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著名舞蹈艺术家马俊兴先生
最新资讯:
Duost News
国内 国际 公司 人物 视频 伊朗华语台
人物春秋
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回顾

访著名舞蹈艺术家马俊兴先生

来源:济南穆斯林 时间:2009-11-18 点击: 我来说两句

 马俊兴(1937.10),男,山东省济南人,回族。在济南市市中区文化馆工作,副教授。曾任山东省舞协,济南市舞协理事,现任顾问。从事舞蹈工作45年,创作舞蹈近150余个,代表作有《星期天》、《三毛哥哥好》、《雨后》、《好后生》、《龙的传人》、《密宝宝》、《马背摇篮》、《银灰灰》等。其中有不少舞蹈在全国、华东、省市获奖,有的舞蹈远赴日本、英国演出。19886月济南市文联、文化局、电视台举办了“马俊兴儿童舞蹈演展”,受到舞蹈界的好评。1999年被中国舞协授予从事舞蹈工作35年优秀奖章。2005年被中国儿童歌舞协会授予优秀舞蹈工作者称号。

   ——中国舞蹈家大词典

 

  第一次听朋友谈起马俊兴先生时,就萌生了采访的愿望。不是因为笼罩在他身上耀眼的艺术光环,及足以令他担当起名人称谓的社会贡献,而是想会一会一位可以让我尊敬和仰视的老师,探寻他舞动的人生。是不是有点另类?

  (一)

  现代媒体对名人,尤其明星的报道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套路,看得多了不免会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名人和明星的作秀也成了一种酷酷的时尚。包括央视的金牌节目“艺术人生”也不能脱了这样的俗套。因此在采访的路上,心中不免有点忐忑。尽管我坚信每一个人生都是不俗的,然而要证实“不俗”两个字又谈何容易。

  见到马俊兴先生是在他的家里。那是位于济南市西部的一个新建社区,倚山而建的楼宇,因了白马山的宽厚和大自然的怀抱而不见跋扈的张扬,满院子的迎春花在三月的暖阳下恣意的怒放。马先生正坐在客厅的轮椅上,应该是等候多时了。

  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位被收入“中国舞蹈家大词典”的名人,居然是如此慈祥、憨厚的一位长者,与银屏上飘逸的舞台形象大相径庭。还原生活的本真面目,是艺术家最大的不俗,我悄悄的告诉自己:你今天走对了门。

  其实真正进入采访的正题并不是在接下来的即时。因为在交谈中,我更愿意与这位同姓的大哥哥做朋友,是那种纯真的穆斯林朋友。友谊可以让我们思想的沟通消除障碍,或许那才是交心的最佳捷径。但我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名人是不是愿意接受,所以暗暗的赌了一把。我押的赌注是时间。

  时间的价值也许是最昂贵的,昂贵的有时根本无法估量,尤其是老人和病人。还有更甚一级的就是惜时如金的人,因为他们的生命不完全属于生物状态,他们已经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挚爱之中。马先生应该是属于后者,他的生命是由舞编织出的绚丽彩带,而我的出现,又让那沉睡了的舞魂如春天的到来一样复活。

  (二)

  再次听到朋友的电话,我如约而至。路已经是熟识的了,座下的自行车也就轻快如飞,因为大家都被对方所接纳,我的采访也就直入正题。马先生是一位有着四十余年艺龄的大家,也是有着丰硕成果的收获者,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走上了执卓追求艺术的道路?听起来是个很俗的问题,然而因了明星们精心设计的台词和妙语连珠的对搭,让这个俗不可耐的话题总会收到清新脱俗的效果。我也期待着马先生给一个理由。这个谜底也只有由当事人来揭晓。

  马先生沉思了半晌只给了我一个字的答复“爱”,好像再也没有解释的必要了。这让我想起了香港的当红小生谢霆锋的那首歌“因为爱、所以爱”。是的,爱不需要任何理由。当然这是一个把所有的理由都极至浓缩的支点,这是一个信念的支点。就是这个支点,可以让马先生不顾家庭的反对,毅然弃工从艺;可以支撑他在从艺的道路上一生艰难攀登。信念这个被我们归纳为思想范畴和精神领域的名词,在马先生的身上被“爱”做了最美的诠释。爱是真主赋予人类的美德。爱是炽热、也是灵动的,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不外乎修为自己和关心他人。马先生的爱是两者的完美合一,他爱舞蹈事业,所以首先要修为,包括练功、艺术的进修,学习、创作、实践,然后是回报社会——这也是爱他的最高境界。我以为马先生是成功的,因为爱本身就是创造,尤其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应该说艺术也还报了马先生对她的挚爱,那些闪烁着生活之光之美的获奖作品,就是艺术还于马先生的璀璨明珠。

  (三)

  谈到马先生把舞蹈当作挚爱的事业,就让我想起了著名杂文评论家周国平写的一篇极富哲理的短文“职业和事业”。他说相对于一项工作,你若只是为了谋生,并不喜欢,那么就应该归为职业的范畴;而你所喜爱,也不在乎是否能带来利益的工作,才可以称之为事业。周先生认为:“最理想的情形是,事业和职业一致,做喜欢的事,并能以此谋生。其次是二者分离,业余做喜欢的事。最糟糕的是,根本没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按照周先生的标准,马先生显然可以划归为第一类。然而事业和职业的一致性,又必然使马先生陷入无奈的大悲大喜的旋涡之中。我的推断得到了马先生的认同。

  马先生的悲剧源自于那段“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这不是马先生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真实际遇。爱艺术的马先生从小就背负着家庭出身的包袱,那个看似无形的压力足以可以压断一个壮汉子的脊梁。所以就是这样一个任何人都无法选择的背景,却逼着很多无辜的人必须面对。马先生的舞蹈天赋是业内人士都认可的,他曾几次考入地方、部队的专业文工团,但都因为“政审”而遭到了无情的淘汰。六四年是他命运不再沉沦的拐点,马先生的处女作《星期天》获得省、市一等奖后,终于引起市文化局领导的重视,成为市中区文化馆的编外工作人员,那年二十七岁的马先生得到了一个舞蹈演员扬帆的机会。

  生命之帆并不都是顺风船,人生更像是逆水行舟,这是李时珍晚年的感言。多少年过去了,时间的大潮将这个哲言冲洗的越发鲜明、劲道。同样进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除了级别待遇之分外,还有更深刻的等级划分。马先生的特别成就给他谋来的只是一个编外名额,也可以叫临时工。现在的文艺团体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台聘、栏目聘等等。这类人的特点是:干活你得冲在前,但待遇绝对不与奉献挂钩。马先生说他在区文化馆做编外,每月工资只有二十五元,而且一拿就是七年。这是习舞之人金子般贵重的七年,他捧出的艺术之花曾经让多少颗冷漠的心又燃起了希望,然而每月二十五元的薪酬,比一般的体力劳动者已经十分微薄的工资还少三分之一。这分明印证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中国的知识分子,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那一刻,我的眼角湿润了。

  (四)

  在法制逐步健全的今天,年青人很难理解十年动乱时期的人权失落,你说我创作的剧目得了奖,领奖的却另有其人。年青人会说这是天方夜谭,讲鬼的故事。马先生在那段红的不能再红的岁月里,就是天方夜谭的主人公。他的所有作品都被剥夺了署名的权力。他是扎制宣传毛泽东最新指示彩车的策划加制作——苦力的干活,熬通宵完成任务后,却连上车的资格也不具备。现在的愤青们也许会说:这不是卸磨杀驴吗?马先生就是这么一个百折不挠的汉子,甚至连马先生呕心沥血编导的大型演出,常常是票也不给一张。就是这样一位用心、用爱、用美舞出人生彩练的艺术家,总是被人遗忘着,只有上面压下任务时除外。我很自然的想了解马先生对这些不公的态度:是什么给了他坚忍的力量?马先生说,那个时期跟自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为了所爱的事业,退一步、天地宽广。”这应该就是信士的坚忍美德吧!真主总是眷顾和保佑着坚忍的信士,马先生在那个重政治色彩、轻业务能力的扭曲年代,居然可以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读世界名著,吸取艺术的精华、研修业务、蓄养艺术的细胞、厚积以待薄发。在那个批判白专道路的岁月,只谈业务,不问政治,是他创造的一个奇迹。

  (五)

  从而立到不惑,十年的磨砺,终于迎来了马俊兴先生创作迸发的收获期。但马先生却感恩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他说是及时的拨乱反正和党的惠民政策,让他这棵老树愈发葱容。在此期间,他被借调市歌舞团,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代。那个追逐舞魂的马先生,不断的挖掘生活的细节和闪光点,培育出一丛丛一簇簇儿童艺术的娇美鲜花。我有幸在马先生家看到了这些珍藏的录象,走进那如诗如梦的画卷,仿佛沐浴在无限的童趣之中。

  马先生是一位卓越的艺术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不仅一生都沉浸在少儿歌舞的挖掘创作中,而且把对少年儿童的启蒙教育和少儿艺术团建设视为己任,他的足迹和汗水遍布全省的每块可以孕育艺术之花的土地。晚年马先生可以称之为夕阳晚照了,但仍然毫不吝啬的把无限美好的斜阳倾力打在朝阳般的事业上。听他如数家珍般的掰着手指头:招远的“金娃艺术团”、济南铁路分局的“小路花艺术团”、胜利大街小学的“明天少儿艺术团”、淄博市“童星艺术团”、“天间贝贝艺术团”、德州市“小红花艺术团”等等、等等,还有已故著名电影演员李媛媛和现任前卫歌舞团编导李茵茵姐妹等艺术家,也都是马先生的得意门生。我想因了这些艺术的苗苗,马先生的舞蹈生涯可以无限延长了。这大概就是他的所求吧。

  如今已经年逾古稀的马先生,对这一串串炙手的荣誉看得很淡,他说一生最大的荣誉是被人所尊重。这让我想起新三字经里的两句话“抱怨短、报恩长”。这不是尺码的落差,而是心境的升华。他说更感恩那些年的不公甚至磨难,经历是一笔丰厚的财富。我以为马先生是真正懂得人生的艺术了。

  作为采访者,我不知道该怎么收笔,但作为倾听者,此时除了感动之外,更多的是感慨和感恩,感慨马先生艺术人生的曲折,感恩他无愧于济南穆斯林的楷模和骄傲!

  感谢真主!

 

 

分享: 更多
点击排行
人气排行
图片甄选
京ICP备11021200号 本站内容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权归北京中清色俩目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