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秋
什刹海 体味胡同人生
什刹海边,柳树在享受最后的秋日,过不了多久,柳叶就会脱落只剩下光溜溜的枝干。这片自西北斜向东南的狭长水面,由西海、后海、前海组成,元代曾是南北大运河北段的起点。如今,它连同海子周边的胡同俨然成为老北京的标签,人们为了寻找最有老北京特色的风俗、风景纷至沓来。
“胡同”一词据说是来源于蒙古语的音译。胡同是北京独有的特色,绝大多数都是正东正西,正南正北,横竖笔直的走向,这种规划其实是吸取了历代帝都的建造经验,是历代建造城市的一大特色。
秋色浓些,便能见得到胡同里头晾晒雪里蕻的架子,一些人家的院子里,开始堆垒的大白菜或蜂窝煤—在物资短缺的日子里,冬季的囤积必不可少。在富足的今天,老北京人依然保留这一习惯,也许可以理解为是对胡同生活的最后坚守。
胡同里还有另一种秋天的味道:弥漫在木炭烧热的铜制火锅之间,飘散在羊肉片、酱豆腐和韭菜花的滋味之间。北京一带流行的“贴秋膘”传统,随着气温降低而卷土重来。些许被忽略的传统,却掩盖不住秋季里餐桌上的红火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