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请你听我言﹔
我﹐谦卑地﹐写过许多圣城的诗。
都是表达我在麦加和麦地那眼见之实﹔
但愿能唤起敬畏者共鸣。
从吉打到圣地须三个半月﹔
我的船乘风破浪前进。
鼓帆而行﹐一路顺风﹔
平平安安驶进吉达港。 (注﹕吉打港在马来﹐吉达在沙特。)
这首小诗的名称是“生命之旅”﹐描述了十九世纪前往朝觐的马来人的心情﹐也向我们展示了马来西亚穆斯林对朝觐的渴望和热情﹐古往今来保持一致。
吉隆坡市马来西亚穆斯林艺术博物馆(LAMM)筹备的朝觐回顾展﹐主题是﹕“朝觐的历史之声﹕奔向麦加”﹐开展日期从本月初开始直到明年1月23日。 博物馆朝觐展主管人祖尔吉夫利‧伊沙克对《沙特新闻报》驻吉隆坡记者说﹕“我们这个展览﹐不仅是对穆斯林﹐而是对全社会﹐向公众展现马来人奔赴麦加朝觐的历史。 对于计划朝觐的人﹐他们应当在启程前到这里看看﹐了解朝觐的过去历史和现代的全貌。”
他说﹐自从开展以来﹐吸引了各界众多的观众﹐其中有许多在马来西亚的外国人和旅游者。 这个专题展览在穆斯林艺术博物馆举行占有许多优势﹐首先从地理位置上对许多人都很方便﹐例如国家大清真寺﹑国家博物馆﹑天文馆﹑兰花植物园﹑蝴蝶和鸟类公园﹐都在步行可至的附近。
伊沙克先生说﹐他们在四年前曾经举办过一次单纯介绍朝觐的展览“通往朝觐之路”﹐而本次展览着重马来人朝觐的历史纪录﹐还是第一次。 他说﹕“两次展览﹐各有千秋﹐例如在上次的展览上﹐我们布置了先知穆圣在迁移时藏身的希拉山洞和洞前的蛛网﹐观众对朝觐的由来很感兴趣﹐而这次的展览着重在马来人祖先的朝觐行迹和心情﹐很有教育意义。” 在历史上﹐朝觐的旅途充满了危险和艰难﹐显示了马来先人们的顽强精神。
在展览中﹐陈列了许多当年朝觐者使用过的用具和历史文物﹐使观众感受到先人们的朝觐旅程历历在目。 在纪念品销售部﹐观众可以买到各种朝觐的小礼品和英文与马来文双语的朝觐书籍。 在展览的最后﹐观众可以参加抽奖活动﹐站立在一台电脑前依照指示按下电钮﹐立即打印出一张有关朝觐的问卷﹐写上答案后投入一个密封的箱子﹐回家等待得奖的消息﹐奖品是两张副朝的免费券以及旅途招待。
《沙特新闻报》记者采访了前来参观的客人﹐贾米尔‧拉赫曼少将﹐他是总理内阁中的一位国务委员。 他说﹕“这个朝觐历史回顾展﹐不仅表现了马来人对朝觐的浓重思想感情﹐而且展现了一种世界文明大事件。 因为﹐朝觐不是到达麦加为终点﹐旅行结束﹐而是从古到今所有的真主客人把朝觐的精神收获带回了家乡﹐传遍全球﹐这个精神就是敬畏﹑真诚﹑决心和优美。 所有这些精神都浓缩在这个展览中。”
博物馆馆长赛义德‧布哈里对记者说﹕“伊斯兰的俊美全部都包含在朝觐的功修中。 现代的朝觐﹐与古代不同﹐不仅交通方便﹐而且通讯发达。 所以有更多的人朝觐﹐许多家国际媒体做实时的现场报道﹐信息迅速传遍全世界﹐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穆斯林的朝觐﹐体现了人人平等﹐虔诚敬意﹐是完美的精神修炼。 尽管有许多现代化的方便﹐但朝觐的根本精神保持原样﹐一成不变﹐同一千四百年前没有本质的区别。”
布哈里先生介绍说﹐马来西亚穆斯林艺术博物馆是一个民间组织﹐致力于收集﹑保护﹑修理和对外宣传伊斯兰的艺术和文物。 在博物馆中有固定的常年展馆﹐陈列在马来西亚﹑印度和中国发现的伊斯兰艺术珍品﹑《古兰经》珍本﹑清真寺建筑和各种艺术品。