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穆斯林组织同政府经过四年的漫长谈判﹐终于有了结果﹐政府同意在公立学校中为穆斯林学生开设伊斯兰课程。 德国内政部长沃尔夫干?沙奥伯尔6月25日在同德国伊斯兰协会(DIK)最后一轮谈判结束时宣布﹕“我们认为﹐接受德国伊斯兰协会递交的穆斯林儿童教育规划﹐是有必要的。 我们同意立即执行﹐以便为生活在德国的穆斯林提高他们的信仰和社会地位﹐尽快融入社会。”
在伊斯兰协会向政府提交的教育规划中﹐要求政府在公立学校中开设正规的伊斯兰课程﹐并且在德国大学有关院系里增设伊斯兰研究专业。 沙奥伯尔部长说﹕“这是面向全社会的示范教学﹐将有利于化解我们社会中存在的矛盾。” 他说﹐在基层教育中增设伊斯兰课程﹐同时有必要建立起对伊斯兰的学术研究﹐从理论上帮助国民理解和认识各地穆斯林居民在德国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展开政治对话。
德国承认多种族和多种信仰的社会人群﹐在公立学校中帮助学生们继承他们的民族传统和信仰习惯﹐如天主教﹑耶稣教和犹太教。 但是﹐伊斯兰教育几乎不存在﹐为此﹐引起穆斯林家长不满﹐多少年来不断向政府声诉要求。 现有少数几所学校对穆斯林学生单独开课﹐向他们讲解伊斯兰知识﹐这些学校一直保留在“试验教学”阶段。 今天﹐穆斯林组织同政府达成协议﹐获得政府认可﹐公立学校中对穆斯林学生的伊斯兰教育将受到法制的保护。
德国在历史上没有伊斯兰﹐因此不存在穆斯林﹐如今的穆斯林大多数是二战之后的新移民或他们的后代。 根据人口普查﹐生活在德国的穆斯林当在380万到430万之间﹐但实际人数比统计报告多出一百万﹐形成了一个社会大群体。 伊斯兰被政府承认是合法宗教﹐因此就有相应措施从法律上对伊斯兰信徒给予方便﹐维护他们的合法权利。 穆斯林组织向政府提交的教育规划中﹐还包括穆斯林学生生活习惯的问题﹐例如清真饮食﹑女孩可以不参加男女同室的游泳课﹑允许穆斯林女生穿不袒露肉体的服装和戴盖头﹐但保证不戴蒙脸的面纱。 根据德国教育法﹐学校必须开设性教育﹐规划要求在性教育课程和教材中﹐不得有任何伤害宗教信仰的文字﹐尊重各种信仰文化。
德国伊斯兰协会成立于2006年﹐成立的目的不是替政府说话﹐而是代表穆斯林的利益同政府谈判﹐德国穆斯林社会都知道﹐这是一个为维护穆斯林利益同政府交涉和谈判的组织﹐深得穆斯林信任和支持。 根据纽伦堡德国移民与归化局(BAMF)的研究报告﹐德国的穆斯林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对德国社会发展有巨大贡献﹐而不是民众中所传说的不良印象。 在穆斯林之中﹐已有45%的居民获得了公民权﹐所有穆斯林都在努力适应德国的社会环境。 适应德国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大多数德国穆斯林都在地方上参加各种不同的业余组织﹑工会或协会﹐深入社会生活﹐成为普通一员﹐没有种族主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