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街“奶茶马”和他的儿孙们
来源:网络
时间:2009-09-25
点击:
我来说两句
在南京新街口中山东路的市总工会对面,曾有一家始创于民国时期的字号为“北京羊肉馆”的清真饮食店。其创始人马少臣,字培芳(1885年—1978年)。他常年奔波于京、沪、宁三地,凭借其以德经商、诚信待人的经营之道,赢得了众多名士的敬重,人称“北京马大爷”。他历尽艰辛,苦干数十年,率领数子先后创立了上海桃源村、上海清华村、南京桃源村知名茶食字号,是民国时期回商中有名的实业家。
马少臣的祖辈在北京牛街经营了一家名号为“奶茶马”的清真食铺,世代养牛,挤奶,制作奶酪、奶酪卷、奶酪干等宫廷名点,风味独特,价格便宜。不光是牛街,整个老北京的民众都慕名而来,一品美食风味。
由于父辈体弱多病,家境没落,年少的马少臣就担负起养家的重任。他十五岁到北洋二厂织布,后又赶大车给人家拖货,还背着唱机走门串户放唱片挣钱,逐步积攒,终于有了自己的牛。在北京广安门大街上,一个叫十间房的地方,重又开起了“奶茶马”牛奶茶食铺,现挤现烧,生意非常好,梅兰芳、马连良、谭富英等京剧名家都是常客。他做的奶酪等,更是有口皆碑,供不应求。
1927年后,南京作为民国时期的首府,有不少老京都的达官贵人迁居这里,由于不适应南京的饮食口味,这些人茶余饭后对“奶茶马”的各色小吃津津乐道。1937年,作为当时时尚顶级的中央商场为了迎合这种层次顾客需求,慕名北上,聘请马少臣赴宁主持开发中央餐厅的各类清真食品,大获成功,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他方才回京。这次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富有经济头脑的他敏锐地意识到:南京是一个人口复杂的聚集地,全国各地的人都有,回民更是不在少数,但是食品还可更加丰富,若好好开拓,绝对有潜在市场可以挖掘。
1942年,马少臣再次来到南京。经过考察,他发现七家湾是南京的“牛街”,有大量的回民聚集在这里,于是就在靠近七家湾的中山南路上的大华大戏院一侧,当时为中正路63号(汪伪时期曾名复兴路),开了一个小吃店,专卖小米粥、烧饼、酱牛肉等清真小吃,将北京的清真特色小吃正式引进到南京,这就是“北京羊肉馆”。由于选材精细、做工地道、口味独特、价格便宜,名声大振。当时的中央饭店还经常要求“北京羊肉馆”为其提供饭菜、点心。就这样生意日趋兴隆,原有的门面已适应不了宾客满堂。以后又迁至更靠近国民大会堂的中山东路。
北京羊肉馆自创立经营,到上世纪90年代,金字招牌闪耀在新街口长达半个世纪,是最早把北京涮羊肉引入金陵的店家之一。后因拆迁,这家老字号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马少臣先生以博爱之心爱家、爱国、爱天下,身居商海,胸怀吾国吾民。对国大代表尤为关注、熟悉。当时的马绍武、孙绳武(北京回民中学校长)、白崇禧、达浦生(大阿訇)、时子周,都是他心目中的人物,有的还交往甚密。他对达浦生孤身天涯,游历中亚西亚非洲,宣传中国抗战的壮举,由衷敬佩,进而对南京回族世家六合达氏家族产生敬意,次子马钺论婚时,就选中了六合达氏人家的女儿达士林,据说她的名字还是达浦生先生所起的呢。
马少臣先生把天下英雄奉为上宾。爱国武术家河北沧州的王子平,就是北京羊肉馆最受欢迎的常客。他们在一起下棋,无话不谈。王子平曾在上海打败俄国大力士而名声大振。在“北京羊肉馆”往来的常客中,还有人称“常三爷”和“常八爷”的上海、南京两“永宝斋”的老板常子春、常蔚然两兄弟,他们都是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后人,另外一位就是后来成为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的严凤英。当时严凤英住在九十九间半的甘家,和马少臣先生的第三个儿子马钰字蕴璋同为京剧票友,马蕴璋擅长裘派花脸,《盗御马》、《李逵》、《铡美案》等都是保留唱段,中气十足,扮相大气。严凤英特别欣赏马蕴璋那一口地道纯正的京腔、京韵、京白,字正腔圆,恰到好处,说整个南京城也找不到超过马蕴璋的了。他们经常组织票房同仁,在中央商场乐器行排戏、演唱,还一同在国民大会堂、中央大舞台(中华剧场)登台演出,是金陵家喻户晓的京剧名票。
马少臣先生的二儿子马钺先生(别名马耀),出生于1921年8月13日,1937年9月中学毕业后赴天津,在明山房珠宝店学徒。短短的七年时间,他对珍珠、翡翠等有较高的研究和鉴别能力,在天津的珠宝圈中崭露头角。1944年12月,奉父命来到南京,主持位于中央商场的南京清真桃源村食品店的生产经营,并毕生致力于“桃源村”的持续发展。他还积极参与国家的民族宗教事务工作。马少臣先生的四儿子马蕴华先生也长期在南京桃源村从事经营管理工作。马少臣先生的六儿子马荣先生是南京知名的票友,经常在郑和公园和九十九间半唱戏,颇得戏迷喜爱,人们称他的唱腔唱段为“北京羊肉馆”的声音。
如今,“奶茶马”的后人分布京、沪、宁三地,人才辈出。
马少臣先生的小女儿马莹,又叫马淑英女士,从南京考入北京民族学院,成绩优异,主动要求投身民族教育事业,到宁夏固原回族聚集区从事教育工作,一去四十多年,退休后才携家重返父辈创业的一方热土南京。
还值得一提的是马少臣先生的一位孙子马嘉樑先生,他自小受世代经商的家庭熏陶,加之自身努力,使“苏果”这一连锁品牌享誉全国。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先后视察苏果超市。
苏果超市2006年网点总数1612家,实现销售规模达到222.8亿元。继续排列中国连锁业前十强位置,名列超市行业第四名。并跻身中国500强企业第176强。2006年苏果的品牌价值评估达21.38亿,荣获“2006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称号。同时,苏果超市又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全国重点扶持的15个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在南京,苏果超市占据着超市业态5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江苏省超市零售业最大的商贸流通企业。
马莹女士说,老字号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一个城市的记忆。“北京羊肉馆”寄托着“奶茶马”家族的深厚情感,它在南京曾经有过半个世纪的辉煌,却又沉寂了十来年,这个老字号命运,我们十分关心。常常有所耳闻,有人主张投资重兴“北京羊肉馆”,这是好事,何乐而不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心这个老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