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地方语文﹐用古兰经沟通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古兰经导读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学好地方语文﹐用古兰经沟通

来源: 时间:2009-04-21 点击: 我来说两句

 编辑按语﹕2001年在美国发生的“9-11事件”﹐美国打出“世界反恐”的王牌﹐本想削弱伊斯兰﹐但后果相反﹐促使伊斯兰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假如说从十九世纪开始﹐伊斯兰世界普遍遭到西方侵略和压迫而消沉﹐经过了一个长时期的沉默和反思﹐那么﹐今天是揭开压迫的盖子﹐向外爆发的时候了。  美国的反恐﹐极力宣传伊斯兰是恐怖主义根源﹐引起许多理智的人更多的疑惑﹐他们四处询问﹐走进穆斯林社会的圈子来主动打听﹐伊斯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我们还能继续沉默下去吗﹖   真主的意欲﹐使那些不熟悉伊斯兰的朋友们来敲门询问﹐我们是否应当礼貌一些﹖   用别人听得懂的话表示对客人尊敬﹐如实地答复问题。  这是比喻﹐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9-11事件”发生以来﹐八年过去了。   在漫长的八年中﹐由于伊斯兰的敌人造谣中伤﹐而《古兰经》却成了热门畅销书﹐在许多国家销售量猛增百倍。  教外人阅读了《古兰经》﹐认真学习伊斯兰﹐希望看到政治野心家们宣传背后的真相。  我们今天的使命﹐是学好客人们的语言﹐手捧《古兰经》同他们交谈﹐在同一水平上﹐双方建立共同的理念﹐彼此信任﹐但须有共同的语言﹐平等交流。  我们应当学习他们的话﹐表现出我们的礼貌﹑风度﹑学养和文化水平。

在所有穆斯林生活的地区﹐都有许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伊斯兰学者﹐但是他们毕生精力都花在了“经堂语”上﹐对其他宗教人的话说成是“卡菲勒话”﹐不屑一顾。   当今世界上﹐在国际交往中﹐古代传统的“经堂语”﹐如阿拉伯语﹑波斯语﹑乌尔都语﹐都不是主要交流工具﹐穆斯林学者的表达受到限制。  伊斯兰的保守与落后﹐由此而来。   如今客人上门问询﹐我们没有能力应门﹐更没有能力用对方懂得的语言答复问题﹐我们内心里是否感到遗憾﹑内疚或失职﹐因为没有尽到宣教的责任。  伊斯兰是人类如此伟大的文明﹐而穆斯林的学者们却说不出话来﹐问心有愧啊﹗  今天真有“阿訇”在清真寺门口挂上一块不知羞耻的牌子﹕“谢绝参观﹗”

本文介绍《国际古兰经通讯社》(IQNA)记者对阿布杜尔?哈里姆教授的采访记录﹐内容与以上议论有关。  哈里姆教授是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伊斯兰研究所所长﹐他每两年召集并主持一次古兰经理解研讨会﹐连续十多年来﹐研讨会越办越兴旺﹐激起了世界各国的学者浓厚的兴趣。  他认为这是穆斯林学者宣教的极好机会﹐同非穆斯林学者讨论《古兰经》﹐寻求共同的认知。  以下用“记者问”和“教授答”的交替方式向读者展现这次采访的精彩过程。


--------------------------------------------------------------------------------


 
 阿布杜尔?哈里姆教授
 
记者问﹕我听说﹐第六届古兰经研讨会定于今年11月12日至14日在伦敦大学伊斯兰研究所召开。 根据你过去的经验﹐这个研讨会对推动世界伊斯兰宣传有多大意义﹖


教授答﹕这个研讨会从一开始就是国际学术性质﹐把世界各国的《古兰经》学者召集在一起﹐有穆斯林﹐也有非穆斯林。  大家聚会几天﹐互相认识﹐彼此了解各自的研究情况﹐交流心得体会。  虽然相处只有几天时间﹐但是成效很明显﹐把伊斯兰和西方社会的《古兰经》研究状况融会在一起﹐消除了隔离和孤立的状态。

每次研讨会之后﹐学者们的论文都刊登在《古兰经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Quranic Studies)上﹐这是一本国际学术刊物﹐有阿拉伯文和英文两种﹐把每次研讨会的内容和成果向世界宣告。   在每一种文字的杂志上﹐同时附录另一种文字的论文概要介绍。 根据以往五届的经验﹐预期今年的研讨会要比过去更上一层楼。

 

记者问﹕世界上有许多种国际性的宗教﹐都有自家的经典﹐例如《圣经》和佛经。  请你比较一下﹐国际上对《古兰经》的研究与其他宗教的经典相比有什么特色﹖

 

教授答﹕与《圣经》研究的状况相比﹐远远不如。 《圣经》的研究遍布所有主要语言﹐而《古兰经》的研究主要局限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也有一些地方非主流文字。  《古兰经》的研究多数属于内向型﹐对象是穆斯林社会﹐对外宣教的力度非常小。   这是可以理解的﹐至少是巩固穆斯林的信仰阵地﹐有很大作用﹐但是不能适应当代的形势需要。  今天出现了向非穆斯林社会阐明伊斯兰和介绍《古兰经》的新需要﹐标志了伊斯兰文明发展的新时期。

穆斯林国家应当在欧洲开放研究《古兰经》的奖学金﹐培植新一代欧洲语文的《古兰经》学者﹐而穆斯林的学者们﹐也应当懂得西方语文﹐看看他们对《古兰经》的研究方向和成果。  这样﹐双方可以在共同的语言﹑相同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上趋向一致﹐便于在同等的基础上交流。  我们的伊斯兰研究所﹐已在这方面努力了﹐设法填补历史遗留的空缺。

 

记者问﹕在你看来﹐现代的穆斯林学者对《古兰经》的研究程度怎样﹖  是否对世界有贡献﹖

 

教授答﹕在穆斯林国家﹐研究《古兰经》的学者大有人在﹐ 范围很广﹐但是大多数集中在传统的方式上﹐只有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用西方语文发表的研究成果较少。  在同级别学者相见座谈的时候﹐西方学者对穆斯林的学者十分赞赏﹐普遍很钦佩。

 

记者问﹕都是哪些西方人在研究《古兰经》﹖   为什么﹖

 

教授答﹕现代兴起了一股宗教比较热潮﹐大学研究生和学者都很多﹐还有过去传统的“东方学”的老一批学者们﹐他们已有百年的历史了﹐但研究的兴趣不衰。 凡是研究伊斯兰国家国情和文化的学者﹐都离不开研究《古兰经》﹐因为《古兰经》是穆斯林社会的精神基础﹐如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突厥文化。  从美国发起的世界“反恐”之后﹐一个新兴的伊斯兰课题是对“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他们用美国的反恐政策对照穆斯林社会﹐也希望从《古兰经》中找到依据。

 

记者问﹕穆斯林学者研究《古兰经》重在认主独一和宣教﹐西方非穆斯林学者研究《古兰经》目的是什么﹖

教授答﹕《古兰经》是穆斯林社会和伊斯兰文明的一切认识来源﹐因此西方研究伊斯兰和穆斯林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学问﹐都必须在《古兰经》中寻找根源。    因此﹐对《古兰经》有兴趣的人﹐各种职业和专题无所不有﹐如伊斯兰历史﹑阿拉伯文字和语言﹑《古兰经》翻译﹑伊斯兰信仰﹑伊斯兰法学﹑惩戒法规﹑社会关系﹑艺术﹑书法﹑建筑﹑装饰美学﹐例如现在最时髦的是美国设计的新时装品牌“优素福的衬衫”。

 

记者问﹕西方人对《古兰经》的研究﹐是纯学术性的﹐还是对日常生活有影响﹖

教授答﹕ 按照西方的习惯﹐对宗教经典的研究都是纯学术性质﹐但是伊斯兰与其他宗教有所不同﹐信仰与生活不可分割。  他们虽然立志于学术研究﹐如伊斯兰信仰﹑伊斯兰法学等等﹐但脱离不了对具体生活的考察﹐所以他们的研究必然影响生活。

 

记者问﹕国际伊斯兰组织﹐如伊斯兰国家会议组织和伊斯兰教科文组织﹐应当怎样帮助和促进新兴的《古兰经》研究世界潮流﹖

 

教授答﹕这些组织应当设立奖学金制度﹐鼓励穆斯林青年到西方国家去留学﹐学习他们的语文﹐也应当学习他们的研究方法。 穆斯林国家应当培训一大批学者﹐深入研究《古兰经》﹐不仅是为面对穆斯林社会宣教﹐而应考虑更广泛的世界需要。

伊斯兰的国际组织应当放开眼量﹐看到长远效果﹐譬如在西方国家的主要城市里建立《古兰经》研究中心﹐为当地热心《古兰经》的学者和读者服务。  这样的中心﹐可以收集和翻译有关《古兰经》的研究著作﹐用当地的语文出版书籍和刊物﹐面向当地社会大众。

在我们伦敦《古兰经》研究所﹐正在进行两项翻译规划﹐把两部法文的杰出研究成果翻译成英文﹕《古兰经概述》和《古兰经中的道德论》﹐作者是已故的穆罕默德?德拉兹。  这两本书已有了阿拉伯文的翻译本﹐还没有英文译本。  诸如此类的重要著作﹐不论原文是哪种文字﹐都可以翻译成各种文字﹐便于广泛传播﹐让《古兰经》知识普及到西方社会的大众中去。

宣传《古兰经》不能依赖别人﹐是穆斯林社会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  西方社会有许多仇恨伊斯兰的人﹐他们拥有充足的经费和丰富的经验﹐对伊斯兰吹毛求疵﹐大量出版歪曲和毁坏伊斯兰的书籍﹐而穆斯林只顾向“内部”宣教﹐对外宣传不投资。  穆斯林必须自己动手﹐高举伊斯兰的旗帜﹐不可能指望伊斯兰的敌人替我们宣教﹐这是不可能的事。  我们不要愚蠢到抱有宣教也要依靠敌人帮忙的幻想。   这个对穆斯林不利的局面不能在延续下去了﹐只有我们自己能改变。  新时代的要求迫使穆斯林社会努力向全世界宣传伊斯兰﹐伊斯兰的根本基础是《古兰经》。

 

       (阿里编译自Muslim Countries Urged to Develop Quranic Scholarship in European Languages by Professor Muhammad Abdel Haleem)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