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结合此前中国央行与韩国、马来西亚等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的6500亿元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是否会像英镑、美元、日元那样就此崛起?
追赶美元欧元还有长路
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利于我们参与国际资源的配置,有利于拥有国际金融话语权。当前,金融危机的打击使美元式微,而中国自2008年以来,已经与多国签订了金额达6500亿元的人民币互换协议。那么,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如何?能够同美元平起平坐吗?
除了经济规模与美国仍存在巨大差距外,要成为被普遍承认的储备货币———指一国政府用来平衡国际收支、干预外汇市场、偿还外债的国际通用的货币资金,就必须是普遍被接受的、被国际社会广泛使用的货币,而人民币目前的市场接受度还很有限,要成为市场愿意使用的货币,恐怕还有一段过程。 连平说,“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至少要十年,而要真正成为与美元、欧元并列的三极中的一极,恐怕十年还不够。”
事实上,就连起步已经10载的第二大世界货币欧元,也因配套措施不尽完善而尚未能撼动美元霸权,当然,发达国家也不会愿意有新的货币来挑战他们的货币地位、分享他们的份额,会用经济、政治等手段千方百计维护其既有地位。从这个角度视之,则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虽然迈出重要一步,但要真正汇通天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