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家酿饮料“波杂”其实是一种醪,含乙醇(酒精)很低,它既有醪糟的长处,又有啤酒的优点。从酿制、用料、加工到酒的形态,和醪糟都很相似。笔者坐在祖拉家的炕上,细细品着“波杂”,分享着祖拉靠古老手艺富裕起来的喜悦。喝着“波杂”长大的祖拉,从小就掌握了制作“波杂”的技艺。酿造“波杂”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35年来从未间断过。
10年前,由于原料成本的增加,酿造“波杂”对阔克铁热克乡大部分人家来说成了奢侈品,酿制“波杂”的人家由100多户锐减到十几户。勤劳、聪慧的祖拉看到这一商机,就先在家里制作“波杂”出售,后又开始到巴扎上卖“波杂”。她制作的“波杂”味道醇厚、甘美、清香,不仅本地人爱喝,外地人也慕名来品尝。一位在北京生活工作的柯尔克孜族妇女每年都要从祖拉这里空运10公斤“波杂”。10年来,祖拉靠卖“波杂”盖起了新房。去年一个冬季,祖拉就挣了3万元。为了更好地发展事业,祖拉在临街位置盖了3间门面房作为制作、销售“波杂”的场所。她不仅将技艺传授给女儿们,并收了两名青年学习制作“波杂”技艺。
制作“波杂”,夏天多用青稞、糜子、谷子等农作物酿制,冬天多用小麦、玉米、大米等粮食酿制。用纯塔尔米(糜子)酿成的“波杂”也很好喝。“波杂”制作的方法是:把小麦挑选干净后晾干,再用温水浸湿捏干,用棉被盖严捂起来等发芽,芽发至0.2—0.5厘米左右时,拿出来晒干,磨成粉。冬天一般掺百分之七八十的玉米面,夏天则掺百分之七八十的青稞、糜面,拌匀后捂起来。制作“波杂”原料越杂,质量越好。发酵后闻有酒味时,即可拿出来加水过滤,过滤后成粥汁状,再放在锅里文火煮沸,即成“波杂”。
好的“波杂”其酒精度可达到10度左右,冬天热喝,夏天凉饮,其味醇厚、甘美、清香,甜中略带点酸。长期喝此饮料,可助消化,治胃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有时在宴席上,大家饱餐一顿鲜嫩肥美的大块羊肉或者金黄的抓饭后,再饮上一碗“波杂”,不但能防止积食,还可解油腻,是一种具有民族风味的饮料。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即有“汤液醪醴论”,叙述用酒佐药的方法。而“波杂”不掺任何药物,即可防治疾病,这对居于深山僻壤、缺医少药的柯尔克孜族人来说,自然是一种得天独厚的好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