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游艺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回族习俗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回族的游艺

来源:中国回族网 时间:2009-06-26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回族的民间游艺习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回族民间口头文学活动;二是回族民间歌舞活动;三是回族民间游戏活动。三类习俗虽然都有其传承,但回族民间口头文学活动,从内容到形式,占据了整个回族游艺习俗的重要地位。  

  一 回族民间口头文学的类型与习俗  

  回族民间口头文学包括故事、歌谣、说唱等几类。  

  (一)回族民间故事  

  回族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笑话。从民俗的角度看,回族通过世代相传的习俗,将回族宗教、历史、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艺术地表达出来。讲故事的人,一般是回族中见多识广、头脑清楚、记忆力强的回族老人。他们在心情舒畅、劳动闲暇时,与晚辈们坐在一起,通过讲故事,既教育了后辈,又使其学到知识,还调剂、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经过代代相传,回族的故事越传越多,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回族故事家。现在在回族人民中有能讲上百个故事的,有的能讲几十个故事的人。如回族故事家丁连珍所讲的故事,给人以智慧和力量,男女群众都爱听他讲的故事。回族当中的有些阿訇喜欢给穆斯林群众讲一些与伊斯兰教有关的故事,且在讲故事时,比较严肃。而其他回族故事家大多性格开朗,谈笑风生,口头表达能力强,讲话具有吸引力。他们在讲故事时往往既继承前人的传说,又有个人的加工创作和发挥,所以在回族民间,同样一个故事,往往有不同的细节。另外,由于回族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传说、故事的内容极其丰富。据初步调查,截至1992年底,已搜集整理发表的回族民间故事达一千二百多个,出版回族民间故事的书达十几本。这些故事都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回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就回族传说来讲:有人祖阿旦、阿旦和好娃、阿当寻火种等神话传说;有回回的来历、回汉自古是亲戚、回回识宝的传说等史事传说;有穆罕默德的故事、赛典赤的传说、郑和的传说、杜文秀的传说等人物传说;有回族结婚追马的来历、阿舒拉饭、朵儿茶、斜贴茶壶的来历等回族风俗传说;有飞来寺的传说、博格达的传说、奶光湖的传说、米钵山的传说等风物传说。回族的民间传说,除风物传说具有地域性特点外,其他传说在全国各地流传,有的甚至备受赞赏。回族的其他各种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寓言故事、笑话故事、动物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等等,描述了一幅幅回族风情的画卷,揭示了民间故事的民俗性格。无论在田间地边,还是炕头灯下,讲者口若悬河,手舞足蹈;听者津津有味,捧腹大笑。就故事的内容来讲,从各个方面,表现了回族人的思想风貌和社会生活。特别是回族的机智人物故事,如索里哈和赛里买的故事,充分地表现了回族人民的聪明才智。  

  (二)回族民间歌谣  回族的民间歌谣,主要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交生活传承的。从内容上看,有劳动歌、时政歌、生活歌、情歌、儿歌等,内容极其丰富;从形式上看,由于回民分布在全国各地,受汉民的文化习俗影响,有夯歌、劳动号子、信天游、五更调、四季调、十二月调等等。在这些歌谣中,最具有回族特色的是“花儿”,特别是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一带的回民,有手搭耳后、面对青山唱“花儿”的习惯。  “花儿”又名“少年”,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民歌,是祖国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具有高亢、豪放、优美、悠扬的特点,有着强烈的艺术魁力和浓郁的回族特色。“花儿”发源于回民聚集的临夏回族自治州,这里素有“花儿”的“故乡”和“圣地”之美称,不仅回民是“花儿”的主要唱家,居住在这一带的汉、保安、东乡、撒拉、土等民族人民也喜爱这种山歌。最后“花儿”由甘肃发展到青海、新疆一带,而且也大都在回民当中演唱,例如宁夏的山花(又叫干花儿),多在回族群众中传唱,所以,现在人们提起“花儿”,习惯称做“回族花儿”。“花儿”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现在已形成河州“花儿”、莲花山“花儿”、宁夏“花儿”、青海“花儿”等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宁夏“花儿”是两句一节,例如《来了是无处儿站了》: 

  牛拉的车子是车轱辘转,     
  宁叫嘛人死路不要断。     
  这一回回去是不来了,     
  来了是无处儿站了。     
  河州回族“花儿”则是四句一节:     
  左手里端的菜缸子,     
  右手里拿的是碗子,     
  心想连尕妹子锄田去,     
  尕手里没拿上铲子。  
  而莲花山“花儿”,也叫洮岷“花儿’,则是三句一节:     
  合心了,碴对碴,     
  唱“花儿”你把茶倒下,     
  唱得不好不要笑话。  

  各个不同地区的回族“花儿”有不同的曲调,有《河州令》、《尕马儿令》等一百余种。回族“花儿”的节奏丰富,旋律性很强,音乐形象及艺术个性生动鲜明,绚丽多姿。形式有四句“花儿”、六句“花儿”(折断腰)和三句“花儿”。每一种形式的“花儿”都有一定的格律,非常讲究节奏。
  
  房檐上蹲的是白鸽儿,     
  鸽洞里卧的是皂儿(黑鸽儿);     
  你给我做个顶帽儿(礼拜帽),     
  我给你买个镜儿。  

  这首四句式的“花儿”,第一句是三三三,第二句是三三二,三句与一句,四句与二句在音节上对称。      

  上去个高山打三枪,     
  枪没响,     
  枪口里有了病了;     
  连叫了三声头没抬,     
  没抬头,     
  你要的官王么秀才。  

  这是一首六句“花儿”,也叫折断腰“花儿”,其音节是:一句为三二三,二句为三,三句为三二二,四句为三二三,五句为三,六句为三三二。“花儿”押韵的方式是有的句句押,多数是一三句一韵,二四句一韵。它既不同于格律诗那么严格,又不同于自由诗那么自由。河州“花儿”、宁夏“花儿”、青海“花儿”、新疆“花儿”等,一般都是奇句单字句结尾,偶句是双字句落尾。押韵时不仅押句尾韵,而且还在句尾前押复韵。如:      

  回回庄子上的礼拜寺,     
  花大门修(给)了千年;     
  眼泪擦掉了你把饭吃,     
  人家的人你不要牵念。  

  回族“花儿”的题材包括天文、地理、山川、草木、人物、民俗等等,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有劳动“花儿”、农事“花儿”、时政“花儿”、仪式“花儿”、生活“花儿”、爱情“花儿”等等,真实地反映了回族人民的生活。  

  回族“花儿”在艺术手法上大都采用比、赋、兴,如:     

  阿哥是凤凰天上旋,     
  尕妹是园中的牡丹;     
  不说尕妹妹长得端,     
  还说阿哥的眼馋。      
  扎花的兜兜盘锦呢,     
  盘锦是要两根线呢;     
  维下的朋友宽心呢,     
  倒把我的心扯烂呢。  

  回族一般禁止在家里和村庄唱“花儿”,只能在野外唱。     

  花椒树上你甭上,     
  上去时刺儿扎哩;     
  庄子里头你甭唱,     
  阿訇听见是骂哩。     
  唱“花儿”已成为一种风俗习惯,谁也阻止不了。     
  “花儿”本身是心上话,     
  不唱时由不得自家;     
  刀刀拿来头割下,     
  不死还是这个唱法。  

  回民除了平时唱“花儿”外,各地还逐步形成了一些歌唱“花儿”的大聚会——“花儿”会。   

  “花儿”会,是“花儿”歌手竞赛与交流的舞台,也是回族等劳动人民的狂欢节日。现在西北地区规模较大的“花儿”会有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莲花山、松岩呜;青海省的峡门、七里寺、老爷山等近三十余处。其中莲花山“花儿”会和松岩鸣“花儿”会名扬遐迩,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  

  莲花山“花儿”会: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自治州的戴着洁白圆帽、搭着绿色盖头的回族男女和汉、东乡、保安等几个民族的歌手几万人,云集莲花山。歌手们攀上山路,观赏风景,对歌欢唱,气氛醉人。  

  “花儿”会的歌手,一般都是按村庄自由组成男女三至十人的“花儿”歌唱班子,有一名即兴编词、出口成章的“串把势”,有几个吐字清楚、腔口饱满、歌声嘹亮的金嗓子歌手。串把势才思非常敏捷,对歌前一般要打腹稿,对歌时歌手们围在一起,打着花伞,摇着彩扇,串把势低声说歌词,歌手马上领唱,其他人和唱。此起彼伏,对答如流,热闹非凡。   

  在“花儿”会上,还有许多程序,如拦路、游山、对歌、告别等。当四面八方的歌手沿路上山时,往往被走在前面的歌手用马莲花绳拦住去路,让其对歌,对上才能过去,特别是一群群青年男女拦路对歌,妙趣横生。如小伙子用马莲花绳挡住姑娘唱道:      

  马莲绳绳拦得宽,     
  宽似铁打的虎牢关,     
  你对不上时底下钻。     
  姑娘马上对上:     
  材一页,一页材,     
  你把马莲绳放开,     
  好的“花儿”后头来。  

  小伙子唱:     
  杆两根,一根杆,     
  绳绳不堵心不愿,     
  知心“花儿”唱一段。  

  姑娘对道:     
  口唱“花儿”四下走,     
  让路咱们交朋友,     
  叫你一定听个够。     ……  

  歌手往前走,又有另外的歌手挡住,又是一片对歌声。在莲花山上有不少青年男女彼此对歌,认识了解,产生了爱慕之心,结为良缘。   

  临夏回族自治州还有一个大的“花儿”会叫松岩呜“花儿”会,每年农历四月二十日举行,参加“花儿”会的也有好几万人,是规模最大的河州“花儿”会,以演唱《河州大令》、《河州二令》等流派的“花儿”为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州每年在这里举行一次“花儿”歌手大奖赛,选拔培养了一大批“花儿”歌手和歌唱家。  

  (三)回族民间说唱  

  我国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一些回民一般把举行婚礼或办喜事称做“宴席”,把参加婚礼、送亲叫做“吃宴席”,因此把在新婚宴席等喜庆的场合演唱的曲调叫宴席曲。这是回族民间说唱中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一种形式。   

  回族地区有“结婚三天无大小”的习俗。尽管伊斯兰教严禁弹唱歌舞、音乐戏剧,但回民在新婚等喜庆的宴席场合仍有贺喜唱曲的风俗,特别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的民和、化隆及宁夏等一些回民聚居区演唱宴席曲极为盛行。  

  有些回族青年举行婚礼时,提前邀请一些有名的唱把势,前来祝贺助兴。有的擅长唱宴席曲的歌手,当听到谁家举行婚礼或到新婚之夜,主动去新郎家演唱凑热闹。对前来唱宴席曲的歌手,不论是请来的,还是自己来的,主人都要热情款待,要给他们拿糖果、沏盖碗茶、端撒子等,唱把势就选择一些祝贺的宴席曲,边吃边唱,歌声嘹亮,悦耳动听。参加婚礼的男女老少,不论辈分,不分大小,一个个兴趣盎然,围观欣赏,唱到逗趣时,大家仰面大笑,心花怒放。有些地方的回民在唱宴席曲时还伴以舞蹈,或边唱边舞,或两人对舞,别人伴唱;有的唱宴席曲时,有问有答;有的主人如对唱宴席曲的歌手不够热情或慢待了,歌手们还即兴编词,讽刺主人,主人听后,马上笑脸相迎,热情款待。   

  宴席曲有独唱,有对唱,有合唱,此起彼伏,十分热闹,增加了婚礼的喜庆气氛。如有一首《宴席进行曲》开头唱道:     

  恭喜、恭喜、大恭喜,     
  欢欢乐乐地来讨喜。     
  亲戚好友都来齐,     
  送主人一段宴席曲。     
  唱不好了不要着气,     
  宴席伙伙里要和气。     

  有一首赞美新婚夫妇的宴席曲唱道:     
  恭喜恭喜大恭喜,     
  东家交了好运气,     
  女婿娃干散(精干)新媳妇俊,     
  杨宗保配了个穆桂英。     ……  

  从开场白唱到赞美新郎新娘,再唱到祝福家庭和睦。  

  回族的宴席曲,文雅健康,内容极其丰富。有歌唱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如《杨家将》、《孟姜女》、《高大人领兵上口外》等等;也有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族人民的新生活的;更多的是表现爱情内容的,歌唱青年男女炽热的爱情、缠绵的相思或痛苦的离别;还有倾诉对旧社会封建道德和伦理观念的鄙视和不满的。有叙事的,也有抒情的。著名的《纺四娘》就是在回族当中流行最广的一部叙事宴席曲,全曲长302句。  

  宴席曲,曲调优美流畅,现有九十余种曲调。代表作有《十里亭》、《纺四娘》、《尕老汉》、《五更月》、《四季青》、《白娘子》、《红黄凤凰》、《一只螃蟹》、《八大光棍宴席曲》等。  
 
  二 回族民间舞乐习俗  

  回族由于宗教等原因,不善歌舞,但在民间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小乐器及少量的民间乐舞。   
  
  (一)回族民乐  

  回族民乐乐器有一种是口弦。口弦是回族姑娘特别喜爱的一种民间小乐器,俗称“口琴子”或“口衔子”。  

  口弦有两种,一种是铁制的,一种是竹制的。铁口弦在其他民族当中也有,竹口弦在回族姑娘中较多。  

  竹口弦,顾名思义是用竹子削的,看起来简单,但做时颇讲究工艺。一般好的口弦,都是把竹子选来切成长五寸左右的若干根,放到油锅里炸一下,然后拿出来用刀精心去削。这样做出的口弦,提亮光滑,结实耐用,不易破裂;从效果上看,音量适中,清脆柔和。  回族姑娘制作的竹口弦,弦身一般都是三寸长,一头小,奏时左手捏住弦尖,将舌簧的一端轻轻含入双唇间,右手中指和拇指挽住另一端丝穗子,均匀地扯动,使口弦簧产生一种“咕咕咚、咕咕咚”的具有特殊魁力的声音。   

  口弦,没有什么明显的音调,主要是姑娘通过口形、气力、节奏等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回族姑娘一般都随身带着心爱的口弦,宁夏南部山区的回族姑娘还喜欢把口弦当做装饰品,拴在胸前第二个纽扣子上,一有机会就弹起来。有的独自坐在家里解闷、消愁;有的两人坐在一起抒发感情,互相逗趣;有的三五成群坐在一起相互比赛,弹奏一些回族男女都熟悉的合调。如珍珠倒卷帘、骆驼铃、五哥放羊、脚户歌等等。   

  关于口弦,在回族民间有许多传说,宁夏六盘山地区有一个故事讲到,早先,有一个财主看上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有对象的回族姑娘,要强迫结婚,姑娘不从,财主就挖掉了她的眼睛,并使她变成了哑巴。这个姑娘就用竹子做了个口弦,向众青年和乡亲们控诉财主的罪恶。后来姑娘们为了纪念她,人人都做了个口弦。  

  过去,回族妇女由于受到宗教教规的约束,不许出门,不许唱歌、跳舞,更不能自己出去谈情说爱。她们经常被关在家里,心情压抑、烦闷,所以就用口弦来解忧消愁。现在,回族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回族姑娘高兴了就用口弦弹奏逗趣。有的以弹口弦为号子,还找男朋友约会哩。 回族群众还有一种喜爱的乐器叫牛头坝,回族群众俗称“哇呜”或“泥萧”,是用部合力强、结实耐用的黄胶泥制作的一种民间小乐器,古代称它为“埙”。据史书记载:“埙,古代一种用陶土烧制的吹奏乐器。大如鹅蛋,形如秤锤,上尖下平中空,顶上一孔为吹口,前面四孔,后面三孔。”封建时代早期宫廷乐队中曾使用过此种乐器,以后逐渐消失,且在民间演奏中很少见到。回族人民在与其他民族的长期杂居相处和文化交流中,受其他民族吹奏乐器的启发,根据古代观的基本原理,结合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实践中创制出了回族所特有的民间乐器牛头埙,使之代代流传下来。   

  牛头埙制作简单,取材方便,普及性强。回族聚居区七八岁、十一二岁儿童,都喜欢用泥做牛头埙,他们只要有时间,就挖一块胶泥土,用水搅拌揉成泥球,然后做成圆形、鸡蛋形、蝴蝶形、鱼形、牛头形等各种各样的,待晾硬后用一根粗铁丝或粗友友杆,钻几个小孔。有一个吹口,有手按的四个小口。  

  牛头埙音域在五度以内,音阶排列为12345,能吹奏一些简单、缓慢的曲调,如《北风吹》、《小白菜》和回族民间小调等,还能用它学鸟的叫声。在农村有的回族青年约会时,男的在女方家附近先吹牛头埙,女的弹口弦向他表示,完了两人就出去相会。  

  (二)回族民间音乐舞蹈  

  回族的音乐舞蹈,与其他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等相比,差距虽然很大,但也有本民族的一些特点,需要认真地发掘整理。就回族舞蹈来说,虽然受到伊斯兰教的限制,但早在唐代,回族先民就跳西域乐舞,元代则更加重视回族的这一光荣的文化传统,专门设立了回回乐舞机构,并且由回回人自己掌管,使回回乐舞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宫廷舞,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到了明代,回回乐舞大胆汲取汉族舞蹈营养,取长补短,融合发展为回族民间广泛流行的舞蹈《回回舞》。清代以后回族的舞蹈受到摧残,逐渐销声匿迹了。但是从现在回族民间的一些舞蹈和根据回族民间舞蹈素材加工整理的一些反映回族人民生活的舞蹈来看,说明回族的舞蹈有一定的潜力,只要加强引导、挖掘、整理,还是能够取得成绩的。如现在宁夏回族民间流传的《踏脚舞》、《汤瓶舞》;云南的《田龙舞》;甘肃的《念舞》、《坐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流传的《落莲花》、《碟子舞人》、《耍场》等,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回族的音乐包括民俗音乐和宗教音乐等。回族的宗教音乐,既有伊斯兰教音调的特点,又有回族自己的特点。因为我国回族伊斯兰教分为“虎伏耶”、“哲合忍耶”、“尕得忍耶”、“格迪木”、“伊黑瓦尼”等教派,这几个教派每日都用高亢、优美、洪亮的音调进行五次礼拜、主麻聚礼、三大节日会礼以及念班克等,特别是在赞圣,念班克、呼图拜等时,旋律优美,声音动听。由于回族各个教派不同,历代教主传授的音调不同,加上有的教派在朝觐时还学习了阿拉伯国家的一些音调,这样在回族内部,宗教音乐包括两大类:一类叫也门调,回族人也叫‘穆罕麦斯”;另一类叫麦加调,回族人称之为“麦达义合”。回族把这种具有浓厚的宗教音乐往往称做音调,忌说唱曲子、唱经等。  

  回族除了宗教音乐外,还在传播伊斯兰教时,把伊斯兰教教义编写成压韵诗文,并用回族民间传统的一些曲调来吟诵,使之记得更清、更快,影响更深,目的是教诲人们遵信真主,与人为善,勿行恶事。如同心县流传的经堂歌《五更月》、《联五篇》、《清廉才受真主惜》、《普赐今世》;平罗县流传的《劝善歌》、《穆圣赞歌》、《伊玛尼歌》等,都配有民间乐调,还有苏武牧羊曲、五哥放羊曲等,也有根据伊斯兰教音调和民间曲调自己融合加工改编的曲调。  

  三 回族游艺民俗的特点  

  回族的游艺民俗涉及面较广,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谚语、民间戏曲、游戏、杂耍等等。前面着重从几个侧面讲了带有民族特色的一些习俗。总的来看,回族的游艺习俗,特别是音乐、舞蹈等,从内容到形式都发展缓慢,特点不突出,在民间普及率很低,没有真正形成本民族的风格,其主要原因是受伊斯兰教制约因素很大。伊斯兰教禁止音乐。《米失嘎特》里说:“乃非尔和伊木奥玛尔在路上听见奏乐的声音,伊木奥玛尔用指头塞住耳朵,走到一边。乃非尔问他为什么。他说当我年幼的时候,曾有一次在穆圣跟前侍立,穆圣听见音乐,就用手指把耳朵塞起来。”我国最早用汉文记载伊斯兰教的《经行记》也讲到伊斯兰教“断饮酒,禁音乐”。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教的这些影响,在长期的发展中,特别是一些宗教人员传播伊斯兰教时,严格禁止音乐,不允许回民唱歌跳舞,不许男装女扮和女装男扮,不许化妆上台演戏,有的甚至不许看戏、看节目,边远落后的山区有时连电视也不让回民看。这样回族的文娱习俗,除了说书讲故事外,其他都不能堂堂正正地去表现,如流行在西北地区独具风采的高腔山歌——“花儿”,只能背过宗教人员,远离村庄和清真寺,到山里去唱,不许在家唱“花儿”也不许在村子里互相对“花儿”。   

  回族富有特色的宴席曲,也只是在三天没大小的婚礼上唱一唱,且一般都是年轻人凑凑热闹。回族妇女弹口弦,也是在家里弹弹,自我欣赏,消忧解愁,不能当众去表演。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回族这种禁止与封闭的文娱习俗,在有的地方有所改变,有不少回族文娱方面的人才,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如回民聚居的宁夏西吉县、同心县、吴忠市、泾源县等和甘肃临夏等地都有许多回民去上台演出。不少回族“花儿”歌手还赴省区和北京演唱。宁夏和甘肃临夏还分别排练了回族“花儿”歌舞剧《曼苏尔》和《花海雪冤》等,真实地反映了回族人民的生活,受到了广大回族人民的好评。在全国各地也涌现了许多回族文娱人才,其中有些是全国著名的,如京剧艺术表演大师马连良,相声大师马三立,音乐指挥家李德伦,电影演员李默然等等。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