如果不珍惜真主的这一恩惠反而破坏它,那么必将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7]
  (4)水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元素。水对于世间各种生物的繁衍生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遗憾的是,水的重要性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水资源污染、浪费等现象也屡见不鲜。目前,世界许多地方都面临缺水问题。《古兰经》明确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真主用水创造一切动物……”(24:45)“天地原是闭塞的,而我开天辟地, 我用水创造了一切生物。”(21:30)“你们告诉我吧!你们所饮的水,究竟是你们使它从云中降下的呢?还是我使它降下的呢?假若我意欲,我必使它变成苦的,你们怎么不感谢呢?”(56:68-70)
  除陆地淡水资源外,伊斯兰教对海洋资源也非常重视:“他制服海洋,以便你们渔取其中的鲜肉,做你们的食品;或采取其中的珠宝,做你们的装饰。你看船舶在其中破浪而行,以便你们寻求他的恩惠,以便你们感谢。”(16:14) 挖掘水井、建设水利工程在伊斯兰教看来是可以得到很多报偿的善行。先知穆罕默德对水资源的保护尤其是净化有许多教诲,上文提及的“喜玛”和“哈拉姆”自然保护区就是一例。另外,穆圣还禁止任何人在水源中大小便并批评做小净时浪费水的人。《圣训》中多次提及用水量的问题,如一次拜功前不许做两次以上的小净;在一次小净中,每个净洗的动作都不得超过三次等。
四、结语
  
  在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无视环保问题。阿拉伯国家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起步较晚,因此,环保问题更显突出。总体来看,阿拉伯国家目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阿拉伯人口呈爆炸性的增长;二是水源、土壤等自然资源迅速短缺并恶化。这两大问题日益凸现,影响了许多阿拉伯国家的社会发展。2001年,在阿联酋召开的阿拉伯环境部长理事会特别会议通过了《阿布扎比宣言》,这是阿拉伯国家有关环保问题中的纲领性文件之一,首次提出制定阿拉伯国家在新世纪前20年内的环保战略。《宣言》虽然没有制定出具体措施,但却将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问题提到了国家和民族存亡的高度,呼吁阿拉伯国家政府与民众参与环保事业,争取实现阿拉伯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宣言》指出,阿拉伯国家的当务之急是研究解决水源短缺及水质恶化、可耕地面积减少及土质下降、无计划开采有限资源以及近海渔业资源殆尽等四大问题。《宣言》还认为,在寻到有效措施解决环境治理难题前,至少应该制止大规模破坏环境的活动,争取筹措更多的环保资金,促进科研机构产出更多有利于环保的成果。[8]
  2006年12月13~15日,“第二届伊斯兰国际环保研讨会”在沙特的吉达举行。与会者包括所有伊斯兰国家的环保部长和高级官员,以及世界各国的环保专家、学者和代表。此次会议的倡导者是伊斯兰国家教科文组织(ISESCO)及沙特气象与环境保护理事会(MEPA)。会议重点讨论了伊斯兰国家因战争、自然灾害和经济发展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此次会议的目标是关注伊斯兰国家的环保现状,讨论成立环保科研组织,充分发挥资源和人才优势,确保伊斯兰国家在未来建设规划中稳步前进,从而保证可持续发展。本届研讨会达成了四项主要成果:1.大会决议宣告成立国际环保研究所和建立伊斯兰信息网络;2.建立伊斯兰环保规划执行办公处和环保联络网;3.拟定突发性灾难应对措施规划;4.大会通过十二点发展和行动纲领。[9]这十二点纲领是对未来发展和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伊斯兰国家的整体战略,旨在保证这些国家的安全、稳定与和平发展。这个纲领也是伊斯兰社会的文明建设计划,内容包括扫除文盲、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生活、保护人民健康和卫生、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动员伊斯兰各国人民,提高环保意识、树立共同责任感等。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前世界各国、各民族在谋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广泛共识。为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挖掘、弘扬已有文化资源中的环保理念是十分重要的。伊斯兰教在强调爱护自然、保持与自然界和谐关系的前提下,主张把握自然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对自然界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为人类造福。同时,它也坚决反对狭隘的功利主义、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行为。这些主张对增强环保意识、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正常的生态环境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N].人民日报,2007-06-04(1).
  [2] 谢玉杰,束锡红,马明良.伊斯兰思想与回族社会的协调发展[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3] 沈斐.伊斯兰文化的环境伦理意识[N].中国民族报,2005-06-18(8).
  [4] 冯怀信.伊斯兰的生态观及现代意义[EB/OL].[2006-09-13].
  http://www.islambook.net/xueshu/list.asp?id=1690.
  [5] 马明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往历程和前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 遵循圣训﹐维护环保[EB/OL].[2006-07-12].
  http://www.norislam.com/informations/2003-02-28/informations_20030228151900.html.
  [7] 宗教与环保[EB/OL].[2007-05-13].http://www.irib.com/worldservice/chinese/zhuanti/zongjiaoyuhuanbao2.htm.
  [8] 林皎明.环保起步 时不我待[N].人民日报,2001-02-05(7).
  [9] 伊斯兰国际环保研讨会[EB/OL].[2006-12-22].www.islamicnews.org.sa.
  
  Analysis on Ecological Perception in Islam
  LIU Lei
  Abstract Islamic view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iew that we are proposing today. Islam believes that human beings and all natural things are equal creations of Allah, humanity is merely “acting controller” of Allah. Islam stands for grasping the essence and the law of nature and making rational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protecting nature and maintaining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it. Meanwhile, it firmly opposes ultra- utilitarianism and opposes to consider only immediate interests while ignoring long-term interests of mankind. It’s no doubt that these ideas have directive significance for strengthening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 Islam; Ecological Percep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