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訇”一词是波斯语,其意思是老师,而培养老师的地方叫师范大学,什么叫师范?学高为师,行高为范,阿訇一词专用于宗教那就是具高学识,高修养的教师。“伊玛目”一词是阿拉伯语,其涵义是走在前面、以他为表率的意思,其专用意思是领拜师,现在引申为伊斯兰教职人员或领袖。因此,从两词的内涵意义看,其实就是一种职位的两种称呼。其职责都是替圣传道,牧化信仰,指导正义,稳定社会。
关于如何做一名爱国爱教的阿訇,这是新时代的阿訇正在探讨、也必须探讨的一个话题,在这里我愿意和大家一起探讨。我的观点是:起码要处理好四个关系。1、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认清自我,夯实基础,做好表率;2、自己与穆斯林的关系——竭诚地服务穆斯林群众,牺牲小我,成全大我;3、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深挖经典教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4、处理好自己与国家的关系——要弄清教职人员为什么要爱国爱教。
一、认清自我,夯实基础,做好表率
“阿訇”、“伊玛目”这个职位在广大穆斯林群众中是高尚、神圣而又伟大的,但是,职位的高尚和神圣并不代表从事这个职位的人就一定也受人们的拥戴和尊敬,就像“伊玛目”这个单词的涵义告诉我们的那样,“伊玛目”起码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走在穆斯林群众的前面方能胜任:
1、宗教操守
信教群众看一个阿訇虔诚不虔诚,首先看你的拜功抓得紧不紧,斋功守的好不好,因此能不能恪守各种宗教功课,自然就成了信教群众评判你虔诚与否的晴雨表。现在,我们这批中青年阿訇,虽然都是伊斯兰经学院毕业的本科生,在宗教学识上可能要超越了大多数穆斯林,但在宗教操守方面就不一定具有这样的先天优势,至今还没有听说哪一所经学院是给学生毕业宗教操守的,因为宗教操守是永远没有毕业的,这只有靠持久的修炼。作为一名身负众望的“伊玛目”来说,保持好宗教操守非常重要。
首先这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穆斯林信仰上的一个起码的表现,这没有什么可多解释的。第二、是作为穆斯林群众表率作用的需要,我们常说没有好老师就没有好学生,教门也是如此,没有好阿訇也就牧化不出好乡老,我们都知道,穆斯林群众提高宗教修养一个比较直接的渠道就是听阿訇讲“吾尔兹”,但是,穆斯林群众不仅是在听你怎么讲的,而且他们还要看你是怎么做的,如果我们上面讲的慷慨激昂,群情振奋,下面做的却令人大失所望的话,群众还怎样信任和拥戴你?如果你的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一样,群众就一定会信任你,敬仰你。即便我们有时候因为什么事不在寺里礼拜的话,群众也会坚信你在外边也一定抽空礼了,因为你平常的宗教功修的表现已经让他不再去怀疑你是否做了礼拜没有。《古兰经》上有这么一句话说:“可叹那些礼拜的人啊!”这里为什么要谴责那些礼拜的人,说明这些人的拜功出问题了,当然不礼拜的人更不在话下,这里所谴责的就是那些怕别人指责才不得不礼,礼也是懒懒散散,没有一点虔诚的表示,好像在完成任务一样的人。这种人的礼拜实际上就是在做秀,除了在做机械的动作外,再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对于宗教功修方面,我个人认为就要突出一个“真”字,也就是说,我们平常表现出来的是真信教,真礼拜,真虔诚,群众自然就会真心地信任你,拥戴你。
2、宗教学识
讲,念,说,写,译是做一名阿訇的基本功。其中颂经和讲“吾尔兹”又是体现一个阿訇执教能力最直接的两个方面。经诵得好,人家听了就会肃然起敬;“吾尔兹”讲得好,就会引起大家的共鸣。全国的阿訇每个主麻都在说“吾尔兹”,但是首都北京阿訇的“吾尔兹”应该体现出首都的水平来。就拿我所在的海淀区来说,它是北京市的一个文化区,区内各大院校鳞次栉比,各方面的人材比比皆是,就像人们常说的,海淀满地是秀才,文化氛围十分浓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连本区信教群众的平均文化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这里面包括了本地信教群众本身文化程度的提高,也包括了各大院校在读的学生、老师、外国留学生。如果我们的“吾尔兹”演讲水平不能与穆斯林的文化发展水平相吻合的话,就无法服务和取信于广大穆斯林群众。正如中国的古训所言: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也就是说,不怕没有工作,就怕有了工作以后,自己拿什么本领来胜任这份工作。不是我们有了阿訇这个位置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相反我们要有时代紧迫感,要加强学习,不断地提高我们“吾尔兹”的演讲水平,使我们的演讲能打动听众,能感染群众,能教育群众。所以,每当主麻说完“吾尔兹”的时候,我们就要扪心自问了:我们的演讲是否能使等待了一周、如饥似渴的穆斯林能够得到心灵上的熨帖和抚慰呢?
听说有的阿訇为了图省事,一个演讲稿一年内重复说了七次,在这里咱们姑且不去猜测那份演讲稿到底有多么精彩,就说他这种应付差事的态度,首先就要不得。估计以这种态度来演讲的话,再多么精彩的“吾尔兹”也难以打动听众。你的演讲是应付的,还是用心的,都逃不过穆斯林群众亮的眼睛,他们会给出你一个公平的评判。据说基督教的牧师在布道的时候,通身是汗,这个现象说明他在布道的时候身上背负着一份不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恰恰是我们阿訇身上所缺欠的。所以我们应该有使命感,要有时代紧迫感,写好一篇好的讲演稿,除了平时的知识积累外,还得要靠锲而不舍的学习,就是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自己的知识不断补充新的营养。说起学习来,咱们现在的学习条件真是太优越了,书籍,报刊,杂志,网络,各种学习资料应有尽有。就网络来说,它就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可以说它是继纸张之后,给人类在文化上带来的又一次新的革命,只要你想学习,网络上面就没有你找不到的东西,那可真是一个学习的好帮手,反正我自己感觉受益不小。但同时,它也带来了它的副作用,那就是人们会沉溺和迷恋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据说这玩意很容易上瘾,社会上有多少学生因迷恋网络游戏而毁了自己的学业。我们真的还要警惕一下,因为我们还都年轻,谁天生的就没有玩心呢。所以说,利用好了,我们可以会很快地学到大量的知识和掌握比较前卫的信息。
现在各个行业都提倡一职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但这应该是在用足够的时间来钻研自己的专业技能之外的事,如果我们有能力做到,那真的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自己的专业技能还欠火候,还急需提高的话,咱们就先攻专业,把自己的业务夯实,因为这是根本呢。现在都提倡全面打造学者型阿訇这很好,但是,我认为,首先要认真钻研自己的专业以及与自己的专业有关的知识,所谓的学以致用,念、讲、说、写、译、应该样样都能拿得起来,在此基础上,再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最终向学者型阿訇逐渐靠拢。
现在,我们很多阿訇都是伊斯兰经学院培养出来的高才生,但是,我们在经学院里所学的知识,也只是为以后自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已,这离教门所要求我们达到的还有一定差距,如果我们不抓紧学习,在宗教学识方面不能站在广大穆斯林群众的前面,那我们有没有资格说我是一位伊玛目,一位宗教学识、操守、修养都必须走在信教群众前面的伊玛目?常言道: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咱们青年一代所缺的、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趁着咱们还年轻就要抓紧学习。所以,在宗教常识方面我们就要抓住一个“勤”字,也就是勤学苦练。
3、个人修养
个人修养是继良好的宗教操守之后,体现伊玛目个人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论是言谈举止,思想心胸,穿衣打扮,行走坐卧乃至吃饭就餐,都得与自己的身份相符,中规中距,一点不能走板。穿衣得体,行为端庄,言谈大方,这一点一滴都是在树立阿訇的外在形象。而思想心胸则属于内练修养的范畴,这一点尤为重要。对于内心世界的修炼,就要做到几个克服:
(1)克服虚荣。就是在物质生活上不去跟社会上的人攀比。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也跟着在不断地提高,社会上有很多人都富了起来,房子也住上了,车子也开上了,可是我们阿訇与他们相比还算一穷二白,面对外面经济大潮的冲击我们是不是开始抱怨了,是不是也在羡慕和垂涎那些人?兄弟们就像我开始所讲的阿訇不是一个谋生的工作,它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它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奉献大于索取。只要我们选择了这项事业就注定选择了奉献。我们静静地想一想,我们有幸走进教门,并能服务于主道,又有那么多穆斯林各级领导的拥戴和关怀,我们就心满意足了,这就叫有所失有所得。记得穆圣的一段圣训说,你们在教门上要看比自己强的,在物质上要看不如你们的。我看这段圣训堪称我们阿訇的座右铭。
(2)克服浮躁。阿訇这个职业不同于社会上的任何工作,它基本上是按照礼拜的作息时间运转的,如果是在过去一个寺里一个阿訇的话,那就基本上是24小时工作了,这就是工作性质决定的,那没办法。所以,对这一点的承认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是否浮躁和踏实,如果你爱这个岗位,愿意把自己的这份工作当成一种高尚的事业来做的话,就一定能踏实,一定能够坐得下来,好好地学点东西。相反,如果只是把阿訇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就会浮躁。什么叫职业?就是把阿訇只当做一个饭碗,一门心思地想着怎么进更多的钱,如果没有很多的事去了,没有事去打发时间,就干巴巴地呆在寺里能不烦,能不浮躁吗?但是如果把阿訇当作事业来干,那就不一样了,什么叫事业?就是通过自己钻研业务,提高执教能力,为社会牧化出高素质、高修养的穆斯林公民来。常言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这是一项度人的伟大工程,很不简单。要想干好这番事业,其基础是具有深厚的宗教学识和虔诚的宗教修养,即,所谓的言传身教。说某某阿訇念的经动听,“吾尔兹”能打动人,那绝不是偶然的,那是艰苦学习和努力磨练的结果。因此自己认为在事业方面应保持一个“静”字,也就是能够在寺里坐得下来,能安贫乐道,寓学于乐。
(3)克服骄傲。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因为有了这样或那样的光环,不免有些骄傲的情绪。在学业方面,不论我们是在哪儿毕业的,拿到了什么学位,学习是没有毕业的,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树立全面学习的观点。在事业方面,不论我们有多少成绩,有多少层光环,都证明那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昨天优秀不等于今天就一定也优秀,明天继续优秀。只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向人取长补短才能会经常进步,所以说,社会是一所帮助我们成长的大学校,我们有取之不尽,学之不完的东西,要谦虚做人,虚心学习。常言道,人生也有涯,学而也无涯,我们目前所掌握的知识离阿訇这个神圣职业的要求还远着呢!我们身上有的各种光环也可能只是光环而已,还没有真正地为社会发光,因此,自己在各种成绩和荣誉面前一定要记住一个“忘”字,就是时刻不能记住我们首先是一名阿訇,所有的光环都是带在阿訇这个职位上的,光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阿訇这一职位而产生的,我们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常言道,皮子不存,毛将焉附啊!也就是说不好好地做阿訇,光环从何而来?因此,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做阿訇,把阿訇做好,过去的成绩和荣誉就让它过去了,不管有什么荣誉,说到家我们还是阿訇,我们要把那些所谓的荣誉忘了,一切从头开始,从本职工作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