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马鸡
目前,全国褐马鸡的总数接近1万5千只,其中山西省达1万只以上,而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就占到了3400只,是褐马鸡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被誉为“褐马鸡的故乡”。褐马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在国际上是和大熊猫齐名的中国国宝,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已经将其列为“濒危级”物种。成鸡高约60厘米,体长1米左右,体重3-5公斤。全身呈深褐色,头部两侧,各有一丛白色的耳羽向上竖起,酷似两只角,故而又被称为“角鸡”,尾部排成双排的22片“马鸡翎”,高高翘起又披散下垂,状如马尾,故名褐马鸡。褐马鸡是中国最具文化象征意义的鸟类之一,1984年被评为山西省的省鸟,第十届山西省运动会还把它定为吉祥物;它是“世界雉类协会”和“中国鸟类保护学会”的会徽图案;中国邮政总局先后在1989年和2001发行的两套邮票上展示过它的光辉形象。早在三国时,魏武帝曹操便对褐马鸡大加赞赏:“褐鸡气猛,其斗终无负,期于必死。今人以褐为冠,像此也。”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说它“性爱齐觉,有被侵者,直往奋斗,虽死犹不置。”这种刚烈不屈的性格受到了历代帝王的尊敬,成为了封建时代忠义勇武的象征。《后汉书、舆服志》中说:“加双褐尾制成的鹖冠,赠武将以励其奋勇杀敌,赐文官张扬其忠贞尽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