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菲律宾﹐南方穆斯林被称作“摩洛族”﹐其实分为许多岛民部落﹐如马京达瑙人﹑马拉瑙人﹑伊拉姆努人﹑桑吉尔人等等﹐都是全民信仰伊斯兰的岛民部落。 在公元十五世纪末﹐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主义者在“发现”菲律宾时﹐他们同时发现南方的岛民信仰伊斯兰和诵读阿拉伯文﹐他们错以为是非洲摩洛哥迁移来的摩洛族穆斯林﹐因此称他们为“摩洛人”。 西方人殖民主义借助坚船利炮向世界掠夺﹐无视历史﹐如同美洲印第安人一样﹐将错就错﹐把他们当作西(部)印度人。 如今菲律宾的摩洛人﹐就是所有信奉伊斯兰的岛民的统称﹐所以﹐“摩洛”就代表菲律宾的穆斯林﹐这个组织“青年摩洛族”就是青年穆斯林的确切意思。
“专业人员联络网”﹐是当代互联网时代社会团体的特征﹐他们通过网络建立组织﹐随时互通信息﹐如同面晤﹐这些专业人员各有为社会服务的技艺和专长﹐独当一面﹐对社会影响很大﹐为穆斯林社会和平发展承担起历史责任。 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全体穆斯林团结的力量与和平的手段﹐争取自由和解放﹐发展经济﹐建设家乡。
这些人都有知识﹐有技术﹐适应现代网络时代﹐他们在互联网上宣传伊斯兰﹐揭露马尼拉政府对南方穆斯林地区的暴力和压迫﹐唤起民众觉悟﹐团结一致。 沙密尔?古托希今年34岁﹐英国牛津大学毕业﹐是这个组织的负责人之一﹐他说﹕“南方穆斯林遭受的苦难﹐国人不知﹐我们有责任发挥技术特长﹐向世人揭发事实真相。” 在菲律宾南方﹐集中居住着五百万穆斯林居民﹐数百年来﹐一直坚持对抗北方天主教政权同化政策﹐近代的斗争由于美国的干涉更为激烈。 穆斯林在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领导下争取独立的斗争﹐五十年来﹐有十二万人在冲突中丧身。
这些“青年摩洛族”都因在家乡无法生存下去﹐离开故土到外地刻苦求学﹐为了家乡的穆斯林父老兄弟有拨开乌云见青天的日子﹐他们在外努力奋斗。 联络网的规划部长艾里姆?希迪贵从马尼拉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返回家乡工作﹐他说﹕“当年﹐不得不离别家乡的亲人﹐没有其他出路。” 学成回国的这些菲律宾穆斯林青年一代﹐陆续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决心团结起来﹐为民族解放干一番事业。 萨拉?玛塔拉姆是这个组织的通讯部长﹐他说﹕“我们这些人﹐都在社会上功成名就﹐是社会中产阶级的中坚力量﹐穆斯林年青知识分子的群体﹐应对对穆斯林社会效犬马之劳。”
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同马尼拉政府代表去年谈判达成和平协议草案﹐政府承认南方穆斯林地区实行高度自治﹐但这个协议在国会辩论中被压制﹐至今束之高阁﹐马尼拉政府置之不理。 根据这个协议﹐穆斯林地区享有独自的经济发展﹑银行体制﹑文化教育﹑地方选举和法律裁判权﹐成为名符其实的穆斯林自治区。 自从双方协议在批准过程中受到挫折﹐南方的形势日益恶化﹐虽无大规模战争﹐但许多地方民众反抗政府军镇压的冲突不断﹐例如今年六月初﹐有一百名阵网民兵被政府军打死。
联络网的年青学者们﹐希望在政府和阵线之间调停﹐走和平发展的路线﹐促使双方和平谈判。 联网网成立以来﹐各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奔走在政府和社会团体之间﹐协调各方关系﹐以和平的方式维护穆斯林居民的利益。 和平规划部长莫哈格?伊孤白尔说﹕“根据历史的经验﹐战争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我们要坚持和平的途径。 我们这些穆斯林青年专业人员﹐能起到巨大的作用﹐为和平的目标奋斗。 我们希望﹐穆斯林的下一代看到全面实现和平﹐让他们享受和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