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我国人数最少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民族风情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走近我国人数最少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

来源:民族宗教网 时间:2009-05-04 点击: 我来说两句

  他们最初生活在我国古代北方草原却缔造了莫斯科大都市;他们在我国的56个民族中以人数排序到了第53位却被公认为“高学历”民族……一部新疆现代教育史写满了中国塔塔尔民族的不朽风云。我们在新疆追寻着散居北疆各地的塔塔尔人时,惊鸿一瞥祖国边疆一个“弱小”民族的风华绝唱。

大泉清真寺庄严而气派,是当地穆斯林礼拜的圣地。 樊前锋 摄

塔塔尔族人民能歌善舞 (资料图片)

 

  塔塔尔人的聚居地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大泉塔塔尔族乡是我国唯一的塔塔尔族乡,也是塔塔尔族最集中的地方。从乌鲁木齐沿303省道出阜康市、经吉木萨尔县城再进入奇台县境内不久,就能看见大泉塔塔尔族乡与塔塔尔族乡医院的指示牌竖立在公路边上。

  遥远的雪山横亘眼前,塔塔尔族人的庄园随意地排列着,几缕炊烟升腾缭绕在房前屋后密集的树梢间,大地上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牛羊就在空旷场地的柴禾间打转,偶有几个塔塔尔人从我们的眼前走过。这是塔塔尔牧民定居点,山上的塔塔尔人家陆续迁徙到了大泉塔塔尔民族乡,这里成为了塔塔尔人永久的家园。

  在乡政府,副乡长沙明接待了我。听明来意,沙明爽朗地说:“我就是你要找的塔塔尔人。黄头发、高鼻梁、蓝眼睛、白皮肤,我就是一个典型的塔塔尔人。”沙明手捋着自己前额上褐黄色的头发,笑呵呵地说起自己的民族。

  “全中国只有4900多名塔塔尔人,我们大泉塔塔尔族乡一共有1100多名,这里是中国塔塔尔人最为集中的聚居地了。除此之外,伊宁、塔城、乌鲁木齐、木垒等地也散居着很多塔塔尔人。”

  “塔塔尔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全世界有1000多万人,国内也只有这么一个民族乡。”

  “我们的先辈曾经征服过俄罗斯人,还缔造了今天的莫斯科市。”

  “19世纪初期,沙皇俄国兵役制度不合人心,大批爱好和平的塔塔尔人开始从伏尔加河流域,翻越阿尔泰山逃亡到了中国境内,定居新疆。这是最早的中国塔塔尔人。”

  “我们定居在这个地方也只有100年的时间,成立民族乡的时候已经是1989年7月24日。”

  ……

  塔塔尔人信仰伊斯兰教,但他们还有与古尔邦节同样隆重的撒班节,这是一个敬畏和感恩犁铧的节日。撒班是犁铧的意思,撒班节被塔塔尔人看做是自己的春节。举行日期是每年的春耕时节,有马拉犁铧的入场仪式,之后是主持人宣布节庆开始。沙明副乡长说,塔塔尔人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相比较,多出了这个隆重的感恩土地的节日。

  老乡长细说建立民族乡的前前后后

  在沙明副乡长的引见下,在奇台县城县委院子里,我见到了热情的帕依肯,大泉塔塔尔族乡首任乡长。见面互道“色俩目”,热情地握手,穆斯林礼节里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不能少。

  50岁的帕依肯赋闲在家。早些年,帕依肯从新疆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就回到了家乡奇台县县政府工作,当乡长之前,干过县里的团委书记。“干县团委书记时,我们很多在外工作的塔塔尔人就找到了我,只说一个问题,就是想成立一个民族乡。”后来,帕依肯为此开始奔波,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导写信,给自治区有关部门写报告。3年后,也就是1989年,乌鲁木齐传来了一个令所有塔塔尔人为之兴奋的事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批复准予大泉塔塔尔族乡成立。帕依肯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是,奇台县县委书记找他谈话,让他担任了大泉塔塔尔族乡的首任乡长,这一干就是整整9年。

  “我们乡1100多个塔塔尔人的祖先是4个年轻英俊的塔塔尔人,他们先是在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聚居区生活繁衍着。1905年,这4个家族的塔塔尔后裔开始迁徙到了奇台大泉这一带。清朝政府给我的先辈们划地,奇台白杨河两岸成为了我们世代生息的家园。”帕依肯说自己是四大家族之首司马依勒的后人,他是第四代。

  次日,帕依肯做向导,带我们去了他自己工作过的塔塔尔族乡大泉湖村,在一户户农家围着暖和的火炉,喝着奶茶,听着塔塔尔人的故事。虽说帕依肯从乡长的位置上已经离开了很多年,乡长也换了几茬人,但他作为老乡长的威望丝毫没有消减。显然,当年因老乡长的奔波促使民族乡成立的功绩印在了每一个塔塔尔人的心中。

  50岁的古丽山家,摆满了漂亮的水墨画,有塔塔尔姑娘的肖像,也有塔塔尔人家风景,无不惟妙惟肖。这些作品都是出自于古丽山24岁的女儿努尔兰汗之手,她去年从新疆大学美术系毕业,现在奇台县一中当美术老师。古丽山和丈夫都是乡村老师,新疆农大毕业的儿子在库尔勒工作,而另外一个小女儿则在喀什当老师。古丽山在向我们讲述这些时,流露出一家人身为人民教师的自豪与满足。

  中国的塔塔尔族,孩子成年之后当老师是古有之风,而这些传统在古丽山家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大泉湖村,如古丽山家一样,成员大多数是教师的家庭几乎占到了一小半。

  当然,经商也是塔塔尔人最重要的传统之一。50多岁的努尔多拉是大泉塔塔尔族乡的民族干部,几个儿子都在做皮毛生意,同时还在家种植小麦、玉米、葵花等农作物。经商和辛勤的劳作,使努尔多拉家家底殷实。努尔多拉屋子里生着火炉,那红红的火苗一蹿一蹿的,映红了一家人幸福的脸颊。帕依肯老乡长看着农家屋子里绣满花纹的铺垫与天方挂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记得帕依肯当时这么对我说,在他的有生之年,在他和塔塔尔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开始了对民族乡的建设并看到了阶段性的成果。“这是我一生的骄傲。党中央对于人口较少民族的关爱,温暖了我们整个塔塔尔民族。”

  流血牺牲中掀起新疆现代教育之风

  离开奇台,我又来到距离塔塔尔民族乡800多公里的塔城以及更为遥远的伊犁,两地边城都是塔塔尔人的家园。边疆的少数民族很多,塔城与伊犁的塔塔尔人就犹如洒进汪洋大海里的一滴水珠,你根本难以从面部特征中分辨出沿街走过的人们的族别。

  “实质上,新疆的教育史就是塔塔尔这个民族的历史。”帕依肯的话犹在耳边。塔塔尔人定居入籍中国后,先后在乌鲁木齐、吐鲁番、塔城、和田、喀什、库尔勒、阿勒泰等地创办学校。

  著名的乌鲁木齐第六小学,即民国时乌鲁木齐的羊毛湖塔塔尔学校。然而,这个学校的缔造与清真寺密切相关。1935年,塔塔尔清真大寺里办的学校出现生源爆增现象,包尔汉先生得知后为这个清真寺学校积极筹措资金,于是就有人捐出了自己的宅院,修建了羊毛湖塔塔尔学校,这也正是乌鲁木齐市第六小学的前身。

  1913年,塔塔尔人兴建了伊宁市第一所学校,开设了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音乐等课程,之后又创办了新疆第一所女子学校。而今,矗立在伊宁市解放路上的伊宁市第六小学,也是塔塔尔人缔造的校园,这座校园虽经近百年的历史风霜,教室里仍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同样是1913年,在吐鲁番阿斯塔纳遗址边上,塔塔尔女教师海达尔在维吾尔族进步人士的帮助下修建了新式文化学校,开设算术、文学、地理、历史、自然、音乐以及宗教课程,培养了乌鲁木齐、奇台、鄯善等地40名维吾尔族儿童。

  然而,就在塔塔尔族群众全力发展新疆现代化教育事业时,他们当中的很多知识分子和老师们却遭到了反动政府的杀害。当鄯善县知识分子塔伊尔别克目睹了塔塔尔人新式文化教育的实效后,邀请塔塔尔知名老师夏依谢日夫来到鲁克沁教维吾尔族儿童文化知识。夏依谢日夫老师来后几个月,反动政府就逮捕并秘密杀害了他。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在全新疆传播新式教育的塔塔尔族老师,先后有100多人惨遭杀害。

  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当我们重温当年的这段历史时,我们会发现,知识使得光荣的塔塔尔族熠熠生辉。近百年来,塔塔尔人对新疆教育的热情和投入一直有增无减,他们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自身平均受教育程度之高,在中国无出其右;伊宁市内现在有塔塔尔人262人,其中高级知识分子就多达120多人!也就是说,成人几乎人人是高级知识分子。

  1934年,以往被称呼为鞑靼与诺盖族的族群正式定名为塔塔尔;新中国成立后,塔塔尔族被写进了56个民族之中。

  新中国第一代维吾尔族将军赛福鼎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虽然杨增新极力使新疆变得愚昧落后,但新疆大地还是沐浴到了时代的浪潮,塔塔尔人创办的新式教育是最先吹入这烦闷铁笼里的阵阵清风……”

  新疆现代教育百年,塔塔尔人功不可没。文化人类学家早有发现,不同地域自会衍生出风格不同的文化。新疆的地域与人种同样呈现出了多样性,新疆的世居民族远比云南要少,但民族文化的多元化程度却远比云南要高。写到这里,我似乎才明白了帕依肯——大泉塔塔尔族乡的那位老乡长眼睛里为什么总是闪烁着身为塔塔尔人的自豪——20世纪,一个“弱小”民族的风华绝唱已经与新疆现代化教育史得到了同生。

  一代代塔塔尔人为边疆教育前赴后继,敞开着这个“弱小”民族的魂与魄,他们把对于学问的理解与应用挥洒得淋漓尽致。这种理解与应用,是我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中绝无仅有的壮丽景象。学问是一个永恒的词汇,一代代塔塔尔人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甚至生命践行了自己的信仰与传统之风,他们用自己的学问开启影响和加速了边疆教育的现代化,新疆大地上每一缕春风里都裹挟着他们的歌。

 


  [延伸阅读]


  我国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

  回族:分布在全国绝大多数县、市,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云南、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省、自治区人数较多,并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人口为981.68万(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以下民族人口数皆出于此);通用汉语、汉文。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于新疆,大部分聚居在天山以南,极少数分布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县、市;人口为839.94万;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哈萨克族:中亚和西伯利亚西南地区的土著民族之一,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人口为125.05万;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东乡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少数散居在兰州市和定西地区,宁夏和新疆也有分布;人口为51.38万;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

  柯尔克孜族:中亚地区的土著民族之一,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少数散居在新疆其它各县,另有数百人散居在黑龙江省富裕县,系18世纪中叶自新疆迁去的;人口为16.08万;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及其毗邻的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乡,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一些乡村也有分布;人口为10.45万;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

  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地;人口为4.10万;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

  保安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内大河家、刘集一带,少数聚居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和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口为1.65万;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

  乌孜别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人口为1.24万;有自己的语言,我国境内的乌孜别克族通用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字。

  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人口为0.49万;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现在通用维吾尔语(文)和哈萨克语(文)。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